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城市梦”及其影响因素*

2014-09-09 06:10韩恒
中州学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民工

韩恒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促进人口有序转移,实现人口集中,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研究》(2013A002)。

摘要:通过河南省“百村调查”数据,能够分析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数据分析表明,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打工地点等因素对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有显著影响,年轻的、文化程度高的、收入高的、在省内打工的农民工更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城市梦”。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应充分尊重农民工的进城意愿,分类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重点关注青年农民工群体,促进该群体融入城市;完善产业集聚区配套设施,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就近城镇化。

关键词:农民工;新型城镇化;市民化意愿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7-0087-04

一、问题及资料来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转移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进城务工人员成了城市建设的主力军,生活在城市的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成为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力量。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城镇化的6项主要任务,其中第一位的任务就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可以说,有序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在打工城市安家落户,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应充分尊重人们的城镇化意愿。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所谓人的城镇化,就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遵从人们的进城意愿,变“被动城镇化”为“主动城镇化”。①把握农业转移人口的进城意愿,了解影响农业转移人口进城意愿的主要因素,对于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题就是运用调查数据分析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民工是否愿意在打工地安家落户?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受哪些因素影响?农民工能否在打工地安家落户?农民工“城市梦”的实现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调查数据来源于“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春节实施的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百村调查”。此次调查利用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寒假返家的机会,在自己的老家进行返乡农民工的问卷调查,计划在河南农村100个村庄中进行1000份的问卷调查(每个村庄计划访谈10位返乡农民工)。由于学生在自己的家乡进行调查,调查较顺利,共计回收879份调查问卷,这些调查问卷分布在河南省18个地市56个县中的95个村庄。

二、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调查中我们询问了农民工是否愿意在打工地安家落户,统计数据表明,47.8%的被访者“愿意”在打工地安家落户,52.2%被访者“不愿意”在打工城市安家落户。为什么有的务工者愿意落户城市而有的务工者不愿意落户城市?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受哪些因素影响?数据对比分析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打工地点、工作稳定性等对城镇化意愿都有显著性影响(见表1)。

表1农民工城镇化意愿的对比分析

自变量是否愿意在打工地安家落户愿意(%)不愿意(%)卡方检验

差异性显著度性别男

女43.3

56.356.7

43.70.000年龄30岁以下

31—45岁

46岁以上53.2

48.7

30.346.8

51.3

69.70.000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

高中

初中及以下63.6

47.3

41.636.4

52.7

58.40.000年收入50000元以上

20001—50000元

20000元以下57.7

47.4

42.942.3

52.6

57.10.014婚姻状况已婚

未婚43.5

55.256.5

44.80.001打工城市县城

地级市城市

省会城市45.2

47.5

49.654.8

52.5

50.40.574打工地点省内

省外54.6

40.145.4

59.90.000工作稳定性没换过工作

换过1次

换过2次及以上50.6

50.3

38.849.4

49.7

61.20.013

与男性相比,女性的城镇化意愿更为强烈,女性愿意在打工城市安家落户的比例高出男性13个百分点。年龄越小的农民工,城镇化的意愿越强,30岁以下的农民工愿意落户打工城市的比例比46岁以上农民工高22.9个百分点。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工,城镇化的意愿越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愿意在打工城市安家落户的比例达到63.6%,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愿意落户的比例仅有41.6%,二者相差22个百分点。收入对城镇化意愿的影响比较显著,年收入20000元以下的农民工中,愿意在打工地安家落户的有42.9%,而年收入50000元以上的农民工中,愿意在打工地落户的比例是57.7%,二者相差12.8个百分点。与省外务工的农民工相比,省内务工的农民工更愿意在打工城市安家落户,54.6%的省内打工者愿意在打工地安家落户。工作稳定性对城镇化意愿的影响也比较显著,在过去一年没换过工作的人中,超过一半的农民工愿意在打工地安家落户。

表2农民工城镇化的影响因素

变量B显著水平截距

性别(以男为参照)

年龄(以46岁以上为参照)

30岁以下

31—45岁

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参照)

大专及以上

高中

年收入(以20000元以下为参照)

50000元以上

20001—50000元

婚姻(以未婚为参照)

已婚

打工城市(以省会城市为参照)

