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佰兴
学好文言文对于中学生来说有着持久而显著的意义。文言文,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唯一载体。学好文言文不仅可以让同学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利于提高自身文学素养,丰富人文素养,因为古典诗歌和古代散文就是用文言文来表达的。无论是新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阅读的解说,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初、高中教材其中古诗文的比例,都是相当重的,足见文言文教学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应当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
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文言文教学的状况如何?据笔者了解,情况多是如此:教师教的多,累得死;学生得的少,忙得死。文言文教学成了师生都不愿意触及的泥潭。要解决这一问题归根到底是要解决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的“少教”与“多学”的问题。
学好文言文要积累大量的文言素材,无数语文教育大家对此早已反复声张和强调。于是教师和学生都行动起来了,轰轰烈烈的去“占有”。但是由于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仅仅靠教师的串讲和学生的死读硬背往往事倍功半。教师教得越多,学生越是茫然,畏惧,最后干脆排斥,学生全然体会不到文言文学习的快乐。我倒是建议教师“少教”一些,学生自己“多学”一些。
教师少教,不等于不作为,不等于不教,而是要精心选择所教的内容,要有技巧有侧重的去处理教材的文言文教学单元,要充分认识到教材不过是一种教学资源,教材的根本作用就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服务于自己的教学需要。学生的多学,不是什么都学,不以最大程度的占有文言文材料为目的,而是以培养文言文阅读兴趣,感受文言文魅力,汲取古代诗文中的精神养料为目的,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自觉养成阅读文言文的习惯和方法。
教师要少教却教好,学生要多学且学好,都离不开将文言知识进行整体和系统化。众多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读过程中常常忽视了这一点,而是带着学生去捡沙般的学习每一篇课文,这显然是违背学生认知规律的,当然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我们早已了解到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习惯性用自己过去的经验来补充当时的感觉,而把客观事物认知为具有一定完整结构的整体。对要掌握的文言知识如果不学会进行分析、理解,而只靠简单重复的办法进行机械记忆,明显低效。一定要教会学生结合较复杂的智力活动——在理解的基础上,揭露事物的联系及规律,把新的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运用有关经验而认识,从而达到“迅速、全面、精确、持久”的效果。简而言之就是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对文言知识进行“整体化”和“系统化”。通俗的解释,系统化、整体化就是通过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把整体的各部分归入一定的顺序,在这个顺序中,各个组成部分彼此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那么如何来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整体化和系统化?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就是要少教那些琐碎的不系统的、形成不了一个小整体的东西,多教一些系统性,整体性的东西。教师少教之中的“教”和学生多学中的“学”的具体内容应该包含哪些?笔者认为在整个中学阶段或者说高中阶段,教师可以多在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少教”和“多学”:
1 结合文学史、文化史和通史,将古诗文放入历史长河中进行教与学,培养学生文化观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部分,往往是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单元规划,每单元选取了某个时代的几篇较具代表性的作品。课文与课文之间时间跨度较大。虽然相对于绵延几千年的古代文学长河而言数目为之甚少,但窥一斑可见全豹,透过这些作品我们依然能看到整个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由此而言,对于那些在初中时仅零散地学一些古代诗、词、散文的高中生,在进一步阅读较深的文言选文之前,最好的做法是为其清理古代文学的主要发展线索,让他们从宏观上把握古代各时期的文学风貌。
同时,文学史离不开历史。古代文学史总是与古代的历史紧密相连的。离开古代历史孤立地去看文学是片面的,只有把文学放到当时的历史这一大背景中去,才能发现文学作品的内在本质。
结论看似绕了一个大弯子才得出来,实际上这就是对零散知识的整体化、系统化,其结果有利于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经过整体认知的知识,才能牢固地保存在学生们的头脑中,且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 结合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对字、词、句的特殊用法进行归纳并总结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意识和能力,树立研究性学习观
文言文的特殊用法具体而言指的是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存在着较大差异的字、词、句的用法。这种特殊用法通常包括几个方面: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通常我们每学习一课新的古文,往往对这些方面会反复强调,字字落实,每个点都去涉及。其实这种细碎的工作完全可以在教师教完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律后,放手学生去做。教师完全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按这四个方面来归纳字词句。当学生们收集了足够多的字词句并提出如何去记忆的疑问时,再引导他们总结规律便是水到渠成了。
就拿 “词类活用” 这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说,学生们在积累的大量的字词句中发现并总结出词类活用的一些规律,如:
一是要注意两个名词连用的情况。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不能加“和”)又不是偏正结构(不能加“的”),则前一个名词常常活用为动词,后一个名词作为它的宾语。
二是注意“所”字结构。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则活用为动词。
三是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则活用为动词。
…………
把这些规律灵活地运用到练习的古文阅读中去,学生们在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才会游刃有余。
3 结合文学常识之间的联系,以故事带人物,进行串联记忆
古代文学常识琐碎而繁杂,只有把这些琐碎的知识串联起来即利用彼此之间的联系把它们整合起来才便于记忆,不易遗忘。
在讲到《左传》中的选文《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时,须讲解此文的出处《左传》这一文学名著。我让学生们认真阅读注解①,并让他们思考——假如把“《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中的“叙事详细”的这个定语删去,这个说法是否还正确?
结果学生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许多同学认为在《左传》之前应该还有一部编年史著作,且为叙事不详细的。接下来我明确到:其实第一部出现的编年史著作是《春秋》,左丘明以此为纲,加之以详细的叙述编成了《左传》,因此,此书亦称为《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讲罢,又趁热打铁介绍国别体著作《国语》与《左传》的密切关系,从而得出《国语》有《春秋外传》之称的结论。如此,运用《左传》、《国语》和《春秋》的联系就记住了两书的别称,同时又清楚的区分出两书的不同体例。
文言文教学中的“少教”与“多学”的探讨的着手点还有不少方面,具体操作可因教师教学风格和学生素质的差异而灵活掌握,此处不再一一赘述。总而言之,在教授文言文时,教师要耐得住话语的寂寞,要学会放手,做一个懂得技巧的甩手掌柜,要多注意引导学生们整体化与系统化地学习文言文,做到“少教”,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多学,从而多得,唯有如此才有可能破解文言文教学的瓶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