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庆?于红军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心理弹性在大学生人格特征和主观职业障碍之间的中介效应。作者通过对165名大学生进行主观职业障碍职前问卷、心理弹性问卷以及大五人格简式量表调查发现,心理弹性对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因子对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有正向预测作用;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因子对大学生心理弹性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在大学生人格特征(神经质因子)和主观职业障碍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进而得出结论:心理弹性在大学生人格特征(神经质因子)和主观职业障碍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心理弹性 主观职业障碍 人格特征 中介效应
课 题:北京联合大学社会科学类新起点计划项目(SK201201);2014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BJSZ2014YB53)。
一、问题的提出
主观职业障碍(Perceived career barriers)最早是指个体知觉到有哪些因素已经或将来可能会阻碍其职业发展。一般认为主观职业障碍是指个体认为当前存在或将来可能遭遇的与职业相关的阻碍,而不必是基于现实背景或真实的信息,尽管这些障碍在现实中没有基础,但它总是对个体的职业决策过程有直接的影响 。吴雪梅等人认为主观职业障碍是个体对择业、就业中可能阻碍职业发展的各种因素的主观判断。本研究所研究的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主要指大学生感觉到的在求职过程中会遇到的障碍。心理弹性(Resilience)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人格是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大五人格模型是进行人格评定最常用的,也是最普遍、有效的方法。张卫青等人的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对大学生的主观就业障碍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在心理弹性和人格特征的关系方面,Oddgeir等人(2005)研究结果表明,所有人的心理弹性因素都与良好适应的人格特点正相关,个人能力与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社交能力与外向性和宜人性都显著相关。Campbel-Sills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心理弹性与人格五大因素中的神经质、外向性、责任心有显著相关,在进一步的回归分析中也发现,神经质、外向性对心理弹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责任心通过应对方式对心理韧性产生影响。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与人格和主观职业障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关系,心理弹性可能在大学生的人格和主观职业障碍之间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本研究将探讨心理弹性在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和心理韧性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本研究,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也可以为学校进行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对象与方法
1.被试
我们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以北京某大学的学生作为被试,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5份。问卷有效率为82.5%。
2.研究工具
(1)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职前问卷。该问卷共38题,包括就业竞争、家庭背景、亲人态度、社交能力、专业水平和职业知识六个因子,同质信度为0.688~0.867。
(2)心理弹性问卷。本研究采用的是阳毅的大学生复原力量表,由6个维度31个项目构成。6个维度分别是自我接纳、自我效能、情绪稳定、问题解决、朋友支持、家人支持,各维度的a系数均为0.6383~0.8383,总量表的a系数为0.8594。
(3)人格特征评定量表。本研究采用的是Costa(1992)的大五人格简式量表(NEO Five-Factor Inventory, NEO-FFI)。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共60个项目5个因子:神经质、责任感、外倾性、宜人性和开放性,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1”表示强烈反对,“5”表示非常赞成,得分越高表明该因子特征越明显。
三、结果
1.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1)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与心理弹性的相关分析。以大学生心理弹性为自变量,以主观职业障碍为因变量,采用双变量相关法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与心理弹性的相关分析(N=165)
B1自我效能 B2自我接纳 B3稳定性 B4问题解决 B5朋友的支持 B6家庭的支持 B总分
A1职业知识 -0.315** -0.246** -0.340** -0.278** -0.210** -0.135 -0.383**
A2就业竞争 -0.144 -0.172* -0.304** 0.008 0.004 -0.049 -0.188*
A3社交能力 -0.560** -0.447** 0.284** -0.366** -0.307** -0.275** -0.526**
A4家庭背景 -0.143 -0.106 -0.224** -0.081 -0.158* -0.222** -0.257**
A5专业水平 -0.368** -0.279** -0.228** -0.322** -0.230** -0.197* -0.384**
A6亲人态度 -0.027 0.000 -0.209** 0.082 0.028 0.205** -0.012
A总分 -0.361** -0.293** -0.383** -0.221** -0.199* -0.154* -0.410**
注:*P<0.05,**P<0.01,下同。
(2)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与心理弹性的回归分析。以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为因变量,以心理弹性及其因子为自变量,采用stepwise方法进行逐步回归,结果见表2。心理弹性总分、心理弹性的稳定性因子变量是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变量,与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相关密切。endprint
表2 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与心理弹性的线性回归
因变量 自变量 R2 调整后的R2 t ? p
主观职业障碍总分 心理弹性总分 0.17 0.16 -5.74 -0.41 0.000**
主观职业障碍总分 稳定性 0.19 0.18 -2.20 -0.20 0.029*
2.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1)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与大五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以大学生大五人格为自变量,以主观职业障碍为因变量,采用双变量相关法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总分与宜人性有非常显著正相关(r=0.215,P<0.01),与神经质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r=0.387,
