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博物馆思想的古村落旅游发展模式*

2014-09-06 10:45王乃举沈东生
关键词:古村落博物馆居民

王乃举,沈东生

(1.合肥学院 旅游系,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旅游管理系,安徽 合肥 230071)



基于生态博物馆思想的古村落旅游发展模式*

王乃举1,沈东生2

(1.合肥学院 旅游系,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旅游管理系,安徽 合肥 230071)

分析生态博物馆思想与我国中东部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密切关系,以皖南古村落宏村基于环境—居民游客满意度调研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空间是古村落生态主体和生态文化的承载基质,生态主体是古村落生态空间和生态文化延续和创新的关键,而生态文化是古村落生态主体和生态空间核心特质的呈现方式。在立足池州市自然和文化特殊背景前提下,以上述结论为参考,提出了池州市古村落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的相关路径,即正确处理生态空间、生态主体和生态文化三者关系,科学保护、有机更新、合理布局生态空间,保障利益、分清权责、矫正确立生态主体,唤醒民知、推进民为、创新发展生态文化。

生态博物馆;生态主体;生态空间;生态文化;旅游开发

一、生态博物馆思想与古村落旅游研究

1971年国际博协第9届大会在法国举行,国际博协领导人里维埃和戴瓦兰提出“生态博物馆”一词。此后,国外学者对生态博物馆概念和理论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1-7]。实践探索也在西方国家迅速展开,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全世界已经有生态博物馆300多座。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新理念、新模式,突出强调文化遗产就地保护、社区参与、动态可持续发展等核心价值诉求。1986年,生态博物馆思想被引入我国。其中,生态博物馆与旅游业发展相关研究备受学界关注,掀起了生态博物馆旅游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广西、贵州、内蒙古等地)热潮[8-15]。结合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尹绍亭提出民族文化村的概念[16],随后,不少学者研究了民族文化生态村旅游发展问题。黄萍认为创建民族文化生态村,就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原生民族村寨直接接待旅游者的一种旅游模式[17]。余压芳等归纳民族文化生态村发展旅游面临两大矛盾:一是自然、文化生态的脆弱性与旅游开发的矛盾;二是抑制当地村民对现代生活的向往和发展的矛盾[18]。还有学者,如张涛、张丽梅以个案研究探讨了民族文化村旅游发展的模式[19-20]。

我国中东部地区古村落旅游资源丰富,具有与西部民族文化村旅游资源特质的相似性,学术界对其研究的重点领域包括四方面:第一,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强调利用古村落特有的资源禀赋,开展观光、科考、休闲、生态旅游,并强调以人为本、保护开发的原则[21-23]。有学者提出资源—产品—市场设计体验旅游产品,但依然以古村落差异化的文化空间为基础[24]。有学者对旅游开发中古村落现代建筑景观保护与发展进行了研究[25]。第二,古村落旅游影响研究。古村落旅游影响关注的对象主要是处于弱势一方的居民。如徐克帅等研究了性别差异对旅游开发的感知[26],周春发研究了古村落旅游场域当地居民的日常抵抗[27]。第三,古村落旅游运营模式研究。利益相关者是古村落运营模式研究的主题。申秀英等依据共生理论研究了旅游企业之间界面畅通,才能延伸产业价值链[28]。纪金雄研究了古村落旅游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29],冯淑华利用生态学的共生理论确立了古村落的共生单元等[30]。第四,游客感知及行为规律研究。游客真实感—满意度与忠诚度关联显著,影响重游率和正面宣传[31]。李文兵认为游客感知影响古村落旅游主题定位与策划[32],邱燕等认为提升古村落旅游服务质量是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33]。

