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自主管理结构模式探析

2014-09-05 06:43白晓燕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班委班长班干部

白晓燕

一、当前班级管理的组织形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的班级结构模式仍以传统的直线职能型结构模式为主,即在班主任与其他教师的领导下,在班级中设立班长、团支部书记、学习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等职位。其结构特征表现为一种以班主任为核心,以班级正式组织为框架的层级管理体系。这种体系强调整体意识与高度统一,即班主任发号施令,班干部贯彻执行,学生俯首听令。这种直线职能型结构分为四层管理,学校领导与班主任,班长,其他班干部,班上普通同学。这种班级管理结构模式与现代的教育理念矛盾,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

首先,没有全面体现教育民主化。这种稳定统一的层级化管理结构,之所以没有全面体现教育民主化,其原因在于:班级组织与管理工作相对固定于少数的班级成员,班干部被看成是一种荣誉、信任,拥有管理别人的权利,在地位上高人一等,多数学生则处于被管理、服从管理的地位,这种被动地位往往造成其缺乏班级主人感,班级成员之间地位上的差异,班级小集团化与班级的分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民主化的实现。其次,没有全面体现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化的关键,教育机会均等是指每个人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均等的对待。学生干部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可以锻炼其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也可以培养其潜在的各方面能力。但直线职能结构模式客观上只要少数班干部,造成了许多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和组织中去,使得他们潜在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这必然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最后,没有全面体现教育本质。教育质的规定性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应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资源,在教育过程中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竞争意识等,使学生获得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但是,这种模式过分强调班级统一与稳定,过分强调教师权威与控制主义,限制学生个性的发展,容易造成个人与集体的对立,师生关系的紧张。对班级管理现状的审视,将有助于推动班级管理改革。

二、班级自主管理结构模式的提出

教育的自主管理模式,在很多教育理论中都有所体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专门撰写了一篇名为《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的文章,对学生的“自主管理问题”做出详细的论述,认为学生自治是学生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学校应当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多些机会,使学生能够团结起来,养成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强调:我们应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随着他的成熟程度应允许他有越来越多的自由,由他自己决定他要学习什么,他要如何学习以及在什么地方学习与受训。陆海霞指出“学生自主管理立足于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体?”庄惠玲曾经在其文章《走向学生自主管理》中强调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并明确要求我们要“弱化”班主任在班级自主管理模式中的作用。魏书生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它改变了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中只重智力学习的弊端,把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作为班级管理的目标,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目的,以全新的人才发展观念重新确定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地位、作用。

三、自主型班级管理结构形式的构建

1.纵横建制,职能并举

纵横建制充分利用现行教室内座次一般排列横竖成行的特点,赋予小组管理的新内涵。它既横向,也可以纵向保留传统的值日组,又纵向,也可以横向根据每位同学的兴趣、爱好、特长列出 “班委会”、 “学习组”、 “体育组”、 “宣传组”、 “劳卫组”、 “团队组”、 “文艺组”、 “其他组”等八个专职管理组。这样,每轮到卫生值日,或值周.的一组八位同学,也就是 一届人员齐备的 “值日班委”或 “值周班委”,每位同学都有机会 “执政”一周,参与班级管理与服务工作,从而为实现 “让学生步步有进展,处处有成功”创设了极佳的人文管理环境。纵、横方向的选定根据班级教室容量、学生数量的具体实际而定。纵横建制组成后,全班形成了一个组织网络,任何一个学生都处于经纬纵横的交点上,他要双向负责,轮到值日,既要参与管理又要搞好服务。

2.双线管理,网络健全

实行双线管理,即常务班委管理班级和值周班委管理班级。

(1)常务班委管理体制。班委会设班长1名,负责班级所有事务,开展工作时向班主任负责,还要指导值周班委中总负责的一位班长开展工作。还设学习委员、纪律委员、体育委员、劳卫委员、安全保卫委员、文艺委员、生活委员、宣传委员等职。这些班干部主要负责班的日常学习、量化检评、文体卫生、公物管理、班费支出、评优树先、对外宣传等工作,并协助、督促、指导各相关负责班务的值周班干部开展工作,他们开展工作时向常务班长负责。常务班委的考核每月进行一次,由常务班委考核小组评价划等——优、良、一般、差四个等级。

(2)值周班委管理体制.值周班委管理体制也就是值周班长制。 值周班长制是指经民主推选,每6位同学一组自由结合,组成一届班委,负责本周班级的所有事务,其中1位同学总负责,任值周班长,其余5位同学分工负责班级的学习、体育、卫生、纪律等班级日常事务。周一晨会发表施政演讲,然后开始管理班级;周五第六节课搞两届值周班委的交接仪式,周末写出详细工作总结;周一课间操评估上一周班委的管理开展情况,划分等次#优、良、一般、差四个等级;值周班长负责一周的班级管理工作,一天当中大大小小的班级事务都由值周班长负责,并作好值周记录,写出心得体会。在值周班长考核小组的监督下,值周班长享有班主任应享有的班级管理权力。值周班长,特别是常务班长作为学生代表,进入班级管理的最高决策层,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便于使决策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能确保班级管理策略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3.专项承包,责任具体

专项承包是指除常务班委管理班级和值周班委管理级外,又分公物、黑板、投影仪、鱼缸等、行为、化妆、说脏话、不良发式等,思想谁最近情绪不高、谁和谁闹矛盾等三方面,让每位同学承包其中的一项来参与管理班级。画出公物承包管理图,形成行为承包管理规定,每人一份,明确负责人承包哪一处、哪一项,规定每位承包者的职责范围,并逐渐建立起一套规章制度,并完善检查监督体系,实现 “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角色分明的专项承包管理,使班集体的每一位成员都成了管理者,同时又都是检查监督者,每位学生在管理、监督别人的同时,也受到别人的管理、监督。确保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也让学生自己身上的不足显露出来,积极上进的学生便会想办法完善自己,从而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以主体的身份创新发展,重新塑造一个崭新的自我。

实施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是大势所趋,该模式具有其特有的强大作用,我们应当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不断地进行完善。应当注意的是,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实施应该有个性的方案,面对不同的班级应当采用不同的方法,而且该模式的实施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教师、学生和家长等都应当有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另外,该模式的实施是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模式的适用前提、所处环境、教育制度、社会发展水平、.人的理念和习惯等方面都将发生改变,这将给有效实施的问题带来挑战。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

[2]王立华.自主型班级管理结构形式的构建.[J].班主任之友.2001.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2月版.

[4]王立华:《教育改革论丛》. 综合卷.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年1月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班委班长班干部
差一点儿当班长
班长的烦恼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班服风波”折射出的带班理念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竞选班干部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每天一个新班长
“终极班委”诞生记
我的班长我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