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定位与实施路径

2014-09-09 06:12陈绍志周海川
中州学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美丽中国五位一体生态文明

陈绍志+周海川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区别于过去人类文明发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战略思想;生态系统的自然、和谐、可持续运行是“美丽中国”全新视镜的真实展现;生态建设将战略思想转化为全新视镜;林业在转化中起到重大作用。由于森林、湿地、荒漠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三大系统,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下,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动机、转化器和调节器。林业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林业衰则生态衰,生态衰则文明衰。基于林业的基础性、公益性、民生性、包容性特征,以及林业对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综合复杂性,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是多路径推进,林业必须勇于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高效地发挥发动机、转化器和调节器的作用。

关键词: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美丽中国;生态产品

中图分类号:F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7-0091-06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由于森林、湿地、荒漠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三大系统,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下,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呼之即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究竟是什么,笔者对此谈几点浅见。

一、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涉及林业生态和文明两个方面。生态(Eco-)一词源自古希腊,原意指“住所”或者“栖息地”,后来逐渐被引申为人类居住生活的环境,也可以解释为生物的生存状态,涉及自然界诸系统之间的交错复杂关系(匡列辉,2014)。简言之,生态指的是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它们与环境之间交错复杂的关系。据此,林业生态可认为是一切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一般强调精神财富,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

综上,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归结为人类利用林业改善生态环境而采取的一切文明的活动,是人们对待自然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以及所蕴藏生物的基本态度、理念、认识,并实施保护开发及利用的过程。

二、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1.生态文明是一种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适应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生和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正在向生态文明演进。人类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就是与自然关系不断变化的历史,这种关系如同事物的发展一样,是由低级向高级、螺旋式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意识不断演变,从迷信神话、宗教,到关注意识形态,再到重视生态系统、关注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的生态效应。与此同时,人类科学从向自然寻求能力,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致力于将自然变成商品,发展到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伙伴关系和共生关系,实现自然的永续发展。正是这种思想意识、科学和技术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使得前一种文明被后一种文明扬弃、发展和超越。生态文明也是适应这种规律的结果,它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而回到原始落后的生活方式,而是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通过提升全社会的理念、认识、素质、行为等来发展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从而有效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是当今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清晰的认识这点,便抓住了当前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起点。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大致在第三阶段生态文明才进入人们视线,第一阶段遵循“只要发展经济产生GDP,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就不过多考虑”的逻辑。第二阶段遵循“环境保护开始重视,但就生态谈生态”的逻辑。第三阶段遵循“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的逻辑。第三阶段诠释了生态文明新的发展观,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寻找到了新的生产原动力。而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突出的战略地位,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正式将这种生产原动力进行了肯定,适应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表明了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不再是经济社会发展之后阶段考虑的问题,而是必须放在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同等重要的顶层位置。基于“五位一体发展”战略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然体现和融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2.人类文明与林紧密相连,生态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必将用林的保护做支撑