从时间维度看,古村落旅游研究层次不断深入。2005年以前,学界较多关注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环境影响的研究;2005年以后,较多的学者转向古村落旅游运营模式和旅游者感知及行为规律研究。从空间维度来看,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古村落旅游的热点案例区集中在皖南、苏南、浙北等江南地区,岭南、华中、华北地区古村落也逐渐有学者研究。但存在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第一,理论基础薄弱。较多学者将一般意义的旅游发展理论运用至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缺少针对古村落旅游发展的理论创新。第二,缺乏系统观念的研究。古村落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基于乡村地脉支撑和文脉传承的结果。而旅游经济系统的强势架构,直接冲击处于弱势的文化生态系统。新农村建设、城市化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古村落文化实体、文化空间、文化载体将受到巨大冲击。研究文献重视文化实体、文化空间的保护,而无形文化活态载体(非物质文化、生活生产方式)的研究关注较少。第三,古村落旅游经营模式研究经济导向明显。多数学者赞成古村落旅游采用市场化运作——“政府主持、企业主导、居民参与”,该模式经实践检验诸多问题显露。原因是,上述三方利益博弈中,企业作为投资方、政府作为管理方、村民作为参与方,结果导致本真文化源(村民)既有的权利被淡化漠视。第四,游客—居民满意度研究重视不够。游客满意度研究可辨识现实和潜在游客造访古村落的内心驱动,其结果不但可以作为提高一般意义旅游服务的依据,还可作为指导古村落旅游核心价值—品牌项目策划的依据;居民是古村落文化的活态载体,其对发展旅游的满意度直接关系到文化传承、旅游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当前单方满意度研究已受到重视,但综合游客-居民交互式满意度研究较少。第五,古村落旅游理论和实践研究空间差异明显。我国古村落旅游发达地区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景区依托型,如皖南古村落旅游主要依托黄山风景名胜区;都市依托型,如苏南和浙北古村落旅游主要依托经济发达的长三角都市连绵区。经济和旅游欠发达地区的古村落发展研究较少。

以上情况表明,生态博物馆思想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价值,而中东部地区古村落旅游理论和实践研究较少关注生态博物馆思想。本研究尝试以生态博物馆思想指导古村落旅游研究理论和实践创新,以古村落旅游感知问卷调查结论为实际依据,以广义的生态博物馆之“生态理念”设计古村落开发、经营和管理的模式。

二、基于游客的古村落旅游感知研究

与大多数旅游区发展模式相似,古村落旅游开发阶段以专家咨询、政府决策为主线,运营与管理阶段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辅之以政府调节机制。但是其发展的过程中,诸多问题凸显。第一,古村落原住居民数量逐渐减少,外来经商者所占比率显著增加。第二,商业化气息冲淡了古村落原有精神文化特质,地方精神文化特色逐渐减少。第三,物质环境异化明显。现代建筑物改变了古村落视觉天际线以及水泥路面淡化了古村落的古韵特色。因此,当前亟待旅游开发的古村落需要以已开发的古村落为参照借鉴,结合生态博物馆思想的核心价值,采用调研分析方法的结论指导古村落旅游开发、运营和管理。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设计和调研设计

以生态博物馆核心思想——活态遗产地为统领,以古村落人(居民)地(环境)系统时空演化为主线,在征询多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游客旅游感知的包括环境和居民两方面的问题,总计25个指标,预测80人,收回有效问卷67份,经因子分析后剔除相关系数小于0.5的因素3项,最后制定包含22指标的李克特7分量表(见表1)。

选择著名景区宏村作为问卷案例区,问卷发放分三种途径,其一,现场发放问卷。在景区现场,随即抽样发放并收回问卷。其二,联系合肥多家组团社导游员,在宏村旅游结束后发放并收回问卷。其三,通过网络形式,调查曾经去过宏村的游客,发放并收回问卷。通过以上途径,发放问卷300分,收回有效问卷248份,回收及有效率82.67%。

(1)信度和效度分析

调查问卷数据整理后,经SPSS17.0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为0.787,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水平p=0.000<0.05,适合做因子分析。Cronbach’s Alpha值为0.774,说明问卷内部一致性较好,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2)因子分析

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并经过方差最大化旋转,提取6项主成分因子。6项主成分因子分别命名为自然环境、人地关系、乡村文化、村落制度、商业环境和商业活动(表2)。

表1 安徽宏村旅游环境—居民感知满意度量测指标

2.结果分析

因子分析提取的6项主成分方差解释大小关系是,自然环境>人地关系>乡村文化>村落制度>商业环境>商业活动,这种排列关系正是游客满意度在各主成分之间的递减次序。

宏村旅游环境—居民感知满意度总体和各主成分得分均值及等级划分比较如表3所示。总体满意度为中立偏向比较满意(均值为4.526)。各主成分均值和等级情况是,自然环境均值最高(5.112),等级为比较满意,略偏向满意等级;人地关系、村落文化和生活制度均值低于自然环境,从4.904下降至4.269,等级都属于中立,但等级偏向差异明显,从接近比较满意下降为略偏向比较满意;商业环境和商业活动均值最低,分别为3.337和3.981,等级为较不满意,偏向或略偏向中立。

