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 广元 628001
抑郁症患者社会支持、防御方式的相关研究
何凤梅刘雯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 广元 628001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防御方式对抑郁症产生的影响及相关研究。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防御方式问卷对85名抑郁症患者及85名健康人分别进行调查,收集的数据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抑郁症组的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客观支持两组无明显差异;抑郁症组的不成熟型防御方式和中间型防御方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成熟型防御方式和掩饰因子两组无明显差异;抑郁症患者对支持的利用度与不成熟防御方式呈负相关,成熟防御机制则与客观支持度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结论抑郁症的产生与主观社会支持及对支持利用度的缺乏、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可能有关;抑郁症患者的社会支持与防御方式明显相关,可以通过改善患者对社会支持的认识及转变不良防御方式来促进抑郁症的康复。
抑郁症;社会支持;防御方式
1.1 调查对象
1.1.1 观察组
本研究以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门诊就诊的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他们的疾病诊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CCMD-3)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排除器质性疾病所致抑郁、躯体疾病导致的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等精神疾病;排除伴有心、肝、肾等严重躯体合并症及有癫痫、青光眼、酒依赖、药物过敏史者。共选取85人,其中男性39人,女性46人。
1.1.2 对照组
从社会志愿者中随机选取与实验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相匹配且无重大急、慢性躯体疾病及未曾患过抑郁障碍和其他精神障碍,经抑郁自评量表测查总分在50分以下的健康志愿者85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9人,女性46人。
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调查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防御方式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查。
1.2.1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1]
本文采用由湖南医科大学肖水源编制的量表,研究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量表共有十个条目,将社会支持分为三个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十个条目分之和为总分,第2、6、7条评分之和为客观支持分,第1、3、4、5条评分之和为主观支持分,第8、9、10条评分之和为对支持的利用度分。分数越高表明受试者社会支持越好。
1.2.2 防御方式问卷(DSQ)
DSQ[2]是Mbond于1983年编制的自评问卷,用于评估个体自我防御机制的类型。国内路敦跃等对该量表进行了翻译修订,证明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分为四个维度:不成熟防御机制、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共有88个条目,按1-9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该条目标记的防御机制使用几率越高。
1.3 统计分析
对所得数据用SPSS13.0进行处理,所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t检验、相关分析等。
2.1 两组SSRS评分比较
将抑郁症组和对照组的社会支持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SSRS得分比较(M±SD)
2.2 两组DSQ评分比较
将抑郁症组和对照组的防御方式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DSQ得分比较(M±SD)
2.3 社会支持与防御方式的相关分析
将抑郁症组的防御方式各因子与社会支持的各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社会支持与防御方式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组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抑郁症患者主观上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普遍不足,他们感受和利用外界给予的支持的能力也较正常人薄弱。和正常人拥有同样的社会资源,抑郁症患者主观上却不能体验到情感支持,不能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抑郁症患者社会支持利用度较正常人低下,可能与患者的社会退缩,疾病所导致的无助感及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和不安全感有关。
防御机制与精神疾病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方面,某些防御机制可能先于特定的精神障碍存在;另一方面,精神障碍可导致不成熟防御方式的使用增加[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组比对照组更多的使用不成熟防御方式和中间型防御方式。抑郁症患者面对生活事件时,与正常人比较,更容易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如将自身负性情绪投射到他人上,形成偏见、不满和敌意,并且倾向于把原因归咎于外界或他人。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抑郁症患者不成熟防御机制与对支持的利用度显著负相关。抑郁症患者在处理事情时较多地采用被动攻击等不成熟防御机制,表现出不友好的一面,因而使身边的人远离他,造成社会支持越来越少,也不能很好地利用有限的社会支持。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0-129.
[2]路敦跃,张丽杰,赵瑞等.防御方式问卷初步修订结果[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2):54-56.
[3]梁宝勇,崔光成.心理防御机制与临床实践.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488-490.
R749.05
B
1009-6019(2014)12-03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