就人与林的关系而言,人类文明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与林密不可分。

林业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追根溯源,人类文明源自于大自然和森林。原始文明时期,人类衣食住等均与森林相关,猿人由于有限的抗自然灾害能力而极大的依赖大自然(林业部科技司,1995)。恩格斯曾指出,人类的童年,“人还住在自己最初居住的地方,即住在热带的或亚热带的森林中。他们至少是部分的住在树上,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明,为什么他们在大猛兽中间还能生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也就是说,远古时期人类多数依赖于森林的无私贡献。中国古代的“食禽兽之肉、采树木之实、构木为巢、刳木为舟”等恰恰印证了这点,并且当时的劳动工具、战斗武器也大多取材于森林(李世东、徐程扬,2004)。当人类使用火后,茹毛饮血时代结束(施昆山,2001)。而火的使用也来自于人类对自然森林火灾的启发,于是“火猎”出现。《管子·揆度》中记载了“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逐禽兽”的“火猎”场景,林火和火烈带给了远祖们丰盛的食物和极大的欢乐,同时也提高了人类的智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李世东、徐程扬,2004)。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开辟农田,培育谷物,人类食物开始有了保障,漂泊不定的游猎生活逐步结束,村庄出现。人类与森林环境之间出现了矛盾关系(徐春,2001)。“火猎”尽管大面积毁林,但目的只是食物,是无意识地,并且“火猎”结束,森林随即恢复,人与林业的生态机制是自我更新的;而农耕后,人类为了扩展农业用地而对森林进行有意识地毁灭,“杖耕火种”“刀耕火种”便是证明,从此人和森林关系发生变化,农业文明中农业地位提升并获得长足发展,且人口数量得到扩张。但人类对森林的依赖并没减少,比如房屋建设、烧柴煮饭、烧炭取暖、金属冶炼、烧制陶瓷等均消耗大量木材,从科学技术角度而言,人类离开木材仍然难以生存(李世东、徐程扬,2004)。工业文明时期,森林为工业发展提供燃料、原料,森林工业也出现了,并且随着新产业的出现和分工的进一步深化,林业为建筑、兵器制造、造纸、造船、采掘、交通运输、家具制造等提供支持。工业发展极大了提升木材的需求,严重消耗森林资源。并且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森林的开发利用依赖性仍然较强,这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一大段时间建立在消耗森林资源尤其是天然林的基础上。如中国“一五”期间,森林工业在全国10个主要工业部门中占第4位(李世东、徐程扬,2004)。

反过来,林业衰则生态衰,生态衰则文明衰。林业的破坏强烈的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森林为例,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广泛影响其他陆地生态系统,并成为全球性灾害的来源。全球存在的森林大面积消失、土地沙漠化扩展、湿地退化、物种加速灭绝、水土严重流失、干旱缺水普遍、洪涝灾害频发、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加重、臭氧层破坏10大生态危机中的前8大生态危机直接与林业密切相关。历史的看,中国古达王朝为建宫殿、私邸、皇陵而将秦岭、陇右的森林,川云高原的深山巨木采伐殆尽。有学者通过研究永定河和北京环境变迁历史发现,从金代建都北京平原开始,元明清将太行山脉东端军都山巨木开发殆尽,这些木柴主要供应北京城市建设和生活消费,永定河上游流域砍伐林木彻底破坏了森林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中泥沙淤积,河流改道和洪水泛滥(邹逸麟,2013)。国外亦不乏例子,恩格斯描述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的居民毁林种地行为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森林的失去诱发了水分积聚中心和贮藏库的失去,这些地方已经成为不毛之地(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009)。

三、林业生态文明的定位

1.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必要和首要组成部分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三个层面的总和。其中物质成果主要包括生产生活方式的生态化改造及成果,具体表现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充足的生态产品,以及发达的绿色经济、充裕的物质财富等。精神成果主要包括与生态文明要求相适应的理念、道德、意识形态和文化成果,制度成果主要包括有效调控和规范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法治、标准、制度体系等(周生贤,2010)。

理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深刻认识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是简单、线性、静态的,而是一种复杂、综合、动态的关系。将这种关系进行抽丝,构建了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棱锥模型”,该模型由人类文明、生态系统、林和生态建设四大要素作为顶点,由生态文明的物质性、精神性和制度性三个层面作为重心(垂心、内心),棱锥的边以及顶点和重心之间的连接代表了这些要素之间的本质关系。其中“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区别于过去人类文明发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战略思想;生态系统的自然、和谐、可持续运行是“美丽中国”全新视镜的真实展现;生态建设将战略思想转化为全新视镜;林业在转化中起到三大作用。这四大要素围绕着生态文明三个层面展开。

图1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棱锥模型”

具体而言,生态文明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和生态经济规律,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重视和保护作为社会再生产系统物质基础的自然生态系统。“五位一体”总布局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红线等为生态系统提供了根本保护,从而推动“非生物环境—生态环境—人类社会”三个层次的社会和自然复合的再生产系统达到生态平衡,高度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肯定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判断。