表2 主成分载荷矩阵

表3 总体及主成分满意度比较

注:“+”表示正向作用力,“-”表示负向作用力。在李克特7分量表中,以“4”中立为中心,正向每增加一个区间单位增加一个+,负向同理。

以旅游感知满意度中立为基准,正向提高满意度的主成分为自然环境、人地关系、村落文化和生活制度,正向作用力大小关系是,自然环境>人地关系>村落文化>生活制度。而负向消减满意度的主成分为商业环境和商业活动,负向作用力大小关系是,商业环境>商业活动。

结果表明,古村落旅游感知满意度主要影响原因是环境因素的自然和文化空间,以及居民因素的文化活动、生活生产活动、商业活动和制度等。但在宏村,以上因素对感知满意度贡献大小区别明显,自然环境和文化空间是主要贡献因素,文化活动、生活及生产活动是次要贡献因素,而商业活动及其环境是制约因素。

三、池州市古村落旅游发展模式

(一)案例区概况

池州市现辖贵池区、石台县、青阳县、东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地处皖南沿江,山地多、平原少,内部地理空间区块分割明显。历史上多次成为战时避难之地,多元文化汇聚、延续。据池州市建委调查资料,池州市现存古村落100多处,古村落建筑形制、布局保留较多、较好,民风古朴醇美,地方文化特色显著。近年来池州各地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古村落旅游开发关注度不断上升。相对安徽省,池州市古村落分布具有空间上的聚集效应,而在池州市区域内部,古村落分布又具有广泛性和分散性特征,典型古村落分布情况如下(表4)。

表4 池州古村落分布

注:*为2012年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

(二)池州市古村落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推进过程中,池州市古村落旅游发展面临自然生态破坏、文化生态失真、人地矛盾紧张等问题。其主要原由是三个维度的矛盾:乡村空间重构与乡村旅游空间规划的空间维度矛盾;现代文明成果与古村落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时间维度矛盾、地方文化与区外文化的碰撞与流变的文化维度矛盾(图1)。

图1 古村落发展面临矛盾的三维度

(三)池州市古村落旅游发展模式

1.思路选择

按照时空演化的规律,旅游发展是古村落时空演替的人为动力机制,且人为动力机制与自然动力过程交互耦合,最终胁迫古村落朝不同的发展方向演化更替。具体演化过程和结果有三种情况(图2)。其中活态遗产地如果违背自然历史规律,地方政府过于看重经济利益,势必会演替为商业旅游地,但若积极纠正,可以逆转为活态遗产地,即图2中④与⑤所示;危险的是,已经成为商业旅游地的古村落,如若看不到不可持续发展的危机,地方政府不能采取积极的挽回措施,最终势必发展为不可逆的历史遗产地,如图2中⑥所示。甄别对比后,池州市古村落旅游发展路径应该选择第一种演替方向,即根据生态博物馆思想最终将古村落建成活态遗产地,而不是商业旅游地,更不能是历史遗产地。

2.池州市古村落旅游发展思路

基于宏村旅游环境—居民感知满意度研究结论,即自然环境是古村落旅游发展的基质,人地关系、文化活动和生活制度是古村落旅游发展的核心,而商业环境和商业活动是古村落旅游发展难点,本研究认为池州市古村落旅游发展首要问题是处理好空间载体、文化呈现和商业活动三者的关系,重视自然文化环境的延续,遵循文化演进的客观规律,合理规划适度的商业活动,以此提高游客的环境—居民满意度,进而使古村落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拟从时间、空间和文化三个维度解决古村落旅游发展的矛盾,使古村落旅游发展朝向健康、可持续的活态遗产地方向发展。池州市古村落旅游发展的思路是(图3):

1.确立生态主体

居民是古村落的生态主体。古村落旅游开发过程中,居民的生态主体地位极容易被剥夺。具体表现为,政府与居民争夺利益、开发商与居民争夺利益、外来经营商与居民争夺利益。特别是政府、开发商和居民的三方博弈中,居民缺乏应有的权利保护,处于弱势地位。当古村落居民经济利益权利被弱化以后,随之而来是居民与政府和开发商展开维权活动,再随之而来是居民的文化自觉行为被边缘化,抑或披上商业外衣,文化行为与经济行为交融,居民的文化主体、主动行为逐渐退化丢失。

