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鈜
[摘要]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邓小平没有提出过生态文明理念,但在控制人口自然增长、重视水利建设、防止环境污染,以及植树造林等方面有过许多重要言论,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轨道,使之制度化,为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邓小平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深刻、全面地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政策,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并且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不仅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理论,也源于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长期实践和艰苦探索。邓小平没有提出过生态文明的理念,但在提倡节育使人口有计划增长、珍惜国土资源、保护森林、节约自然资源,以及防止环境污染等方面,有许多重要论述,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控制人口 倡导计划生育
我们知道,人类不改造自然就不能生存;而改造了自然,又破坏了人类存在的环境,这就是“生存悖论”,特别体现在自然资源的有限和人口自然增长的无限上;这个矛盾不解决,势必影响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邓小平十分了解人口同资源、环境的密切关系,主张积极控制人口增长。他是较早意识到人口增长过快会给经济建设造成严重困难的中央领导人。他认为控制人口增长的根本问题是节育,所以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或其他场合,多次要求做好节育、避孕工作。
1954年5月28日,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副主席邓颖超写信建议卫生部主动制订办法,帮助干部解决避孕问题。邓小平看到这封信后,批示时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的习仲勋:“我认为避孕是完全必要的和有益的。卫生部对此似乎是不很积极的,请文委同卫生部讨论一下,问问他们对此问题的意见,如他们同意,就应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1]1957年2月5日,邓小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在讨论妇女节育问题时指出:节育要大搞,请卫生部多做工作。2月11日,听取卫生部副部长傅连暲等关于节育问题的汇报,邓小平又说:节育问题不是小问题,它涉及改善我国人民长远生活问题,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实行节育。在节育宣传上要同爱国卫生运动那样,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采用中西医的一切有效办法,进行节育技术指导,深入居民小组。2月12日,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北京市控制人口问题时又指出:城市控制人口的根本问题是节育。先写社论,再家喻户晓做宣传,在全国设节育指导站,想尽一切办法搞节育。
邓小平是为保证我国人口有计划增长,积极制订一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政策的主要中央领导人。1980年9月,在会见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执行主任时说:现在我们提倡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我们的人口问题现在已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我们制定控制人口计划,争取本世纪末不超过12亿。[2]
二、建设水利 注意水土保持
邓小平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多次告诫要注意水土保持。早在1953年谈到建立全国范围的独立工业体系时就提出:“在这个过程中,第一要抓吃、穿、用的问题。农业除开化肥、农药以外,要着重解决水利问题,包括排涝在内。”[3]
1961年5月10日,和彭真在北京郊区密云县进行调查研究时就对当地干部说:密云水库这么大,要发展养鱼业。要注意水土保持。开荒得有个政策,不要烧山。
1962年一次出席毛泽东召开的会议谈到自留地时说:山地、平原开荒都要注意保护山林和防止水土流失。1964年4月16日,同有关人员谈三门峡水库上游治理问题。指出:三门峡的治理方针是,上边拦泥,下边防洪排沙。黄河下游的河北、河南、山东搞好治理了,可以多出商品粮。搞不好,就要出大问题。4月19日 视察山东时,在济南听谭启龙汇报,在谈话中指出:台田搞好了也能高产。能打机井的地区要多打机井。要多疏通河道,多做田间工作,不但要解决涝的问题,还要解决旱的问题。引黄河水的问题还未解决,山区、胶东、鲁南要搞好水土保持。强调:要以生产为纲,把生产搞上去。4月21日,又和彭真等约水利部负责人谈黄河、淮河等的治理问题,提出要加快三门峡工程改建的速度。
1966年3月10日,听取刘澜涛、王林等汇报中共中央西北局工作。在刘、王汇报到水土流失治理情况时说:我看过陕西米脂县高西沟治理水土流失的电影,就是筑坝田、梯田,那里搞得很好,真是水平梯田,有水平。搞水土保持,就是要一条沟、一条沟地治。高西沟很好,是艰苦奋斗,大寨精神。水土保持,主要就是走高西沟的道路。水土保持,黄土高原种树,要搞一百年才行。又说:要按毛主席说的那样,搞粮食基地。所谓基地,就是全国的基地,要为全国调出商品粮。三门峡水库把水顶上来了,可以把不利变为有利,地下水多了,可以搞台田。
1978年9月15日,听取黑龙江省委领导汇报开荒问题时说:开荒要非常慎重。黑龙江本来降雨量就少,由于开荒带来风沙等自然环境恶化,搞大面积开荒得不偿失,很危险。
