帕提曼·艾买提
在课堂优化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通过采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如:图片、录音、游戏、多媒体工具等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的真实含义,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探索、发现、归纳、总结规律,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知识。下面以新课的导入、词语和片段的教学为例,谈谈授课时利用多媒体工具教学的看法。
一、在情景中导入新课
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出自然、新颖的导入方式,使学生进入学习角色,步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自然地过渡到新内容的教学中。
在上拼音课声母zh、ch、sh一课时,我这样设计本课导入:首先调用课件中的卡通图片(云朵里有蜘蛛、直升飞机的画面)情景显示于大屏幕上,请学生带着“边看画面边听音乐,想一想画面上的是什么”的问题,观察两分钟画面,然后我用鼠标点击出画面并让学生讨论画面上的是什么?用汉语怎么说?这时学生的热情高涨,热烈地讨论着。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并鼓励学生多使用汉语。至此,学生已“沉”在口语交际的情景中,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zh、ch、sh”的学习活动中。
二、在情景中呈现词汇
词汇教学是小学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因此,在小学汉语词汇教学中,增强词汇教学的直观性、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利用语境,突出词汇教学的整体性很重要。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要尽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加深对所学词汇的理解和记忆。汉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新词汇和巩固旧词汇的策略,同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巩固汉语词汇的机会。
词汇教学不仅仅是词语教学,词语只有组成句子和话语之后,才能实现交际功能。要确定词义和用法,必须有具体的情景和语境。在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课文对话的基础上,在一些常用的在用法上难以掌握或容易混淆的词和习惯用语的使用上,进行重点而专门的练习。词语的掌握主要靠更多的语言实践,教師必须结合课文精心设计和选择练习,组织学生进行操练,举一反三。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结合课文对话理解和掌握新授词汇的用法。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第一语言学习者的词汇知识多数来自大量的阅读,可见在语境中学习词汇是词汇自然习得的主要途径。所以,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在语境中推断词义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选择适合语境教授词汇的材料,并尽可能在语境中呈现词汇,在语境中操练词汇。
在应试教育课堂教学中,多采用教师领读词语、学生跟读词语的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学生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已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需要。因此,寻求并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解析、扩展词汇的能力。在低年级,应巧用实物及图片,增强词汇教学的直观性;活用游戏、歌谣,增强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在高年级,妙用语境,突出词汇教学的整体性。
我是这样设计中高年级的词汇教学的:调动课件,先将课文的每段中有关重点词的句子显示在大屏幕上,点击一个重点词(以自定义动画突出显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让学生用这个词说一句话,或用意思相近的另一个词来替换,连着推出几幅静感画面,让学生运用刚学过的词说出其意思。这样的师生双边活动使学生在一种真实、亲切的语境中轻松的理解语言的意义。采用问答的方式边讲边练,生动有趣,理解加深。
三、在情景中理解段的意思
理解是阅读的基础,也是阅读的目的。在理解课文每段意思时,避免习惯性地对课文中的语言现象逐句进行讲解和分析,只需对影响理解课文的关键词语进行重点讲解。指导学生读课文时,遇到句子中出现的不懂词汇,不要停在这个词上硬琢磨,把句子读完,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抓住整段的大意,然后要求学生对读前所给的问题作出回答。我是这样设计理解段的教学的:在大屏幕上呈现与段相应的静感画面,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中相应的段,指名朗读时,将课文相应段点击在画面中,并呈现该段中的好词好句,进行替换练习。
情景化教学是一种避免教学的单调枯燥、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图片情境,仿佛置身于实际情景之中,从而密切词语、片段与实物的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在汉语课堂中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综上所述,从直观上、形象上入手,为学生创造声、像、文并茂的语言环境,以一幕幕画面呈现,使学生感到“有趣、入境”,对课文、对话内容的理解更容易、更准确,从“苦学”的大海走向“乐学”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