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宇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论语·述而》中的一句,其中“述”是指传述旧闻,“作”是指创作。该句的意思是只阐述而不进行创作,相信并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有人说孔子复古,有人说孔子保守,也有人认同孔子是改良主义者,但他的改良是“以复古为革新”。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进步”的时代,在不断追求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一再走失却不自知,一再迷路却固执认为那是太阳的方向。回观语文教学,亦然。
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发展,其中尤以阅读为重。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解读文本是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那么学生透过文本究竟应该学会什么呢?在笔者观摩了众多语文课堂教学以后,结合自身参加的教学实践活动,大体总结出两个方向:一是学会阅读技巧。所谓阅读技巧指的是如何在考试中答好阅读题目的方法和能力,换言之,就是答题技巧。二是追求文本解读的与众不同。紧抓文章细节重新解读语文课文。显然,这两种教阅读的侧重点都带有极强的功利性。前者是以分数为目标,语文教学作为母语习得的过程,其教学范围是极其广泛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获得并学习,不单单只有考卷上的试题。换句话说,学生学会答题技巧就真正学会阅读了吗?后者看似是重视了阅读本身,然而过分强调文本的细节会使学生渐渐失去对文本整体的感知能力。一些教师更是将学者挖掘的带有启示性的深刻观点植入中学语文课堂,这一点是否妥帖还有待商榷。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中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想要达到这一目标,所谓的阅读技巧是帮不上忙的,过于深刻的学者观点也不是在帮助孩子树立价值观,反而让孩子对既有的价值观感到迷茫。所以教师要从学情出发,充分考虑孩子心智发展的程度,对文本做出适当的解读,即述而不作。将文本原汁原味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妄加创作,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充分的启发,让学生自己去感知文本。
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同样一篇文本不应该只有一个被规定好了的中心思想。对于文章每一个学生理解的层面不可能完全相同,甚至学生或许只能看到主旨的某一个方面,这都很正常。在课上可以组织讨论,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对所有的观点教师都不给予正误的评判,只负责接收和引导,遇到值得商榷的观点就让大家进行讨论。这样一来,学生没有了对标准答案的依赖,自然会开始思考。有了要思考的愿望,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自然会努力感知并认真体会,此时的文本对学生来说就不再是单纯的文字,而是一个可以与之交流的鲜活的生命。学生能从中得到理性的启示或者感性的审美体验,这才是真正的阅读。在发表观点之前,学生会思考如何将自己的观点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例如:戴望舒的《雨巷》。上课时,我首先给学生朗读了这首诗,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诗中描绘了怎样一个人物形象,她让你想到了谁?对于人物形象的把握学生们都做得很准确,大体可以概括为一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然而后一个问题学生们就众说纷纭了,有说白素贞的,有说冷清秋的,有说林黛玉的,有说李清照的……从这些形象中不难看出学生的把握和联想都比较准确:首先这些形象都是美的,其次她们都是或多或少地结着愁怨的,再次这些形象中有的是在作品中撑过油纸伞的。班上有一个同学的答案让我感到意外,他说这个形象让他想到了玉墨——《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里的主人公,一个秦淮河畔的风尘女子。我觉得这个联想有些不妥,所以追问了理由。他回答说:“因为玉墨是江南女子,举手投足间带着些许忧伤,而且她身处1937年的南京,日本侵略中国,首都南京淪陷,面对国难她惆怅,面对死亡她彷徨,她的笑里都带着凄婉的哀伤。”这样的答案让我震惊,联系背景我们知道这首诗创作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作者用《雨巷》来纾解自己苦闷的情怀。读完这首诗能够联想到一个带有这样时代背景的女性形象,作为语文教师的我都很难做到,但是我的学生做到了。即使他试卷上阅读部分的分数不高,但谁能说他不会阅读呢?至于“丁香”这个意象,我并没有作为教学重点来突出它与愁怨的象征关系。因为丁香是本市的市花,它的花期是4、5月份,每年一到丁香的花期,全城到处都是盛开的丁香花,春风里都带着迷人的香气,那不是一个愁怨的氛围。所以讲到“丁香”这个意象的时候,我只是告诉同学们自古以来诗人们都喜欢借丁香来象征愁怨并举例说明。这样既不破坏学生对丁香花的既有印象,又丰富了学生对丁香花的了解,也讲授了文学常识。这样就做到了“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