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攀
*基金项目:2013年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学术机构应用互联网进行文化宣传的若干问题研究》(2013D09)。
摘要:新媒体改变了学者获得学术资源的传统手段,赋予了学术传播新的特点和意义,对学术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术传播由过去的学术机构处于主导地位,进入到“以学者为中心”的时代。当前,学术传播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学术成果的品质,而且与其表现形式、传播模式密切相关。为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学术传播,学术机构必须要快速适应变化,积极探索学术传播新模式,帮助学者更容易地获取文献资源,鼓励学者的新观点通过新媒体优先发布。同时,学术机构应该有文化担当的责任意识,提供理论性强、有深度、有前瞻性、有吸引力的学术产品。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学术传播;传播模式;学术机构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7-0174-03
在传统传播体系中,由于拥有学者集中、学术资源丰富等优势,学术机构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伴随着新的媒介形式的不断应用,学术传播日渐进入到“以学者为中心”的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学术机构带来全方位的冲击,为推进我国的学术研究整体向前发展,学术机构必须快速适应变化,探索新的学术传播模式,帮助学者更容易地获取文献资源,鼓励学者的新观点通过新媒体优先发布。与此同时,学术机构应该有文化担当的责任意识,提供理论性强、有深度、有前瞻性、有吸引力的学术产品。
一、新媒体时代学术传播的新特点柯罗佛(W. Crawford)认为,由学术工作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交流所造成的学术信息的自由流通,才是学术研究与学术创新的生命线。新媒体改变了以往学者获得学术资源的传统手段,开辟了学者之间交流的自由通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媒体赋予了学术传播新的特点和意义。
1.学术传播呈现多媒介融合模式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思想由美国社会学家普尔提出。1983年,他认为数字技术的发展将导致不同类型的媒介形态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所依赖的平台日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图像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媒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多媒体融合模式在不同的领域逐渐形成。学术传播亦不例外,图书、期刊、舆图、科技报告、学术论文等不同文献类型的学术资源集合在一起,在同一个网络界面上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服务,这是新媒体时代的学术传播模式的新特点。
2.学术传播的范围更广泛
网络媒体既具有大众传播的优势,又兼具小(窄)众化、分众化传播的特点,通过强大的信息技术把不同的媒体形态融合,学术信息得以摆脱传统媒介和通信技术的限制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学术交流已不再局限于狭小的学者圈子,任何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参与其中。新媒体搭建了中外学术交流的桥梁,既能把我国优秀的学术成果推介到国外,又能把国外优秀的学术成果引进来。但现实是,在西方国家(媒体)主导的传播体系下,我国学术传播能力只在国内较强,在海外尤其是在以英语为通用语言的西方国家里,传播能力相对较弱。
3.学术传播的速度更快
以新浪微博的应用为例,写一个140个字符的微博,也许要两三分钟,但转发微博只需要一瞬。转播、评论等传输工具在各种关系链接、各种群体和社会化媒体中不断升级扩散,甚至可能引起微博大V和传统媒体新闻的敏锐捕捉,信息便有了迅速传播的机会。可以说,借助新媒体的特性和优势进行的学术传播,其扩散所需时间之短超出想象。当传播速度变快,如何避免学术信息的碎片化传播,以简明扼要的学术完整性表述为海量信息导读,保证学术观点的客观性、权威性,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4.学术交流的互动性更强
学术观点可以通过自媒体进行互动交锋。学术机构可将学者的观点利用相应的平台(如微信)对学术成果、学术观点进行有效的传播,学术的交流性更强。在学术传播中,学者和读者互为主体,构建了一种全新的、自由的、平等的、民主的对话和交流机制。学者既是信息的发布者,又是信息交流的主导者,这有利于学术观点的提出者与接受者共同解读新的学术现实,提供新的思维框架和认知激活点,加强学术创新,推动学术传播。
二、新媒体时代学术传播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学术传播产生了质的飞越,学术的民主与开放性得到了很好的实现。然而,学术信息的表现形式受到传播媒介的制约,随其改变而改变,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碎片化、互动性等特征,也成为学术传播前所未有的挑战。
1.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比较落后
当下,网络媒体新业态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从门户网站到博客,从微博到微信,新媒体表现形式应接不暇。虽然不少顶级的学术机构也在不断适应着新媒体的改变,相继推出了微博宣传、移动客户端等服务。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就为了贴近用户需求,针对安卓(Android)系统、苹果iOS系统,在传统网站的主页面上,增加了“学术要闻”客户端的应用,用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把相应的客户端下载到自己的移动设备上,用户就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学术机构发布的信息,并可以对感兴趣的文章进行评论、转发、分享。然而大部分的学术机构还是采取单一的网站宣传方式,网站宣传只针对特定的受众群,影响面较小;对热点文化的解读较为滞后;缺少互动性的传播方式,不能迎合用户的消费习惯,用户黏性较差,学术传播效果不是很好。
2.学术传播平台整合力度不大