确立古村落旅游发展的生态主体核心举措是成立村民自治委员会,建立健全自下而上选举村民代表的民主制度,村民代表以维护村民利益为己任,特别是在涉及旅游开发、经营与管理制度及措施制定方面,认真履行维护全体古村落村民的利益,听取民意,并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其次是建立信访接待处理制度,听取居民心声,解决村民实际遇到的困难和不公正待遇。再次是开发商和经营商要依据古村落旅游发展规划合法经营、规范经营,政府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防范开发企业短期功利行为。

图3 古村落旅游活态遗产地形成机理

注:图中粗实线表示主要作用力量,细虚线表示作用条件。

2.延续生态空间

古村落生态空间由两部部分构成,自然环境空间和人文环境空间。当然绝对的自然环境空间是不存在的。前者主要由山川、地貌、水系和植被构成,是古村落人类生活生产的依托环境,源源不断地向古村落居民提供了维持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能量资源。后者指古村落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留下的物化的文化载体,宏观上就是建筑物及其空间布局,是古村落特有地理环境背景和历史文化的有机融合,具有排他性、独特性和专有性。

首先保持自然环境的代偿功能,即是维持其生态服务功能。古村落选址一般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在旅游开发经营中,人为破坏水系、平整地形、砍伐山林都是短见行为,最终会使古村落既有的生态服务功能弱化消退。地方政府要严格遵守古村落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加强对开发商、运营商和村民的监管力度,规避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发生。其次,必须重视文化空间的保护和延续。现代社会建筑业发展迅猛,现代化建筑极易渗入古村落及其外围地区,因此,地方政府要严控现代化建筑掺进古村落核心区,修缮和再建项目必须采用古建筑风格、古建筑材料和古建筑工艺。外围缓冲区要划定合适的空间范围,合理控制现代建筑的介入,保持古村落古朴的视觉廊道和天际线。对精神领域的文化空间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在保障古村落居民享有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引导和管控网吧、歌厅、舞厅等娱乐场所的建设。在古村落核心景区保留和创新传统庙会、祠堂、茶馆等文化空间。

3.创新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古村落的灵魂,构建活态的遗产地离不开传承和创新发展古村落生态文化。这里所谓的生态文化不是文化+自然生态,而是借助自然生态系统的定义,即文化与文化环境构成文化生态系统,存在于健康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的文化才能称之为文化生态。

借旅游开发之势,唤醒居民的文化认知。旅游的本真是文化,挖掘古村落传统文化是文化认知的前提。特别是健康的、科学的传统非物质文化在物化后呈现给游客,间接转化为旅游发展的动力。在传统文化挖掘、传承、发展的过程中,使古村落居民加强了对自我文化的元认知和接受度。接下来是文化自觉和文化实践,文化自觉和文化实践不是靠临时搭建的舞台,而是靠生活和生产的自然舞台。在确立村民的生态主体地位和延续古村落生态空间的前提下,地方政府要尊重和保护村民的传统文化活动,并积极为村民的文化活动起助推和宣传作用,即提供物质帮助和加大宣传报道,扩大这个社会的关注面。

[1]DAVIS P. Ecomuseums: A Sense of Place[M]. London: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9.

[2]RIVARD R. Museums And Ecomuseums: Questions and Answers[M]// GJESTRUM J A, MAURE M.(Eds) Okormuseumsboka-Identitet, Okologi, Deltakelse [C]. Tromso: Norway Icom, 1988.

[3]里维埃.生态博物馆——一个进化的定义[J].中国博物馆,1995(2):6.

[4]HAMRIN O, HULANDER M, HAMMARE M, et al. The Ecomuseum Bergslagen [M].Smedjebacken: Ekomuseum Bergslagen,1995.

[5]MAGGI M. Il Valore Del Territorio:Primo Rapporto Sugli Ecomusei in Piemonte [M].Torino [Etc.]:U.Allemandi,2001.

[6][挪威]摩尔.生态博物馆:是孩子,窗户还是展柜?[J].张晋平,译,中国博物馆,2005(3):37-38.

