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机械类相关课程和技能考试改革的设想

2014-09-05 11:28王伟平
职业·中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设想改革

王伟平

摘 要:本文在简要阐述目前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机械类相关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具体做法及设想,分析了课程改革带来的益处。

关键词:机械类相关课程 技能考试 改革 设想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由此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原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一发展要求,因此亟须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职业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

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许多学校和职业教育工作者正在这一领域努力探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研究和尝试,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几年的摸索,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改革模式,即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笔者得益于课程改革带来的启发,通过观察和思考,认为浙江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内涵,进行深化。下面以机械专业为例来进行阐述。

一、机械类相关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目前,职业教育最大的弊端是教学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教学和日常生活割裂,很难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有什么实际作用。于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希望能找到一座桥梁或一条纽带,把机械专业的理论和实际、教学和日常生活、相关课程有机串联起来。因此笔者认为课程不管怎样改革,其指导思想都应该是:更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更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课程改革真正体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更有利于教学过程的衔接,有利于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的贯彻,避免其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最终让学生真正感到能够学以致用,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去谈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此外,还应当探讨课程改革的可操作性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课程改革应当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能够得到师生的一致认同,能让师生产生共鸣,师生有积极主动参与的强烈意愿。

二、对机械类相关课程和技能考试改革的设想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作为职业学校在专业教学中所探索创新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的局限,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这是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而笔者在此探讨的课程改革模式可以说是理实一体化模式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

当前人们正在享受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文明成果,但同样无法回避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低碳、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国际社会的共识。笔者认为职业教育也应当探索如何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这一想法可以在机械专业率先尝试。

1.机械类相关课程改革设想

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和家庭收入的提高,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加快,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越来越多的小汽车替代了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在市面上必定有很多废旧的摩托车。此外,各个城市强制报废的摩托车也有很多。职业学校回收这些报废的摩托车和汽车,只需要较少的经费。这就构成了笔者接下来要探讨的课程改革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在机械专业的理论和实践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桥梁。

(1)课程改革的第一阶段,可以称之为基础教育阶段(高一)。笔者以为,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可以此实训设备(废旧摩托车和汽车等)为基础开发课程。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就告诉学生这些零部件、机器是如何绘制的,机械制图的作用就可以具体呈现,学生也就不再觉得理论学习很枯燥了。在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还可穿插零部件、机器的测绘。再如,机械基础这门课程就是围绕这些机器认识零部件和传动机构,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去研究传动机构的特点、分类和功用等知识点应该不再是难事,这样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言之有物”,有很强的针对性。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程也可以此为基础进行开发,讲述这些机器中的零部件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为什么要用这些材料,能否用其他材料来替代等。同时,热处理在机器中的功用得到直观呈现,让学生对热处理有感性的认识。又如,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这门课程也可以此为基础来开发,让学生对各种量具的认识和使用不再和现实割裂开来,认识如何对机器的零部件进行测量与质量控制。学生的实训也依此来进行。这样教学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学生自己动手拆装这些设备,一是他们能够直观认识很多的零部件,二是他们通过拆装懂得了许多装配知识。而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也体现在这里——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理论联系实际”。

(2)课程改革的第二阶段我们称为提升阶段(高二以上)。通过拆装,学生了解了摩托车或小汽车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如何修理这些机器的疑问,这就是操作技能的教学。要学会修理这些机器,必然涉及机器的装配以及零部件的生产,必须涉及钳、车、铣、刨、磨合焊接等多工种的协作生产。学生通过机器的修理,自然而然要去解决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明白了加工精度的保证并不是和实际使用割裂开来的,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提高,真正使“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另外,也可以把第二阶段看成分专业阶段,在第二阶段(高一不分专业)再来分专业,这样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应该有很大程度的下降。这是因为学生在高一基础教育阶段就已经对机械相关课程内容、各种零件、机器设备建立了较清晰的印象,可以有效避免学生由于不了解专业特点而盲目选择专业的现象,避免学生由于自己并不喜欢所选的专业或者所选专业不适合自己,导致学生不愿意学或者产生厌学的情绪。

以此为基础和着眼点,还可以进一步挖掘更多的内涵和其他方面的内容。比如,职业学校除了回收废旧的电瓶车、摩托车和汽车之外,还可以考虑回收其他废旧机器设备让学生拆装。这样也可以帮助学校开设更多的机械类相关专业课,使课程内容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专业的重复性大大降低,甚至能够让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真正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统筹安排、合理设置专业。endprint

2.技能考试改革设想

课程改革按照上述设想进行,对应的技能考试必然也要重新调整。笔者设想的技能考试考核题型是这样分层次对学生作出要求的。第一层次:学生会拆装。第二层次:学生会拆装和修理(钳、车、铣、刨、磨合焊接等多工种的协作生产);此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在毕业之前以小组形式或个人制造出一台有用的机器,机器的装配和零部件的生产必然涉及钳、车、铣、刨、磨合焊接等多工种的协作生产,这样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技能的掌握能力。第三层次(更高层次):技能考试考核题型变换成为另一种表现形式,以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学校为单位,组织课题研究,研究改进机器设备,比如废旧机器主要有哪些问题,在这些问题当中哪些是可以改进的。这个层次应当放在培养目标层次更高的高校来完成。

三、课程和技能考试改革带来的益处

课程改革按照上述设想进行,笔者认为益处有很多,有些益处要在更长远的将来才能显现,例如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得以贯彻。

从教学的角度,主要有以下益处。一是让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学原则能够得到贯彻和实施,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知识来源于实际,又指导实践,体现知识的最大价值。让学生觉得所学课程是和实践紧密相连的,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服务于日常生活,这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可能。二是有利于分组式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三是有利于职业学校实训课的安排。实训课在课程中所占比例将很容易实现调整和提高,因为各类机器的拆装就可以安排相应的课时。四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因为机器的拆装必然需要学生相互协同才能完成。五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对废旧机器和设备利用价值的重新评估,培养学生的节约观念。六是有利于进一步缩小全国各地区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差距,因为这些废旧设备容易获得且成本低,也易实现调配。七是有利于技能大赛内容的全国统一。比如装配钳工的技能大赛就以某一型号的摩托车或是小汽车等的发动机或者其他部分为基础进行装配。另外,改革有利于机器维修工的培养,有利于学校的教学与企业工作的对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最直接受益的将是汽车厂和越来越多的汽车维修企业。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促进高校对于机器设备的研究改进和课题研究,比如大功率发动机的研发。这样可以把更多人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使机器设备的研究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受个人的学识、经历和眼界所限,以上见解仅仅是笔者的一家之言,只希望于课程改革能起一点推动的作用,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扈中平.现代教育学(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孙晓东.发展有效率的现代化中等职业教育:关于中等职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学大众,2012(12).

(作者单位:浙江省松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设想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对驼峰测长的改进设想
未来几种探索太空任务设想
跟踪导练(一)1
瞧,那些改革推手
和利时:真诚地为用户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