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燕 邹靖礼
一、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信息意识
21世纪的社会是个信息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将生活在信息社会里,在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一章第一节里,就描述了心理学的一个著名的实验叫作“感觉剥夺实验”,由此引出了信息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信息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源,这要求高中生能自觉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信息意识。现阶段我国高中生有目的利用信息资源的意识较弱,积累、管理知识的意识淡薄,很多学生使用计算机网络主要是联系同学或者玩游戏、娱乐,没有主动的、积极地去获取占有信息的意识,、解决学习遇到问题,还停留在传统的方法,诸如查阅图书等。即使在使用www.baidu.com和www.google.com查找内容的时候,也是为找到某些娱乐相关信息。信息素养调查表显示: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处理资料的只占15%,而登录QQ软件、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等娱乐内容高达70%。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就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比如在因特网信息的查找的那一章节,我尝试着让学生思考:如果你们几个朋友假期自己去北京游玩,要做哪些准备呢?怎样能做到经济高效,请学生们自设表格,把一份游行安排表交上来,然后再统一讨论。
二、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不只是学校教给你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是指你所拥有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会通过你的语言或文字的表达体现出来,会通过你的举手投足反映出来体现出来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质。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我主要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第一,培养学生机房的环境卫生意识。机房空间比较大,动手操作课程比较多,学生经常会偷偷带点零食来吃,有的还把垃圾乱塞在主机的后面,造成环境的极大污染。对于此除了平时的言语教育外,还要有一定的措施,比如将学生和电脑相对应,每个人管理好自己的一块区域,这样有问题就能找到相对应的人。一个整洁干净的机房卫生是学习的前提条件。一边使用电脑,一边吃零食,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零食的碎屑落在键盘的缝隙里,也会造成键盘的损坏,更会影响他人的学习,从而影响自身的形象。第二,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电脑的习惯。有的学生不知道正确的开机关机程序,或则不屑于这样去做。正确的开关机方法可以延长电脑的使用寿命。开机正确的方法是先把总电源打开,再开显示器,最后开主机的开始按钮。关机的方法则正好相反,首先要关闭打开的所有程序,一个不留,这样才不会忘记保存文件,关机速度也会加快,然后按“开始/关闭计算机/关闭”,关闭计算机。等计算机显示关机完成,显示器黑屏后,再关闭显示器,最后关闭总电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保障。第三,培养学生正确的操作姿势。计算机中经常用键盘输入信息,有的学生还停留在“一指禅”状态,就是用一个手指头进行键盘输入,速度既不快,看着也让人不舒服。在当前的信息技术课堂中,高中生不应该出现这样的现象。所以,在高一信息技术课堂里,我有意识地让学生用“打字高手”这样的软件进行键盘盲打练习,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打字速度,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内在素养。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只强调技术能力而忽视人文观念,是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理念必须提升到文化层面,站在文化视角,信息技术教育才有质的升华——从单纯的信息技能训练走向整体的信息文化素养积淀。传统的信息技术教育仅站在技术能力的角度,忽视与脱离了文化视野,影响了学生完整的信息素养的发展。我们必须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有关的道德、法律法规,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主动获取信息——增强信息技能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高中生应该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讲,我们应努力培养他们基本的信息能力。如信息获取的能力、信息分析的能力、信息加工的能力和信息利用的能力等,使同学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将不同渠道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目前,许多高中学生虽然对信息资源有一定的认识,但其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在我的教学课堂中,大部分学生了解常用的处理软件,但是一些常用的操作,学生还有点陌生,比如word中的表格制作,综合信息素养调查表显示:5%的同学参加过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并取得不错的成绩,25%的同学擅长图像处理,60%的同学除了Windows系统自带软件和娱乐软件,其他的了解很少。
四、 培養学生提高信息道德观念——完善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让学生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从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这也是信息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从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看,更多的信息技术教师重视的信息技能,信息道德的培养相对薄弱。因此故意损坏微机室设备,随意删除系统文件和个人资料的事时有发生,逃课到校外上网浏览器不良信息或玩暴力游戏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必须要加强平时的养成教育,通过严格执行上机、上网等规则,让学生认识到故意损坏公共财物、乱删、乱改件系统文件和个人资料,在网上浏览不健康的信息,发表损坏社会和别人名誉的言论等行为都是不文明、不道德的。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对电脑的兴趣发展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加强学生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信息,充分地将课本内容、课外知识、现代信息有机融合,提高和发展学生的信息获取、再加工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信息技术使用的快乐,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本文为江苏省教科院现代教育技术“十二五”规划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信息素养能力行动研究》,立项号为2014-R-29118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丹阳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