县城

地级市

打工地点(以省外为参照)

省内

换工作次数(以2次及以上为参照)

没换过

1次-2.061

0.569

0.549

0.573

0.564

0.221

0.712

0.167

-0.223

0.318

0.262

0.749

0.571

0.5460.000

0.000

0.028

0.016

0.006

0.219

0.003

0.334

0.800

0.120

0.218

0.000

0.002

0.019

为了深入分析农民工进城意愿的影响因素,我们对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模型中的自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年收入、婚姻状况、打工城市、打工地点、工作稳定性等。分析表明,控制各个自变量的交互影响之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打工地点、工作稳定性等因素,对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依然有显著影响(见表2)。

三、农民工城镇化意愿的实现及其影响因素

前文的分析表明,有将近一半的农民工愿意在打工地安家落户,但他们能否实现自己的城镇化梦想?调查中,我们询问了农民工五年后最有可能的情况,设计的备选答案包括“在打工地安家落户”“在其他地方继续打工”和“返回老家生活”。调查数据表明,仅有29.7%的农民工预测自己五年后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在打工地安家落户”,超过四成的农民工选择“返回老家生活”,还有27.1%的被访者认为五年后自己最有可能“在其他地方继续打工”。

为什么有的农民工五年后能够在打工地安家落户,而有的农民工却回到了家乡生活?哪些因素影响着农民工城镇化意愿的实现?笔者分别对比分析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打工地点、工作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数据对比分析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打工地点、工作稳定性等,对农民工城市化意愿的实现都有显著影响(见表3)。表3农民工城镇化意愿实现的对比分析

自变量五年后最有可能的情况在打工地

安家落户(%)在其他地方

继续打工(%)返回老家生活

(%)卡方检验

差异性显著度性别男

女25.9

37.229.1

23.045.0

39.70.003年龄30岁以下

31—45岁

46岁以上36.7

28.9

13.628.6

28.6

19.334.7

42.5

67.10.000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

高中

初中及以下58.0

28.8

19.215.5

33.0

27.126.4

38.2

51.90.000年收入50000元以上

20001—50000元

20000元以下49.3

27.1

22.523.3

27.3

29.127.5

45.6

48.40.000婚姻状况已婚

未婚26.0

37.327.3

26.146.7

36.60.002打工城市省会城市

地级市城市

县城32.2

28.3

27.326.4

29.1

25.841.4

42.6

47.00.580打工地点省内

省外36.2

22.723.0

31.240.8

46.10.000工作稳定性没换过工作

换过1次

换过2次及以上34.4

27.4

20.023.6

26.8

35.942.0

45.9

44.10.001

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农民工城镇化意愿实现的影响因素,笔者对各个自变量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因变量是五年后自己最有可能的情况。如果把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婚姻状况、打工城市、打工地点、工作稳定性等纳入自变量,数据分析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年收入、打工地点、工作稳定性等因素对城镇化意愿的实现有显著性影响。如果加入“城镇化意愿”这一自变量,调查结果表明,在控制城镇化意愿之后,性别、工作稳定性的影响减弱,但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打工地点等因素对农民工城镇化意愿的实现依然有显著性影响。与46岁以上的农民工相比,30岁以下的农民工五年后更有可能在打工城市安家落户;与初中及以下的农民工相比,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更有可能在打工城市安家落户;与年收入20000元以下的农民工相比,年收入50000元以上的农民工实现城镇化的可能性更大;与省外打工的农民工相比,省内打工的农民工更有可能实现城镇化。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河南农村“百村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数据分析表明,有将近一半的农民工有在打工地安家落户的“城市梦”,但是不同群体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是不同的。与男性、年龄大的、文化程度低的、收入低的、省外打工的、工作不稳定的农民工相比,女性、年轻的、文化程度高的、收入高的、省内打工的、工作稳定的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更强。被调查的农民工中,有将近三成的农民工有信心实现自己的“城市梦”,认为自己五年后能够在打工地安家落户。统计分析表明,年轻的、文化程度高的、收入高的、在省内打工的农民工更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城市梦”,五年后更有可能在打工地安家落户。

