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夏
在义乌市国际商贸学校校长楼洪昌看来,与全国其他同级城市相比,义乌这座城市确实显得很特殊。因为它拥有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工厂遍布它的每个角落,产品运销世界各地,它还有超过150万的外来常住人口。作为一个扎根于这片特殊经济土壤中的中职学校,职教同行的许多成功经验都只能是“看上去很美”,却无法复制,几代国贸人循着这座城市特殊的发展轨迹,走出了一条与城市特色相融、与城市发展并行的职教之路。
借经济转型升级之机,开创电商学部
25万在外经商人员,超15万注册商户,经商的基因一直深植在义乌人身上。近年来,随着义乌市经济的转型升级,电子商务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义乌商户也加入到了电商的队伍。
2013年,义乌市政府正式启动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程,提出“311电子商务人才培训”:计划用两年时间,培养引进30万电子商务实用人才、1万名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10个电子商务研究培训机构。
同年,义乌市国际商贸学校正式开设电子商务学部,计划为义乌电商领域输送人才。电子商务学部涵盖电子商务、国际贸易、计算机、财会等多个专业,有近1500名学生。楼洪昌说:“未来,电子商务在义乌市将会以更深入的专业化方式推进,成为义乌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新方向,我们借此机会开设电子商务学部,正是顺应了义乌经济发展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培养电商人才,电子商务学部的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课程外,还能以选修课或者社团的形式,参与到与其他专业的融合和协作中来,从而对电子商务有一个完整的认知,形成一种电子商务知识综合学习的氛围,同时培养跨界合作、团队协作的能力,为日后走上职场积蓄更强的竞争力。
学校还与义乌本地最大的电商企业之一义网天下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向企业定期输送实习学生。企业则根据专业的不同将学生分配到不同部门,从策划、建设、测试、维护到订单受理、售后服务,让学生的实训活动涉及电商企业的每个工作流程。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运用实习中学到的实际经验,学校成立了由专业老师指导、学生自主参与的电子商务俱乐部,并提供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工合作,逐步建成了多家网上商铺,通过校内网络面向全校师生试售部分食品和小商品。
小虞是义乌市国际商贸学校高二的学生,也是电子商务俱乐部的负责人。此刻,小虞正在电子商务学部的“实验室”里拍摄商铺的最新一批上架商品。谈起未来的职业规划,出身经商世家的小虞告诉记者,“做电商,改变前店后厂的家庭作坊式经营模式,把自家的生意拓展到全国各地”是他未来的目标。
楼洪昌说:“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义乌电商人才的缺口将进一步扩大,会进入企业稀缺人才的前三位,我希望我们的学生能成为这一缺口的填补者。”
解外来子女入学难题,做强学前教育
超过150万的外来常住人口,每天至少30万的外来流动人口,大量的外来人员随迁子女需要就地入学。不同于其他同级别城市,义乌市外来人员子女的学前教育需求远远超过学前教育资源,外来子女入学成了一大社会难题。
为解外来子女学前教育难题,义乌市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各类政策和措施。作为市内唯一一所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学校,楼洪昌认为做强学前教育专业,大力培养学前教育人才,参与解决外来子女的入学难问题,既是职校应尽的责任,也是职校发展的机遇。
2013年,义乌市国际商贸学校与义乌市宾王幼儿园、义乌市稠州幼儿园等市内多家幼儿园开展实训合作。学校充分调动现有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在为期两周的实训期内,分批安排学生和专业教师到合作幼儿园参与实际的保育和教学工作。学生和老师一起拜师,跟着各自的“师傅”学习。老师重经验积累,学生重实践训练。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师生交流均依照幼儿园的实际工作流程来进行,学校要求师生对每个教学环节除了实际观察学习,还要作书面记录,最终上交实习总结,让学生和老师的“师傅”评分,形成考核师生参与专业学习的依据,强化活动效果。
在这场共同的实践学习中,老师和学生都参与到了幼教工作的一线,通过实际操作填补书本知识中的空缺,真切地体会到身为一名幼师和保育员应该具备的爱心、仁心以及耐心。
“几所幼儿园园长都跟我说,以前总想着从外面去招些高材生进来,现在看来自己身边就有这么多的人才资源,这些学生经过实训后完全能胜任幼儿园工作。”楼洪昌说。
与幼儿园合作,除了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更主要的还是让学生在一种全真的环境中体会到职场对工作者职业素养的要求和规范,实现学生学习和就业的零距离对接,为未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学生和老师一起去幼儿园实训,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幼儿园缓解了师资力量不足的局面。
此外,义乌市国际商贸学校还和温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合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开办“3+1大专班”,为职校生升学打开方便之门,学生取得大专文凭后还可以顺利考取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依“展会城市”品牌优势,做精服务专业
每年平均200个以上的大型展会,650多家宾馆酒店,数十家四星级以上酒店,小小的义乌市是一个标准的“展会城市”。
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汇集巨大的商品流、客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城市知名度。
近年来,依托独特的市场优势和扎实的产业基础,义乌市形成了“以贸兴展,以展促贸,展贸互动”的发展特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兴“展会城市”。
“义乌的‘展会城市品牌优势,对于我们学校的服务类专业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就业资源,打造完整的会展业服务链,从酒店、餐饮到交通、物流再到旅游,需要大量的专业管理和服务人员,我们培养学生就从‘专业二字入手,做精做强,提升学生的竞争力。”楼洪昌说。
为了培养会展专业人才,学校宁愿“倒贴钱”。学校和义乌大酒店等市内几家大型酒店合作,由酒店的资深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担任学生的“指导老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学校给每个实习生的“指导老师”发放津贴,激发“指导老师”的积极性。“指导老师”按照酒店正式员工的标准监督、指导学生的工作,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打分。学校则在实习活动结束后,根据“指导老师”的打分,给实习生发放相应的实习补贴。
在校内活动中,学校也最大限度地把组织和策划工作交给学生,校内展览、讲座、运动会、文艺汇演和社团活动,各项活动的服务环节都由学生以小组或是社团的形式参与。“服务工作也需要策划、统筹、协作这些专业能力,我希望我们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习得这样的能力。”楼洪昌说。
与此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到义乌市的各项展会服务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每年的义博会、文博会等大型展会上,旅游、外语等专业的学生以及多个学生社团都会主动承接展会的接待、引导、翻译、安保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
2013年,学校旅游社团参与了“美丽中国之旅———百万游客进义乌”和“义乌旅游宣传使者”等一系列校外服务活动,得到了相关部门和社区居民的高度赞许,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义乌地方小,但经济活跃;外来人口多,但教育资源缺乏;企业不大,但有‘展会城市的品牌优势。这样的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期为我们的学生创造了施展个人才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找准定位,把职业教育发展融入到城市发展中,把准这个城市的脉搏,把握住属于我们的发展机遇,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打好基础。”楼洪昌对未来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