P<0.01)。
(2)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总分与大五人格的回归分析。以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总分为因变量,以大五人格各分量表为自变量,采用stepwise方法进行逐步回归。结果显示,神经质变量是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变量(R2=0.15,P<0.01),与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相关密切。
3.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1)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大五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以大学生大五人格为自变量,以心理弹性为因变量,采用双变量相关法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弹性总分与神经质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r=-0.494,P<0.01);与宜人性有显著负相关(r=-0.158,P<0.05),与外向性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r=0.391,P<0.01),与开放性有显著正相关(r=0.185,P<0.05)。
(2)大学生心理弹性总分与大五人格的回归分析。以大学生心理弹性为因变量,以大五人格各分量表为自变量,采用stepwise方法进行逐步回归。结果显示,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变量是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变量(R2=0.24,P<0.01;R2=0.45,P<0.01;R2=0.47,P<0.05;R2=0.48,P<0.05),与大学生心理弹性相关密切。
4.大学生心理弹性在大五人格与主观职业障碍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温忠麟等人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的具体程序,对心理弹性在大五人格与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中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
以大五人格为自变量,以主观职业障碍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大五人格中神经质对主观职业障碍存在显著影响。由于在大五人格因素中仅有神经质维度对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有预测作用,因此只考察心理弹性在神经质与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中的中介效应。
我们采用逐步进入变量法,进行三步回归分析。首先,以神经质为自变量,以主观职业障碍为因变量,求出回归系数c。其次,仍以神经质为自变量,以心理弹性为因变量,求出回归系数a。最后,以神经质以及心理弹性为自变量,以主观职业障碍为因变量,求出回归系数c′和b。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变量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系数c) (系数a) (系数c'/b)
主观职业障碍 心理弹性 主观职业障碍
自变量
神经质 0.39** -0.49** 0.24**
中介变量
心理弹性 -0.29**
R2 0.15 0.24 0.21
调整后的R2 0.15 0.24 0.20
F 28.75** 52.59** 21.96**
从表中可以看出,大五人格因素中的神经质对主观职业障碍存在显著地影响(回归系数c显著)。心理弹性对主观职业障碍存在显著影响(回归系数b显著),神经质对心理弹性也有显著影响(回归系数a显著)。在引入心理弹性这个变量后,神经质对主观职业障碍的影响依然显著。由此可知,心理弹性在神经质与主观职业障碍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如下图所示。心理弹性的效应分解情况见表4。
图 心理弹性中介效应示意图
表4 心理弹性在人格与主观职业障碍中的中介效应分解情况
中介路径 中介效应(a×b) 总效应(c) 中介效应/总效应
神经质-心理弹性-主观职业障碍 0.1421 0.39 0.3644
四、讨论
1.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从研究结果看,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与心理弹性的各因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心理弹性对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这与张卫青等人(2010)的研究结果一致。心理弹性好的大学生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面对挫折有更好的应对能力。因此,心理弹性好的大学生具有的主观职业障碍会低于心理弹性差的学生。
2.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由相关结果来看,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和人格中的神经质、宜人性因子成显著正相关。以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总分为因变量,以大五人格各分量表为自变量,我们采用stepwise方法进行逐步回归,发现神经质变量是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变量,对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有正向预测作用。神经质反映个体情感调节过程,反应个体体验消极情绪的倾向和情绪不稳定性。高神经质个体倾向于有心理压力,不现实的想法、过多的要求和冲动,更容易体验到诸如愤怒、焦虑、抑郁等消极的情绪。高神经质个体面对就业会感受到更多的心理压力,体验更多的消极情绪,主观职业障碍也越高。
3.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由相关结果来看,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宜人性因子成显著负相关,与外向性、开放性成显著正相关。以大五人格各分量表为自变量,我们采用stepwise方法进行逐步回归,发现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因子是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变量。其中神经质因子对大学生心理弹性有非常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外向性因子对大学生心理弹性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高神经质个体情感调节能力差,经常处于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下。并且这些人思维、决策以及有效应对外部压力的能力比较差,因此,高神经质的个体心理弹性差。外向性表示人际互动的数量和密度、对刺激的需要以及获得愉悦的能力。外向的人喜欢与人接触,经常感受到积极的情绪,心理调节能力强,心理弹性好。endprint
4.大学生心理弹性在神经质与主观职业障碍中的中介效应
本研究发现,对于大学生而言,大五人格变量中神经质维度对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且心理弹性与人格的大多数维度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心理弹性在神经质与主观职业障碍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所以对于高神经质个体,我们可以通过增强其心理弹性使个体的主观职业障碍降低。
参考文献:
[1]Swanson JL, Tokar DM.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 Career Barriers Inventory[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91(39).