生态系统的高效运行成为生态文明三个层面中绿色生产力的保障;通过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用途管制、生态保护红线、国家公园、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基本制度保障,通过成立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基本组织保障,反过来生态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实现的基础,相较于其他诸如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等实现路径,生态建设更为直接且成本更低,同时生态建设也是一项促成生态系统长效运行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事业;而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的主体,承担实现生态文明三个层面的首要任务,林业担负的六大职责是生态建设的最主要部分。就林业和生态系统而言,林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宗命脉,地球陆生生态系统中有3个系统属于林业,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国家林业局,2008)。“棱锥模型”显示,林业作为四大要素之一,与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因此,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必要而且是首要组成部分,缺少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残缺的,无抓手的,也是根本无以显现的。

2.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动机、转化器和调节器

林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可以隐喻为发动机、转化器和调节器。

第一,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动机”。

林业是农业国民经济基础之基础。“国以民为先,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而现代农业是生态农业,是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要想真正发展现代农业,处理好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就必须重视生态支撑。一方面,森林是生态系统的支柱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包括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以森林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环境而发展,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科学阐明了自然生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赋予了林业重要地位。复旦大学张熏华(1989)教授在《生产力与经济规律》一书中提出“由于农业应是生态农业才有发展前途,森林是生态系统的支柱,没有‘林,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就没有农、牧、渔的发展。‘林,是人类生存问题,‘农是人们吃饭问题。农业搞不好会饿死一些人,森林砍光了会使整个人类难以生存下去。因此‘林应放在首位”。

农业大环境建设首先是森林建设,这样可以保证农牧渔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大农业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因此林业也成为最根本的农业基本建设。另一方面,农业稳产、高产离不开林业的发展。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必须力求在较大程度上改善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林业在抗御自然灾害方面有着其他基本建设所不能代替的巨大作用,能够较低成本地保持水土、改良土壤、防风固沙,成为农田和草原保护等主要承担者。大体上,农业依赖于林业,林业既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服务于农业。

第二,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转化器”。

“美丽中国”全新视镜是生态系统自然、和谐、可持续运行的真实展现,是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的目的,也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下通过生态建设得到的结果。在“美丽中国”里,人们拥有和享受着丰富、优质的生态产品,这些产品都离不开生态建设的支撑,更离不开林业的强力支持。

作为生态文明阶段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和消费品,生态产品简言之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即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舒适环境等。但从供给来看,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实际上是稀缺的,而且供给能力实际在减弱。通过生态建设能够从正面提高生态产品的供给,而林业在生态建设中承担重大职责,是最低成本的生态建设方式。但应该意识到,林业的多寡并不是与生态产品的丰裕程度呈正向促进关系,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林业的稀缺遏制了生态产品的供给。仅以生态产品和森林的关系对生态产品的供给抛砖引玉。

如图2所示,从生态产品和森林数量的关系来看,正常的情况是随着森林数量增加,生态产品数量也增加(图2中OA线),但是实际上,生态产品供给线是断裂的,由FD、BE和CA三条线构成。生态产品供给的前提是森林能够保持自身系统的正常运行后才能提供的。如果森林数量太小,生态产品非常稀缺,供给几乎无零(OD线),不仅如此,毁林带来的森林数量减小往往会引起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吸纳粉尘、消除噪声能力下降、物种多样性锐减等多种生态危机(FD线)。当森林数量达到能够维持自身生态系统运行时,生态产品开始提供,但是由于森林处于恢复时期,所以生态产品的供给呈现非常缓慢的增长趋势(BE线);只有当森林数量足够大,能够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健康、可持续发展时,生态产品的供给才会与森林数量呈现正向关系(CA线)。