上述统计分析结论对于引导农民工有序转移,促进农民工群体市民化,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第一,充分尊重农民工的进城意愿,分类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本文的调查数据表明,在被访农民工中,并不是所有的农民工都愿意城镇化,只有将近一半的农民工愿意在打工地安家落户。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首先要充分尊重农民工的进城意愿。自愿进城、自愿落户的城镇化才是健康的城镇化,违背农民进城意愿的“被动城镇化”,与人的城镇化的宗旨是相悖的。中国的城镇化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分类引导、有序推进、逐步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对于城镇化意愿较强的农民工群体,应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引导农民工群体在城镇安家落户。对于暂不愿意安家落户城市的农民工群体,应尝试建立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与户籍制度“脱钩”举措,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主要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对常住人口提供转变,逐步解决在城镇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农民工群体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问题。

第二,重点关注青年农民工群体,促进青年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本文的分析表明,青年农民工群体的城镇化意愿更强烈,是最有可能市民化的群体。未来一段时间内,青年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化的潜在主力军。针对最具可能城镇化的农民工群体,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促进青年农民工由“半市民化”状态②向完全融入城市转变。本文的数据分析还表明,农民工的教育程度越高,进城意愿越强,实现城市梦的可能性也越大。与直接外出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相比,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工收入更高、住宿条件更好、享受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更多、生活更为时尚、更愿意移居融入城市。这意味着,在推进义务教育全覆盖的基础上,农村地区应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高中毕业生接受大中专教育,通过提高青年农民工群体的教育程度,进而增强青年农民工进城意愿,提升农民工落户城镇能力,促进青年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

第三,完善产业集聚区配套设施,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就近城镇化。本文的分析表明,在省内打工的农民工群体更愿意城镇化,而在省内打工的农民工群体相当一部分又工作在产业集聚区内。近年来,中西部省市为了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发展地方经济,规划建设了一批不同形式的产业集聚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贸易园区等。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吸引了众多农民工前来工作,为农民工的就近城镇化提供了产业基础和就业保障。中西部地区应当依托现有产业集聚区,在产业集聚区周边规划建设配套的保障性住房,完善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单位,使产业集聚区不仅成为农民工就业的地方,而且成为农民工愿意居住生活的地方,进而推动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就近城镇化,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数据来自于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调查,文中的分析结论可能更适于解释中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沿海地区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是否如此,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注释

①李强:《主动城镇化与被动城镇化》,《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②丁静:《新生代农民工完全市民化的有效机制构建》,《中州学刊》2014年第4期。

