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琼
【摘 要】以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育部《全国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新颁高考方案为核心,紧扣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认清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求稳、求变、求新、求广”的命题趋势和“强化基础、注重语境、强调运用”的命题风格,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任课教师要避免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又多讲的情况发生,要尽量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把复习时间还给学生,鼓励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展开多元化的备考活动。
【关键词】高中英语;复习
一、学情分析
农村中学高三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能力差,学生听力训练不够,口语能力也比较差,完形填空的失分现象普遍,阅读只注重数量,缺少策略技巧的训练,对书面表达等试题存在诸多答题不规范的现象。可以说,多数学生还不会有效学习英语,不能完全适应新课标高考,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也不够高,高耗时低效率问题比较严重,任课教师要在高三阶段改变这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通过耐心细致的引导帮二、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
模块8的教学内容结束后,学校按照教学常规进入第一轮(模块1—模块8)的复习。第一轮复习并不是单纯地将课本过一遍,要以抓“双基”为主,完成语言知识的原始积累,要对语法项目进行比较、重组、总结,努力帮助学生疏理知识结构,建立知识网络体系,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在课文复习方面,要通过指导考生深读课文,掐取一定200-500字的语料进行完形填空,逻辑排序,词语替换,仿写,长难句分析,课文复述等方法,培养学生在高考阅读中的信息获取,处理,转换和匹配的能力,以适应高考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的要求。在本轮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给学生展示和交流的机会,根据学习基础因材施教,真正满足不同考生的复习需求。
任课教师要精选一轮复习学案,和教材及教辅资料相结合。英语备课组要实行集体备课,努力做到每一单元都要有教案,每单元4-5课时,每天至少有三篇阅读理解(一篇完形填空),一篇短文改错,背诵和造出5个英语句子。根据语言学习的本质规律,要辅导考生坚持训练听力和口语,每天的早读课坚持播放英语朗读带,两周一个模块,让学生熟悉词汇和课文,培养语感。即早读课听朗读带和课堂上听力训练的“1+1”模式。语言知识的复习要紧密结合单元过关检测,要高度认识到平时读写训练的重要性,增加语言输出的几率,强化书面表达训练,每周至少限时训练一篇,同时要求学生背诵高考书面表达范文,常用的高级句型和名人名言以及强势句式来提高写作的档次,通过举办英语书法竞赛至少两次,让学生重视整洁,漂亮的书写,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分数。
第二轮复习: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专项训练二轮复习的两个月时间,应该努力实现从语言知识到应用能力的转化。
(1)狠抓基础、词汇,努力达到“零生词”。经过一轮复习,考生已经掌握了教材模块1—8课本的词汇、短语及句型,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利用印发词汇总表,对考纲3500个单词进行词汇整理,积极有效地查漏补缺,确保对考纲词汇做到百分之百的掌握。考生可以根据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把考纲常考常用词汇至少认真地过几遍,特别是对比较难记易混淆的词汇应下大功夫去记,挑出变化特殊的动词和拼写易错的常用词重点熟悉、重点掌握。同时,在熟悉考纲词汇意思及拼写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进行适当的拓展,进一步掌握其中核心词汇的搭配和常见用法,为我们的完形填空、语法填空及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语法知识系统化、实用化。在二轮复习中,我们应该把自己原有的零散的语法碎片系统化,对高中阶段重要的语法知识(如从句、时态、语态及非谓语动词等)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特别把握其中的重点难点。同时将各语法理论知识与高考题型联系起来,在做专题练习中掌握各语法知识在高考试题中的出题方式和考查规律。
二、坚持进行限时训练,提高做题效率及正答率
在二轮复习阶段乃至整个高考备考过程中,每天坚持进行各题型的限时训练,让自己每天浸泡在英语环境中,同时进一步总结、熟悉和巩固各种题型的做题方法及步骤,对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和提高做题效率及正答率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选择题目时,我们应尽量保证各种体裁、题材的文章都要涉及到,同时我们还应选择各种难度的新课标题目和各省的新题型进行训练,保持自己对不同难度的题目的敏感度。
三、重视对书面表达的准备和训练
在英语考试的各个题型中,书面表达是最容易在短时间内有所突破的一部分。一方面考生要强化积累,每天有意识地背诵并理解几个句子,尤其是对高考写作常用功能句的背诵显得特别重要。另一方面每周要坚持最少完成一篇基础写作和一篇读写任务,而且每次写作都要以高考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做到认真审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同时,语言的准确与得体性也非常重要。要力争单词拼写必须正确,卷面必须工整,要把英语作文书写看成艺术,要求必须细致到每一句每一笔。词语选用或句型使用要注意准确性,如果想到词汇或名人名言,格言,但不太熟悉的话,绝对不用,以降低错误率。
第三轮复习:(5月)查漏补缺,梳理归纳,提高应试能力
高考第一、二、三轮复习备考,绝对不是简单的按部就班式的推进,语言基础知识的夯实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指导学生摸清高考题型和命题规律,通过做题发现没有掌握透彻的考点和热点。三轮复习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查漏补缺是每天复习的重点任务,考生一定要建立错题档案,把已经吃透的课标重点词汇和语法项目勾选掉,对似是而非的地方通过探究学习的方式彻底弄清楚,力争不留死角,不留遗憾。
在复习中不要贪多求快,不要给学生压大量的练习题打题海战,使学生疲惫不堪,难以有充足的精力应付高考,要控制好模拟试题的量,确保做一套就要有一套的收获,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复习的时间,让学生多看多理解,对“繁、难、偏、旧、怪”的模拟试题舍得放弃,要多想、多悟,从复习反思中熟悉做题的技巧。
四、心理调节,充满信心,冷静迎考
在三轮复习期间,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更要通过专门的心理辅导课加强心理调适。众所周知,高考主要考三个方面: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特别对于小三科学生、复读生以及中游偏下的学生,自信心方面明显不足,缺乏必胜的信心。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在指导学生时,老师还要在细心、规范化上多作文章。搞好考前嘱咐,师生齐心协力,共克难关,决不可松懈,争取轻轻松松上考场,稳稳做题拿分数,在正常发挥中顺利完成高考。
第四轮复习(高考前两周)读课本,重温和回归课本知识
考生经过二百多天的紧张备考,知识体系已经建立,语言基础基本夯实,应试能力也得到了强化训练。根据银川一中的教学经验和近几年新课标高考试题越来越体现和教材的契合度这个趋势来看,任课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考前复习回归到课本上来。
总之,面对高考,考生应信心百倍,千帆竞发,斗志昂扬!只要我们认真备考,潜心复习,通过一年时间的紧张备考,在高考中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朱萍、马爱军《高三复习漫谈》《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9)
[2]孔慧敏.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