图2生态产品供给曲线

相对应生态产品供给曲线的三段线条,我们给出了按照森林数量作为指标的危险区、转折区和安全区。生态产品提供的最稳定阶段对应于安全区。当前,鉴于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森林植被存量的不同,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由于区域不同而出现差异。就全国整体而言,要想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将森林数量提高到资源环境承载力曲线的右侧,才能避免生态危机的重复上演。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红线最优位置应该在安全区,但是针对当前的环境问题,生态红线处于红线区域的最左边,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底线将近重合,未来,全国乃至各地区力争使生态红线逐渐右移至安全区域,如此才能迎接“美丽中国”的到来。而实施的手段更多的应该考虑生态建设,因为植树造林、湿地修复和荒漠化治理都有助于低成本的实现生态红线远离资源环境承载力底线,同时能够提高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仅以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森林生态系统为例,森林在空间和时间上较大的生态位优势保证了森林生态系统对环境、经济、碳储量等的影响面大、持久、效益显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生态系统,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一是水平分布面积广、垂直分布幅度大、总体群落高度高保证森林能够最大的利用空间,二是林木寿命延续时间长和可更新性强保证了森林长期改善环境,三是占陆地生态系统总面积大和生物量和净生产力高保证森林的生产力最高,四是较强的生存持续性以及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使得森林生物量比其他任何生态系统都高,使之成为最大的能量和物质的贮存库,调节着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和全球碳平衡(蒋有绪,1996)。如此看来,要想得到丰富、优质的生态产品,应该首选从林业生态建设入手。

第三,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调节器”。

林业中的“三个生态系统和一个多样性”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统”,无论哪一个系统被损害或破坏,地球生态平衡都将会受影响,不仅人类的生存根基受到威胁,而且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也将受到阻挠。

林业生态文明建设,首先,需要维护好森林、湿地、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重点在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上下工夫,因为该系统对于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又具有多重保障作用,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蕴育物种等多种生态功能,又有贮碳释氧、吸纳粉尘、降解有害气体、阻消噪声、美化环境等防治环境污染功能。

其次,通过林业来带动经济结构调整,扩大绿色增长。生态文明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取得是绿色增长的结果,而林业在推动绿色增长中承担主要任务,通过发展林业能够促进“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统一与最优化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201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迈向绿色经济》报告指出,绿色经济可显著降低环境风险与生态稀缺,提高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而林业处于绿色经济中自然资本投资领域的第一位。作为地球最大的绿色经济体,林业提供了木材、能源、工业原料、木本粮油、食品药材等十多万种林产品,兼具资源的可再生性、产品的可降解性、三大效益的统一性和一二三产业的同体性四大特性。在我国重点发展的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生态环保产业等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林业与这些产业关联错综复杂,盘活林业能够快速释放这些蕴含了巨大绿色经济产业的能量。再次,提升国家生态安全的保障能力。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的生态安全在维持国家或地区生态安全中处于首要的和基础性的独特地位,尤其是组成最复杂、结构最完整、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最旺盛、功能最强大的森林生态系统,其与林业产业系统良好的互动共生不仅能够维护好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使生态系统自身健康、完整和可持续(Kullenberg G,2002),而且能够对人类提供完善的生态服务或保障人类的生存安全,高效地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国家生态安全(张智光,2013)。

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基于林业的基础性、公益性、民生性、包容性特征,以及林业对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综合复杂性,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是多路径推进。尤其是面对全球十大危机蔓延以及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生态破坏十分严重、生态产品十分短缺、生态差距巨大、生态灾害频繁和生态压力剧增六大生态问题时,林业必须勇于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高效地发挥发动机、转化器和调节器的作用。

围绕“棱锥模型”的四大要素和所揭示的本质关系,当前,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从六个方面推进。一是理念上,强调尊重自然,人林和谐共荣,尊重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倡导生态理性和系统谋划;二是目标上,助推“美丽中国”全新视镜的落地扎根,追求人的物质性、精神性、制度性福利的不断提升,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权益不断增进;三是实践上,通过社会集体的组织化行动建设和保护好“三个生态系统,一个多样性”,彻底扭转生态恶化趋势,从根本上提高地球的生态承载力;四是时间上,推进现代林业来改变工业文明以来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方式,治愈中国30多年经济增长奇迹背后的致命生态缺陷,迎接“美丽中国”的来临;五是地域上,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全面激活“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命脉,提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度;六是制度上,强调顶层设计,严肃“红线制度”,将生态建设的基本制度和体制安排切实转化为政府的政治责任、依法治理机制和整个社会的基本义务分配。

参考文献

[1]Kullenberg G.Regional co-development and security: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J]. 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2002,45( 11/12):761-776.