责任编辑:浩淼思齐

自变量五年后最有可能的情况在打工地

安家落户(%)在其他地方

继续打工(%)返回老家生活

(%)卡方检验

差异性显著度性别男

女25.9

37.229.1

23.045.0

39.70.003年龄30岁以下

31—45岁

46岁以上36.7

28.9

13.628.6

28.6

19.334.7

42.5

67.10.000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

高中

初中及以下58.0

28.8

19.215.5

33.0

27.126.4

38.2

51.90.000年收入50000元以上

20001—50000元

20000元以下49.3

27.1

22.523.3

27.3

29.127.5

45.6

48.40.000婚姻状况已婚

未婚26.0

37.327.3

26.146.7

36.60.002打工城市省会城市

地级市城市

县城32.2

28.3

27.326.4

29.1

25.841.4

42.6

47.00.580打工地点省内

省外36.2

22.723.0

31.240.8

46.10.000工作稳定性没换过工作

换过1次

换过2次及以上34.4

27.4

20.023.6

26.8

35.942.0

45.9

44.10.001

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农民工城镇化意愿实现的影响因素,笔者对各个自变量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因变量是五年后自己最有可能的情况。如果把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婚姻状况、打工城市、打工地点、工作稳定性等纳入自变量,数据分析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年收入、打工地点、工作稳定性等因素对城镇化意愿的实现有显著性影响。如果加入“城镇化意愿”这一自变量,调查结果表明,在控制城镇化意愿之后,性别、工作稳定性的影响减弱,但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打工地点等因素对农民工城镇化意愿的实现依然有显著性影响。与46岁以上的农民工相比,30岁以下的农民工五年后更有可能在打工城市安家落户;与初中及以下的农民工相比,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更有可能在打工城市安家落户;与年收入20000元以下的农民工相比,年收入50000元以上的农民工实现城镇化的可能性更大;与省外打工的农民工相比,省内打工的农民工更有可能实现城镇化。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河南农村“百村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数据分析表明,有将近一半的农民工有在打工地安家落户的“城市梦”,但是不同群体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是不同的。与男性、年龄大的、文化程度低的、收入低的、省外打工的、工作不稳定的农民工相比,女性、年轻的、文化程度高的、收入高的、省内打工的、工作稳定的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更强。被调查的农民工中,有将近三成的农民工有信心实现自己的“城市梦”,认为自己五年后能够在打工地安家落户。统计分析表明,年轻的、文化程度高的、收入高的、在省内打工的农民工更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城市梦”,五年后更有可能在打工地安家落户。

上述统计分析结论对于引导农民工有序转移,促进农民工群体市民化,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第一,充分尊重农民工的进城意愿,分类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本文的调查数据表明,在被访农民工中,并不是所有的农民工都愿意城镇化,只有将近一半的农民工愿意在打工地安家落户。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首先要充分尊重农民工的进城意愿。自愿进城、自愿落户的城镇化才是健康的城镇化,违背农民进城意愿的“被动城镇化”,与人的城镇化的宗旨是相悖的。中国的城镇化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分类引导、有序推进、逐步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对于城镇化意愿较强的农民工群体,应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引导农民工群体在城镇安家落户。对于暂不愿意安家落户城市的农民工群体,应尝试建立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与户籍制度“脱钩”举措,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主要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对常住人口提供转变,逐步解决在城镇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农民工群体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问题。

第二,重点关注青年农民工群体,促进青年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本文的分析表明,青年农民工群体的城镇化意愿更强烈,是最有可能市民化的群体。未来一段时间内,青年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化的潜在主力军。针对最具可能城镇化的农民工群体,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促进青年农民工由“半市民化”状态②向完全融入城市转变。本文的数据分析还表明,农民工的教育程度越高,进城意愿越强,实现城市梦的可能性也越大。与直接外出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相比,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工收入更高、住宿条件更好、享受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更多、生活更为时尚、更愿意移居融入城市。这意味着,在推进义务教育全覆盖的基础上,农村地区应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高中毕业生接受大中专教育,通过提高青年农民工群体的教育程度,进而增强青年农民工进城意愿,提升农民工落户城镇能力,促进青年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

第三,完善产业集聚区配套设施,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就近城镇化。本文的分析表明,在省内打工的农民工群体更愿意城镇化,而在省内打工的农民工群体相当一部分又工作在产业集聚区内。近年来,中西部省市为了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发展地方经济,规划建设了一批不同形式的产业集聚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贸易园区等。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吸引了众多农民工前来工作,为农民工的就近城镇化提供了产业基础和就业保障。中西部地区应当依托现有产业集聚区,在产业集聚区周边规划建设配套的保障性住房,完善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单位,使产业集聚区不仅成为农民工就业的地方,而且成为农民工愿意居住生活的地方,进而推动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就近城镇化,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数据来自于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调查,文中的分析结论可能更适于解释中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沿海地区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是否如此,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注释

①李强:《主动城镇化与被动城镇化》,《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②丁静:《新生代农民工完全市民化的有效机制构建》,《中州学刊》2014年第4期。