三、防止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进步,正如马克思指出 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4]但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灾难,其中就包括污染。邓小平十分重视防止污染。1973年10月22日返京途中在河北邯郸作短暂停留,在峰峰矿区彭城站看到水泥厂的烟尘很大,影响到附近陶瓷生产和居民生活时,当即指示:这个问题你们要很好地研究解决一下。1974年7月中旬,又和李先念、纪登奎、华国锋批阅同意国家计委《关于研究解决天津市薊运河污染等问题的情况报告》。7月20日,国务院转发这个报告。8月26日上午,会见刚果与各国人民友好协会主席维塔尔.巴拉为团长的刚果友好代表团。在对方说漓江已变清时说:这表明污染问题是必须解决的。桂林风景一个是山,一个是水,只有山没有水就不好了。我们国家的污染问题没有欧洲、日本和美国那么严重,但也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污染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们现在进行建设就要考虑处理废水、废气、废渣这三废。
1978年9月访问朝鲜回国途中经过东北时,邓小平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出许多重要指示,也多次谈到生态环境问题。14日视察大庆油田时针对油、气、化工污染严重的状况,强调一定要把“三废”处理好,还指出大庆要多种树。19日听取关于唐山城市建设规划问题汇报时说: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要合理布局,一环扣一环,同时要解决好污染问题。废水、废气污染环境,也反映管理水平。从资料中看到,1978年10月到1979年4月半年间,邓小平连续三次谈到桂林漓江的水污染问题,强调要下决心把它治好,造成漓江水污染的工厂要关掉。8年后1986年1月再度游漓江时,在游船上对陪同人说:前次我来时,有个工厂污染漓江,现在漓江山水好多了,到桂林又可看到水中倒影了,石头都可看见了。他希望北京市搞好环境,种草、种树,绿化街道,管好园林,经过若干年,做到不露一块黄土。
四、植树造林 一代代永远干下去
邓小平对造林植树情有独钟。早在1951年8月1日,他在为中共中央西南局起草转发中共中央关于经营的指示中就提出:山区及林区的各级党委应把领导林业生产列为重要任务之一。要大力发动群众进行护林、育林、造林工作,特别要防止森林火灾。要反对某些地方政府层层增加采伐任务,以大量砍伐林木来解决地方财政的行为。1962年5月26日-28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国营农场工作条例谈到农场造林,说:国家应像瑞士一样,规定一条法律,列入民法,不管集体、个人、国家的,砍一棵树,赔种三棵。先从国营农场造林搞起,每场规定造林任务,年年搞造林计划,搞苗圃,帮助社队造林。
1982年11月,邓小平为全国植树造林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大会题词:“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12月26日,又在林业部《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报告》上批语: “这件事,要坚持二十年,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为了保证实效,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和奖惩制度。”[5]1983年2月9日,他游览苏州名胜虎丘、留园等处时又说:苏州作为风景旅游城市,一定要重视绿化工作,要制定绿化规划,扩大绿地面积,发动干部、群众义务植树,每年每个市民要植树20株。3月12日上午,79岁的邓小平到十三陵参加中直机关造林基地义务植树劳动,并且说: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1992年,邓小平已经88岁高龄,这一年的1月22日,游览深圳市仙湖公园时又种了一棵长青树高山榕。在有人介绍一棵树叫“发财树”时,邓小平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
五、把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
环境保护方面,在邓小平的推动下,这一时期重要制度性的举措有:1973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颁布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1974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食品卫生标准》等。使环境管理有了定量指标。特别是1979年9月13日由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环境法,标志着中国环境法体系开始建立。1983年12月31至1984年1月,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制定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方针;确立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和八项环境制度。初步规划出到本世纪末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指标、步骤和措施。推进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参考资料]
[1]《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174页。
[2]《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672页。
[3]《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336页。
[4]转引自《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