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江西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2014-09-09 21:13庞磊陈建国
现代管理科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偏离江西省产业结构

庞磊 陈建国

摘要:文章利用全国和江西省2003年到2010年产业从业人数,着眼全国,立足江西省,运用国外产业结构的分析方法偏离—份额方法对江西省产业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江西的产业结构并不存在“偏差”,目前江西省尚未完成工业化,制造业是江西省的战略产业,江西产业结构的深层次问题在于产业组织及产业整合困难。从而得出优化江西省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以加速江西省产业结构的优化步伐:一是以江西省实际出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二是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三是做大做强新型工业,做优支柱产业;四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关键词:江西省;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法

一、 引言

所谓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它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主要依据产业技术经济关联的客观比例关系,遵循再生产过程比例性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使各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产业结构演进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是研究产业结构的主要任务。大量学者在考察和研究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产业结构更替的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产业结构演进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借以指导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及经济发展。

二、 shift-share method的基本原理及数学模型

1. 基本原理。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将被研究区域的增长与标准区域(通常指一个国家或一个省)的增长联系起来比较,认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可以从产业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因素(又称为区位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分解解释。在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方面,由于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率为地区内各产业部门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而不同产业部门具有不同的技术特征、供求弹性和生产率增长速度,因此各部门经济增长率存在很大的差异。

三、 江西省产业结构现状及分析

本文选取江西省2003年~2010年相关数据概括近8年以来江西省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状况。统计数据根据江西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整理得来。

1. 江西省经济发展概况。2011年,江西省经济实现了12.5%的增长速度,从2003年起连续9年保持了12%以上的增长水平,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GDP总量实现历史性跨越,突破万亿大关,达11 583.8亿元,首次晋升全国“万亿俱乐部”行列。比2003年翻了两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也突破1万亿元,达11 020亿元,增长25.6%。“两个过万亿”标志着江西省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综合实力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发展活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江西省近8年来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呈逐年递增趋势,尤其是人均生产总值,在2010年达到了21 210元,比2003年增长了近3倍。工业增加值达到4 286.76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7倍,生产总值达到9 435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8倍多,江西省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将继续呈增长趋势。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呈缓慢上升趋势,由2003年最低的2 357.5元上升到了2010年的最高5 784.2元,增长了1.4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得更快,由2003年的6 674.0元增加到2010年的16 238.7元,增长了1.4倍。收入的增加使得居民消费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2. 江西省产业结构现状。加快经济发展,不仅要看经济数量的增长,更要看产业格局的变化,因为产业结构化才是经济稳步快速发展的长期保障。

江西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位的比重从2003年的19.9%、42.9%和37.2%分别发展到2010年的13.8%、51.6%和34.6%。第一产业下降了6.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8.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了2.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三次产业结构从看似理想的“三、二、一”格局变成了“二、三、一”格局。江西的工业化水平比之前提升了,工业化进程也获得明显的提升。

虽然第一产业在生产总值的所占比例最小,但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所有从业人员的比重却不是最小的,平均比重达到40%,也就是说全省有五分之二的人从事第一产业生产,不过,其比重还是有所下降,从2003年的42.0%下降到2010年的35.4%,下降了6.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比重在平均水平上下轻微波动。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从2003年的31.8%上升到2009年的35%,上升了3.2个百分点,并且自2003年,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一直超过第二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的距离在拉近,而且将来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将继续上升,第二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将继续呈下降趋势。

3. 江西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1)数据选择。在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某区域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时可采用两类数据,一种为生产总值;一种为就业人数。本文是在就业人数数据的采集基础上,对江西省产业结构进行分析。SSM时间区域选取2003年~2010年为考察期,再分别以4年为一时间段,分为2003年~2006年、2007年~2010年两个时间段,分别求出江西省三大产业和第二产业内部产业的SSM分析。