[2]国家林业局.2007年中国林业与生态建设状况公报[R],2008-01-20.

[3]蒋有绪.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规律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3—15.

[4]匡列辉.“美丽中国”视阈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探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6—61.

[5]李世东,徐程扬.论生态文明[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1—5.

[6]林业部科技司.森林的作用与地位[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7—18.

[9]施昆山.当代世界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10]徐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10]张薰华.生产力与经济规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11]张智光.基于生态—产业共生关系的林业生态安全测度方法构想[J].生态学报,2013,33(4):1326—1336.

[12]周生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上的讲话[J].理论参考,2013,(2):8—9.

[13]邹逸麟.多角度研究中国历史上自然和社会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2013,(5):27—32.

责任编辑:晓立

图2生态产品供给曲线

相对应生态产品供给曲线的三段线条,我们给出了按照森林数量作为指标的危险区、转折区和安全区。生态产品提供的最稳定阶段对应于安全区。当前,鉴于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森林植被存量的不同,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由于区域不同而出现差异。就全国整体而言,要想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将森林数量提高到资源环境承载力曲线的右侧,才能避免生态危机的重复上演。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红线最优位置应该在安全区,但是针对当前的环境问题,生态红线处于红线区域的最左边,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底线将近重合,未来,全国乃至各地区力争使生态红线逐渐右移至安全区域,如此才能迎接“美丽中国”的到来。而实施的手段更多的应该考虑生态建设,因为植树造林、湿地修复和荒漠化治理都有助于低成本的实现生态红线远离资源环境承载力底线,同时能够提高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仅以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森林生态系统为例,森林在空间和时间上较大的生态位优势保证了森林生态系统对环境、经济、碳储量等的影响面大、持久、效益显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生态系统,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一是水平分布面积广、垂直分布幅度大、总体群落高度高保证森林能够最大的利用空间,二是林木寿命延续时间长和可更新性强保证了森林长期改善环境,三是占陆地生态系统总面积大和生物量和净生产力高保证森林的生产力最高,四是较强的生存持续性以及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使得森林生物量比其他任何生态系统都高,使之成为最大的能量和物质的贮存库,调节着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和全球碳平衡(蒋有绪,1996)。如此看来,要想得到丰富、优质的生态产品,应该首选从林业生态建设入手。

第三,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调节器”。

林业中的“三个生态系统和一个多样性”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统”,无论哪一个系统被损害或破坏,地球生态平衡都将会受影响,不仅人类的生存根基受到威胁,而且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也将受到阻挠。

林业生态文明建设,首先,需要维护好森林、湿地、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重点在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上下工夫,因为该系统对于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又具有多重保障作用,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蕴育物种等多种生态功能,又有贮碳释氧、吸纳粉尘、降解有害气体、阻消噪声、美化环境等防治环境污染功能。

其次,通过林业来带动经济结构调整,扩大绿色增长。生态文明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取得是绿色增长的结果,而林业在推动绿色增长中承担主要任务,通过发展林业能够促进“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统一与最优化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201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迈向绿色经济》报告指出,绿色经济可显著降低环境风险与生态稀缺,提高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而林业处于绿色经济中自然资本投资领域的第一位。作为地球最大的绿色经济体,林业提供了木材、能源、工业原料、木本粮油、食品药材等十多万种林产品,兼具资源的可再生性、产品的可降解性、三大效益的统一性和一二三产业的同体性四大特性。在我国重点发展的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生态环保产业等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林业与这些产业关联错综复杂,盘活林业能够快速释放这些蕴含了巨大绿色经济产业的能量。再次,提升国家生态安全的保障能力。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的生态安全在维持国家或地区生态安全中处于首要的和基础性的独特地位,尤其是组成最复杂、结构最完整、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最旺盛、功能最强大的森林生态系统,其与林业产业系统良好的互动共生不仅能够维护好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使生态系统自身健康、完整和可持续(Kullenberg G,2002),而且能够对人类提供完善的生态服务或保障人类的生存安全,高效地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国家生态安全(张智光,2013)。