责任编辑:浩淼思齐

自变量五年后最有可能的情况在打工地

安家落户(%)在其他地方

继续打工(%)返回老家生活

(%)卡方检验

差异性显著度性别男

女25.9

37.229.1

23.045.0

39.70.003年龄30岁以下

31—45岁

46岁以上36.7

28.9

13.628.6

28.6

19.334.7

42.5

67.10.000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

高中

初中及以下58.0

28.8

19.215.5

33.0

27.126.4

38.2

51.90.000年收入50000元以上

20001—50000元

20000元以下49.3

27.1

22.523.3

27.3

29.127.5

45.6

48.40.000婚姻状况已婚

未婚26.0

37.327.3

26.146.7

36.60.002打工城市省会城市

地级市城市

县城32.2

28.3

27.326.4

29.1

25.841.4

42.6

47.00.580打工地点省内

省外36.2

22.723.0

31.240.8

46.10.000工作稳定性没换过工作

换过1次

换过2次及以上34.4

27.4

20.023.6

26.8

35.942.0

45.9

44.10.001

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农民工城镇化意愿实现的影响因素,笔者对各个自变量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因变量是五年后自己最有可能的情况。如果把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婚姻状况、打工城市、打工地点、工作稳定性等纳入自变量,数据分析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年收入、打工地点、工作稳定性等因素对城镇化意愿的实现有显著性影响。如果加入“城镇化意愿”这一自变量,调查结果表明,在控制城镇化意愿之后,性别、工作稳定性的影响减弱,但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打工地点等因素对农民工城镇化意愿的实现依然有显著性影响。与46岁以上的农民工相比,30岁以下的农民工五年后更有可能在打工城市安家落户;与初中及以下的农民工相比,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更有可能在打工城市安家落户;与年收入20000元以下的农民工相比,年收入50000元以上的农民工实现城镇化的可能性更大;与省外打工的农民工相比,省内打工的农民工更有可能实现城镇化。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河南农村“百村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数据分析表明,有将近一半的农民工有在打工地安家落户的“城市梦”,但是不同群体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是不同的。与男性、年龄大的、文化程度低的、收入低的、省外打工的、工作不稳定的农民工相比,女性、年轻的、文化程度高的、收入高的、省内打工的、工作稳定的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更强。被调查的农民工中,有将近三成的农民工有信心实现自己的“城市梦”,认为自己五年后能够在打工地安家落户。统计分析表明,年轻的、文化程度高的、收入高的、在省内打工的农民工更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城市梦”,五年后更有可能在打工地安家落户。

上述统计分析结论对于引导农民工有序转移,促进农民工群体市民化,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第一,充分尊重农民工的进城意愿,分类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本文的调查数据表明,在被访农民工中,并不是所有的农民工都愿意城镇化,只有将近一半的农民工愿意在打工地安家落户。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首先要充分尊重农民工的进城意愿。自愿进城、自愿落户的城镇化才是健康的城镇化,违背农民进城意愿的“被动城镇化”,与人的城镇化的宗旨是相悖的。中国的城镇化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分类引导、有序推进、逐步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对于城镇化意愿较强的农民工群体,应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引导农民工群体在城镇安家落户。对于暂不愿意安家落户城市的农民工群体,应尝试建立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与户籍制度“脱钩”举措,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主要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对常住人口提供转变,逐步解决在城镇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农民工群体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问题。

第二,重点关注青年农民工群体,促进青年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本文的分析表明,青年农民工群体的城镇化意愿更强烈,是最有可能市民化的群体。未来一段时间内,青年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化的潜在主力军。针对最具可能城镇化的农民工群体,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促进青年农民工由“半市民化”状态②向完全融入城市转变。本文的数据分析还表明,农民工的教育程度越高,进城意愿越强,实现城市梦的可能性也越大。与直接外出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相比,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工收入更高、住宿条件更好、享受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更多、生活更为时尚、更愿意移居融入城市。这意味着,在推进义务教育全覆盖的基础上,农村地区应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高中毕业生接受大中专教育,通过提高青年农民工群体的教育程度,进而增强青年农民工进城意愿,提升农民工落户城镇能力,促进青年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

第三,完善产业集聚区配套设施,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就近城镇化。本文的分析表明,在省内打工的农民工群体更愿意城镇化,而在省内打工的农民工群体相当一部分又工作在产业集聚区内。近年来,中西部省市为了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发展地方经济,规划建设了一批不同形式的产业集聚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贸易园区等。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吸引了众多农民工前来工作,为农民工的就近城镇化提供了产业基础和就业保障。中西部地区应当依托现有产业集聚区,在产业集聚区周边规划建设配套的保障性住房,完善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单位,使产业集聚区不仅成为农民工就业的地方,而且成为农民工愿意居住生活的地方,进而推动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就近城镇化,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数据来自于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调查,文中的分析结论可能更适于解释中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沿海地区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是否如此,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注释

①李强:《主动城镇化与被动城镇化》,《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②丁静:《新生代农民工完全市民化的有效机制构建》,《中州学刊》2014年第4期。

责任编辑:浩淼思齐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农民工
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值得期待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