[2]Albert KA,Luzzo DA. The role of perceived barriers in career development:A 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J].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9(77).
[3]Ruttor M.Protective factors in childrens responses to stress and disadvantage[R].1979.
[4]Mc Crae RR,Costa P T. Personality trait structure as a human universal[J].American Psychology,1997(52).
[5]张卫青,金盛华.大学生主观就业阻碍与心理韧性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
[6]Oddgeir Friborg,Dag Barlaug,et al.Resilience in relation to personality and intelligenc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thods in Psychiatric Research.2005(14).
[7]Campbell-sill L, Cohan SL, Stein MB. Relationship of resilience to personality,coping, and psychiatric symptoms in young adults[J].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44).
[8]吴雪梅.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及其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9]阳毅.大学生复原力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0]姚若松,梁乐瑶.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NEO-FFI)在大学生人群的应用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
(作者单位:张德兰,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咨询中心;黄大庆,北京联合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于红军,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endprint
4.大学生心理弹性在神经质与主观职业障碍中的中介效应
本研究发现,对于大学生而言,大五人格变量中神经质维度对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且心理弹性与人格的大多数维度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心理弹性在神经质与主观职业障碍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所以对于高神经质个体,我们可以通过增强其心理弹性使个体的主观职业障碍降低。
参考文献:
[1]Swanson JL, Tokar DM.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 Career Barriers Inventory[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91(39).
[2]Albert KA,Luzzo DA. The role of perceived barriers in career development:A 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J].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9(77).
[3]Ruttor M.Protective factors in childrens responses to stress and disadvantage[R].1979.
[4]Mc Crae RR,Costa P T. Personality trait structure as a human universal[J].American Psychology,1997(52).
[5]张卫青,金盛华.大学生主观就业阻碍与心理韧性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
[6]Oddgeir Friborg,Dag Barlaug,et al.Resilience in relation to personality and intelligenc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thods in Psychiatric Research.2005(14).
[7]Campbell-sill L, Cohan SL, Stein MB. Relationship of resilience to personality,coping, and psychiatric symptoms in young adults[J].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44).
[8]吴雪梅.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及其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9]阳毅.大学生复原力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0]姚若松,梁乐瑶.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NEO-FFI)在大学生人群的应用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
(作者单位:张德兰,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咨询中心;黄大庆,北京联合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于红军,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endprint
4.大学生心理弹性在神经质与主观职业障碍中的中介效应
本研究发现,对于大学生而言,大五人格变量中神经质维度对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且心理弹性与人格的大多数维度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心理弹性在神经质与主观职业障碍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所以对于高神经质个体,我们可以通过增强其心理弹性使个体的主观职业障碍降低。
参考文献:
[1]Swanson JL, Tokar DM.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 Career Barriers Inventory[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91(39).
[2]Albert KA,Luzzo DA. The role of perceived barriers in career development:A 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J].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9(77).
[3]Ruttor M.Protective factors in childrens responses to stress and disadvantage[R].1979.
[4]Mc Crae RR,Costa P T. Personality trait structure as a human universal[J].American Psychology,1997(52).
[5]张卫青,金盛华.大学生主观就业阻碍与心理韧性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
[6]Oddgeir Friborg,Dag Barlaug,et al.Resilience in relation to personality and intelligenc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thods in Psychiatric Research.2005(14).
[7]Campbell-sill L, Cohan SL, Stein MB. Relationship of resilience to personality,coping, and psychiatric symptoms in young adults[J].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44).
[8]吴雪梅.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及其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9]阳毅.大学生复原力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0]姚若松,梁乐瑶.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NEO-FFI)在大学生人群的应用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
(作者单位:张德兰,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咨询中心;黄大庆,北京联合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于红军,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