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基于林业的基础性、公益性、民生性、包容性特征,以及林业对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综合复杂性,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是多路径推进。尤其是面对全球十大危机蔓延以及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生态破坏十分严重、生态产品十分短缺、生态差距巨大、生态灾害频繁和生态压力剧增六大生态问题时,林业必须勇于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高效地发挥发动机、转化器和调节器的作用。

围绕“棱锥模型”的四大要素和所揭示的本质关系,当前,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从六个方面推进。一是理念上,强调尊重自然,人林和谐共荣,尊重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倡导生态理性和系统谋划;二是目标上,助推“美丽中国”全新视镜的落地扎根,追求人的物质性、精神性、制度性福利的不断提升,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权益不断增进;三是实践上,通过社会集体的组织化行动建设和保护好“三个生态系统,一个多样性”,彻底扭转生态恶化趋势,从根本上提高地球的生态承载力;四是时间上,推进现代林业来改变工业文明以来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方式,治愈中国30多年经济增长奇迹背后的致命生态缺陷,迎接“美丽中国”的来临;五是地域上,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全面激活“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命脉,提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度;六是制度上,强调顶层设计,严肃“红线制度”,将生态建设的基本制度和体制安排切实转化为政府的政治责任、依法治理机制和整个社会的基本义务分配。

参考文献

[1]Kullenberg G.Regional co-development and security: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J]. 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2002,45( 11/12):761-776.

[2]国家林业局.2007年中国林业与生态建设状况公报[R],2008-01-20.

[3]蒋有绪.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规律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3—15.

[4]匡列辉.“美丽中国”视阈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探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6—61.

[5]李世东,徐程扬.论生态文明[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1—5.

[6]林业部科技司.森林的作用与地位[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7—18.

[9]施昆山.当代世界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10]徐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10]张薰华.生产力与经济规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11]张智光.基于生态—产业共生关系的林业生态安全测度方法构想[J].生态学报,2013,33(4):1326—1336.

[12]周生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上的讲话[J].理论参考,2013,(2):8—9.

[13]邹逸麟.多角度研究中国历史上自然和社会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2013,(5):27—32.

责任编辑:晓立

图2生态产品供给曲线

相对应生态产品供给曲线的三段线条,我们给出了按照森林数量作为指标的危险区、转折区和安全区。生态产品提供的最稳定阶段对应于安全区。当前,鉴于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森林植被存量的不同,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由于区域不同而出现差异。就全国整体而言,要想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将森林数量提高到资源环境承载力曲线的右侧,才能避免生态危机的重复上演。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红线最优位置应该在安全区,但是针对当前的环境问题,生态红线处于红线区域的最左边,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底线将近重合,未来,全国乃至各地区力争使生态红线逐渐右移至安全区域,如此才能迎接“美丽中国”的到来。而实施的手段更多的应该考虑生态建设,因为植树造林、湿地修复和荒漠化治理都有助于低成本的实现生态红线远离资源环境承载力底线,同时能够提高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仅以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森林生态系统为例,森林在空间和时间上较大的生态位优势保证了森林生态系统对环境、经济、碳储量等的影响面大、持久、效益显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生态系统,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一是水平分布面积广、垂直分布幅度大、总体群落高度高保证森林能够最大的利用空间,二是林木寿命延续时间长和可更新性强保证了森林长期改善环境,三是占陆地生态系统总面积大和生物量和净生产力高保证森林的生产力最高,四是较强的生存持续性以及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使得森林生物量比其他任何生态系统都高,使之成为最大的能量和物质的贮存库,调节着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和全球碳平衡(蒋有绪,1996)。如此看来,要想得到丰富、优质的生态产品,应该首选从林业生态建设入手。