(2)三次产业的shift-share分析。先来分析2003年~2006年的江西省三次产业的结构状况。

从表1、图1中可以得出,2003年~2006期间江西省的第一产业变化率呈现负增长,但其负增长要小于全国第一产业的变化率。

关于份额分量:图1中份额分量,其是以全国考核的所有产业的平均增加率为标准,计算出的江西省第一产业竞争力指标按全国整体平均速度增长速度所应有的同步增加额。图1中江西省产业部门的增长量,其与份额分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图1中江西省第二、三产业的份额分量,都小于△Fij,可得出江西省这些产业如按全国的平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变化量要高于全国的增长水平。

关于结构分量:图1中结构分量,它反映了一个区域以全国的产业为评价标准的优势程度。该差异越大(差值﹥0),表明该产业为优势产业。江西省第二、三产业的结构分量为正数,说明这两次产业均为优势产业,但第一产业的结构分量为负数,说明该产业为劣势产业。

关于竞争力分量:图1中竞争力分量,它反映了一个区域产业的自身的发展程度同全国该产业的平均发展程度的比较。该差值越大说明该区域该产业领先全国的发展速度越快,反之越慢。江西省第一、三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分量均为正值,说明这些产业在2003年~2006期间内对江西省发展影响的比重大,尤其是第一产业。

综上所述,江西省在2003年~2006年期间内第二、三产业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平稳的增长率,虽然江西在以往是以农业为主,但在该期间其增长速度有所减慢并且优势不大。

再来分析2007年~2010年的江西省三次产业的结构状况。

从图2、表2中可以得出,2007年~2010年期间江西省的第一产业变化率如同第一个时期一样呈现负增长,其负增长也要小于全国第一产业的变化率。并且江西省第二产业的变化率要略高于全国相应产业变化率,约高于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变化率要低于全国的第三产业1.6%。

关于份额分量:江西省第一产业的份额分量高于△Fij,即-13.2,可得出江西省第一产业如按全国的平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变化量要低于全国的增长水平;第二产业的份额分量低于△Fij,表明其变化量高于全国的增长水平;第三产业的份额分量小于△Fij,说明该产业变化率要高于全国的增长水平。

关于结构分量:江西省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分量远远小于0,表明该产业为劣势产业,第二、三产业的结构分量分别为47.758、55.58,说明这些产业为优势产业,

关于竞争力分量:江西省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为负数,但是其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正数,这也就可以得出虽然江西省在该时期该产业为劣势产业,但其具有相当的竞争力。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大于0,说明该产业在2006年~2010年期间内为优势产业并且对江西省发展影响的比重大。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虽然大于0,但其不具有竞争力,因为其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为负值。

综上所述,江西省在2006年~2010年期间内,第一产业已不再是优势产业,第二、三产业正平稳发展。

四、 江西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经济增长方式应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低能耗、高效率、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做好绿色生态江西建设的规划,随着近年江西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当前,江西省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引导、科学规划第三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立足资源条件、市场潜力和比较优势,以调整和优化结构为重点,集中有限资源,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和科学教育等基础性战略产业。培育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拓展第三产业市场空间,推动第三产业结构升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构筑第三产业发展平台。加快建立优化资源配置的竞争机制,营造公平、规范、快捷、有序的市场准入环境。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引导资金使用方式。

参考文献:

1. 马洪,孙尚清.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 钟勇.产业结构演进机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位论文,2004.(下转第104页)

3. 杜军,鄢波.基于“三轴图”分析法的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及优化分析.生态经济,2014,(1).

4. 刘明宇,芮明杰.价值网络重构、分工演进与产业结构优化.中国工业经济,2012,(5).

5. 付加锋.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预测及其结构效益评价.经济地理2009,(6).

6. 王丽华,俞金国.江苏省产业结构演化及机制分析.理论探讨,2005,(6).

7. 任盈盈,刘思峰.江苏省产业结构演化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商业研究,2006,(14).

8. 程玉鸿,许学强.珠江三角洲三次产业演变及广州区域地位的变化,2003,(5).

9. 阎小培.90 年代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趋向时空差异分析.经济地理1998,(3).

10. 刘桂菊.浙江省产业结构分析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项目号:10FJL006)。

作者简介:陈建国,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庞磊,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学专业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4-06-14。

猜你喜欢
偏离江西省产业结构
模拟成真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解读《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图里的文学文本和译本对比模型
英文诗歌中的偏离与连贯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