[7]CORSANE G.Communication And Exporation: Papers of International Ecomuseum Forum, Guizhou, China[M]. Beijing: Forbidden City Publishing,2006.

[8]杜倩萍.代户外民族博物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J].云南社会科学,2001(6):56-60.

[9]余青,吴必虎.生态博物馆:一种民族文化持续旅游发展模式[J].人文地理,2001,16(6):40-43.

[10]刘沛林.生态博物馆理念及其在少数民族社区景观保护中的作用——以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2):254-257.

[12]刘渝.中国生态博物馆现状分析[J].学术论坛,2011(12):206-210.

[13]金露.生态博物馆理念、功能转向及中国实践[J].贵州社会科学,2014(6):46-51.

[14]黎森.生态博物馆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分析——以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139-145.

[15]肖明艳,但文红.基于贵州生态博物馆的村落旅游探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2):139-145.

[16]尹绍亭.民族文化生态村——云南试点报告[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17]黄萍,杜通平,李贵卿,等.文化生态村:四川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J].农村经济,2005(1):106-109.

[18]余压芳,刘建浩.生态博物馆研究进展及其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影响[J].建筑学报,2006,1(8):79-81.

[19]张涛.生态博物馆、旅游与地方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115-120.

[20]张丽梅.浅析满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以宁安富察氏建立满族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分析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4):136-140.

[21]胡道生.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以安徽黔县古村落为例[J].人文地理,2002, 17(4):47-50.

[22]孙克勤.北京门头沟区古村落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4):72-76.

[23]王纪芒,杨力苈.土家族古村落的保护模式研究——以湖北省宣恩县彭家寨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6):27-32.

[24]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以古村落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为例[J].旅游学刊,2003,18(6):66-70.

[25]张会安.古村落民居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以庐陵古村落为例[J].学术探索,2012(1):109-112.

[26]徐克帅,于冬梅,朱海森.古村落居民环境感知的性别差异研究及启示——以余姚市柿林古村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1):91-95.

[27]周春发.乡村旅游地居民的日常抵抗——以徽村拆建房风波为例[J].旅游学刊,2012,27(2):32-36.

[28]申秀英,卜华白.中国古村落旅游企业的共生进化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一种分析[J].经济地理,2006,26(2):322-325.

[29]纪金雄.基于共生理论的古村落旅游利益协调机制研究——以武夷山下梅村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124-130.

[30]冯淑华.基于共生理论的古村落共生演化模式探讨[J].经济地理,2013,33(11):155-162.

[31]冯淑华,沙润.游客对古村落旅游的“真实感—满意度”测评模型初探[J].人文地理,2007(6):85-89.

[32]李文兵.基于游客感知价值的古村落旅游主题定位与策划模式研究——以岳阳张谷英村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26(1):108-112.

[33]邱燕,占辉斌.基于游客感知的古村落,旅游服务质量评价研究——以安徽宏村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10):96-99.

TourismDevelopmentModelofAncientVillagesBasedontheThoughtsofEcologicalMuseum

WANG Nai-ju1, SHEN Dong-sheng2

(1. Tourism Department, Hefei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2. Department of Tourism Management, Anhui Finance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Hefei 230071,China)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ical museum thoughts and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ancient villages in eastern China through the survey of Hong Village in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based on village environment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tourists). The survey shows that the ecological space bears the ecological subject and ecological culture of ancient villages, ecological subject is the key point to the continuation and innovation of ecological space and ecological culture and ecological culture is a presentation type of the ecological subject and ecological space cor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ontext of the nature and culture of Chizhou City,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relate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of ancient villages: coordinat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cological space, subject of ecology and ecological culture; scientifically conserving, organically renewing, and reasonably arranging the ecological space; safeguarding interest, distinguishing right and responsibility, and correcting and establishing ecological subject; and awaking people’s realization, promoting people’s activity, and innov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ulture.

ecological museum;ecological subject;ecological space;ecological culture;tourism development

2014-07-31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研究项目(SK2013B026:《基于生态博物馆理论的古村落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皖江城市带池州市为例》)

王乃举(1971-),男,安徽合肥人,合肥学院旅游系讲师,博士。 沈东生(1974-),男,安徽巢湖人,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讲师。

F590.1

:A

:1009-2463 (2014)05-0029-07

猜你喜欢
古村落博物馆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博物馆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露天博物馆
火焰山下古村落
高台居民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