第三,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调节器”。

林业中的“三个生态系统和一个多样性”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统”,无论哪一个系统被损害或破坏,地球生态平衡都将会受影响,不仅人类的生存根基受到威胁,而且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也将受到阻挠。

林业生态文明建设,首先,需要维护好森林、湿地、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重点在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上下工夫,因为该系统对于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又具有多重保障作用,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蕴育物种等多种生态功能,又有贮碳释氧、吸纳粉尘、降解有害气体、阻消噪声、美化环境等防治环境污染功能。

其次,通过林业来带动经济结构调整,扩大绿色增长。生态文明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取得是绿色增长的结果,而林业在推动绿色增长中承担主要任务,通过发展林业能够促进“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统一与最优化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201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迈向绿色经济》报告指出,绿色经济可显著降低环境风险与生态稀缺,提高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而林业处于绿色经济中自然资本投资领域的第一位。作为地球最大的绿色经济体,林业提供了木材、能源、工业原料、木本粮油、食品药材等十多万种林产品,兼具资源的可再生性、产品的可降解性、三大效益的统一性和一二三产业的同体性四大特性。在我国重点发展的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生态环保产业等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林业与这些产业关联错综复杂,盘活林业能够快速释放这些蕴含了巨大绿色经济产业的能量。再次,提升国家生态安全的保障能力。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的生态安全在维持国家或地区生态安全中处于首要的和基础性的独特地位,尤其是组成最复杂、结构最完整、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最旺盛、功能最强大的森林生态系统,其与林业产业系统良好的互动共生不仅能够维护好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使生态系统自身健康、完整和可持续(Kullenberg G,2002),而且能够对人类提供完善的生态服务或保障人类的生存安全,高效地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国家生态安全(张智光,2013)。

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基于林业的基础性、公益性、民生性、包容性特征,以及林业对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综合复杂性,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是多路径推进。尤其是面对全球十大危机蔓延以及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生态破坏十分严重、生态产品十分短缺、生态差距巨大、生态灾害频繁和生态压力剧增六大生态问题时,林业必须勇于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高效地发挥发动机、转化器和调节器的作用。

围绕“棱锥模型”的四大要素和所揭示的本质关系,当前,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从六个方面推进。一是理念上,强调尊重自然,人林和谐共荣,尊重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倡导生态理性和系统谋划;二是目标上,助推“美丽中国”全新视镜的落地扎根,追求人的物质性、精神性、制度性福利的不断提升,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权益不断增进;三是实践上,通过社会集体的组织化行动建设和保护好“三个生态系统,一个多样性”,彻底扭转生态恶化趋势,从根本上提高地球的生态承载力;四是时间上,推进现代林业来改变工业文明以来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方式,治愈中国30多年经济增长奇迹背后的致命生态缺陷,迎接“美丽中国”的来临;五是地域上,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全面激活“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命脉,提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度;六是制度上,强调顶层设计,严肃“红线制度”,将生态建设的基本制度和体制安排切实转化为政府的政治责任、依法治理机制和整个社会的基本义务分配。

参考文献

[1]Kullenberg G.Regional co-development and security: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J]. 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2002,45( 11/12):761-776.

[2]国家林业局.2007年中国林业与生态建设状况公报[R],2008-01-20.

[3]蒋有绪.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规律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3—15.

[4]匡列辉.“美丽中国”视阈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探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6—61.

[5]李世东,徐程扬.论生态文明[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1—5.

[6]林业部科技司.森林的作用与地位[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7—18.

[9]施昆山.当代世界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10]徐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10]张薰华.生产力与经济规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11]张智光.基于生态—产业共生关系的林业生态安全测度方法构想[J].生态学报,2013,33(4):1326—1336.

[12]周生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上的讲话[J].理论参考,2013,(2):8—9.

[13]邹逸麟.多角度研究中国历史上自然和社会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2013,(5):27—32.

责任编辑:晓立

猜你喜欢
美丽中国五位一体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