随着网络平台的增多,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现象越来越严重。以学术资源数据库为例,在以往的学术研究中,许多学术机构已经根据各自的优势推出了特色数据库,但是在不同机构各自为战的背后,存在着隐忧。第一,近年来国家对高校、公共图书馆的投资力度大,资源相对丰富,社科院系统、党校系统则资金投入少,资源、质量、品种、结构和文献保障乏善可陈,导致资源建设的高度集中、用户对资源分享的不平等。第二,不少学术机构受到传统“大而全”“小而全”思想影响,重视数据库整体建设,对特色资源数据库相对忽视,数据库资源重复建设,浪费严重。第三,对“古籍数据库”“地方文献数据库”“地方人物、风俗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的资源发掘力度不够,资源处于原始水平,缺乏深度加工。
3.学术机构之间的联系相对松散
相对于传统的学术传播,新媒体时代的学术传播机构需要不断调整和适应自己的角色和功能,需要在彼此的融合中谋求自己的发展空间。我国学术机构在合作上遇到的问题有:第一,人才局限于不同单位和部门,无法集中人力资源优势,合理有效地降低人力开发成本。第二,主流网络媒体拥有较大的访问量,也是自媒体、社交媒体的服务提供商,学术机构与网络媒体合作既能满足主流网络媒体对优质内容的需求,自身又可拥有更多的网络受众,达到双赢,但从目前的现实来看,这项工作还亟待推进。第三,中外交流受到地域、习惯或者技术的制约,这种“文化折扣”现象影响了学术传播的效果,学术机构要积极探索与国外学术机构、媒体合作的方法和模式,让我国学术成果全面进入不同地域人们的视野。
4.优秀学术产品引领作用亟待加强
通过新媒体传播我国的主流的价值观,推广我国的优秀文化产品,宣传我国的优秀学术成果,意义重大。然而,学术机构资源配置不合理,既有学术背景又有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欠缺,创造的文化产品竞争力不强,满足不了网民日益多样的文化和学术需求。许多学者通过新媒体在文化宣传方面进行了尝试,如多所知名高校推出了网络公开课。以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古诗词鉴赏——千古名月》网易公开课为例,从2011年推出以来,截止到2014年初,已经有4000余人参与了评论,在国内这还是不错的成绩。而新浪引进TED公司的关于“文化”的公开课迄今已经超过400万人浏览。通过对比可见,相较国外知名学术机构、高校的公开课,我国在学科门类、数量、质量方面都存在差距。学者单打独斗、学术产品竞争力不强、难以形成合力,这与学术机构的责任担当意识不强有密切的关系。加强学术力量整合,利用优秀的文化和学术产品引领网民,这是学术机构刻不容缓的工作。
三、加强学术传播的策略分析
进入新媒体时代,学术传播的范围更广、即时性更强,用户对学术传播的要求更高。当前,如何加强学术传播的效果,成为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1.丰富学术传播方式
首先,要重视学术网站平台建设,网站栏目是基础,应找准切入点,进一步优化栏目设置,打造品牌栏目。例如,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将“中原文化创新研究”作为重点栏目进行推介,通过自身优势,把院属杂志《中州学刊》《中原文化研究》作为网站重要信息来源,此外还邀请省内外中原文化研究的知名专家,通过“专家视点”栏目宣传中原文化的最新观点。其次,要善于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文化的传播水平,积极探索新的传播形式。再次,要坚持完善内容类型,对网站图片、视频等向微博、移动客户端传播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学者建立“一对一”“面对面”的网络交流平台。最后,还要整合各方力量,打造高水平的、公益性质的学术传播平台。学术传播平台要搜集整理各类特色的数字化资源,通过数据清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工具进行知识加工,以满足学者以及广大网民的学术研究和教育之需。学术传播平台的公益性质促进了学术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有利于学术信息的保存、传播。
2.加强学术机构间的合作
首先,要认清学术机构间在学术成果传播中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在互联网时代,学术机构间要合作共赢,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创新宣传模式,构建系列化、系统化、品牌化的现代文化宣传的格局。其次,学术机构应联合重要新闻门户网站。它们商业运作的模式成熟,而学术机构具有专家集中、资源集中等优势,将优秀的学术内容和良好的传播渠道有机结合,必然能激发出无限的活力。最后,学术机构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和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机构、文化名人合作。通过开展深入的学术交流活动,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以通俗易懂、客观真实的方式将我国优秀的文化传播到国外。
3.建立学术传播引导机制
学术传播平台不但宣扬学术理念、学术精神,还传播价值标准,因此,学术机构迫切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术宣传理念,重视人对学习、发现、探索、合作的心灵感受,构建顺畅的新媒体信息传播渠道,形成良好的学术传播引导机制。学术传播引导机制的目标,是要让学者们能够在轻松自由的网络世界里畅所欲言,纵横捭阖,让受众在享受学术盛筵的同时发表评论、提出质疑。但是,一些学者存在违背社会公德的学术不端、学术失范、学术腐败等行为,其不当学术言论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危害极大。在学术传播引导机制的作用下,这些学者的学术不端行为会被记录,个人信息可能会被拉黑、删除,甚至被学术交流平台永久驱逐。总之,就是要在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建立起良性的信息传输通道,为学术交流提供和谐的传播环境。
参考文献
[1]蔡明月.学术传播与书目计量学[J].(台湾)教育资料与图书馆学,1997,(1).
[2]巢乃鹏,黄娴.基于网络出版的学术传播模设研究[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9).
[3]龚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路径探微[J].贵图学刊,2012,(4).
[4]刘翠青.应对学术传播体系:美国大学图书馆新近行动分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3,(5).
[5]刘馨.河南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现状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6]王岳川.网络文化的价值定位[J].江苏社会科学,2005,(1).
[7]张盛强.网络学术传播媒介融合性对图书馆的影响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3,(3).
[8]张耀东.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分布的调查分析——以浙江为例[J].浙江学刊,2007,(4).
责任编辑:沐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