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豫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分析

2014-09-05 08:00:54
江苏林业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蓄积公益林森林资源

朱 迅

(宿迁市宿豫区林果技术指导站,江苏 宿迁 223800)

宿豫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分析

朱 迅

(宿迁市宿豫区林果技术指导站,江苏 宿迁 223800)

通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总结宿豫林业发展成效,剖析不足,查找“短板”,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

林业;二类调查;可持续发展

根据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宿迁市宿豫区持续开展并完成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普查)工作。这次调查较为系统准确地摸清了宿豫森林资源的“底数”,为科学规划该区的林业发展提供了依据。

1 宿豫林业基本情况

1.1 自然地理条件

宿豫位于江苏北部,环抱宿迁中心城市,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7°56′~118°37′,北纬33°42′~34°12′之间,总面积112 300 hm2。全区地貌以平原为主,兼有少部分丘陵和湖荡洼地,平均海拔高度20 m。全区陆地面积占86%,水域面积占14%。宿豫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湿润,日照充足,全年平均气温14.1 ℃,年均降水量927.7 mm,年无霜期为210 d。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是宿豫发展平原林业的客观优势。

1.2 森林资源状况

1.2.1 林地面积 根据二类调查,全区林地面积26 758.56 hm2,仅占土地总面积的23.83%;有林地面积24 680.93 hm2,占全区林地总面积的92.22%;乔木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的99.99%,竹林仅占有林地面积的0.01%。非林地面积(四旁树地)占土地总面积的1.11%,相当于林地面积的4.67%。

1.2.2 林木蓄积 全区林木总蓄积1 782 727.50 m3,其中,林分蓄积1 689 624.00 m3,占活立木总蓄积94.78%,可见宿豫成片造林已取得显著成效(见表1)。

表1 宿豫林木蓄积统计

1.2.3 森林覆盖率 全区土地面积112 300 hm2,有林地面积24 680.93 hm2,特灌林面积1 374.57 hm2(主要指桑园),森林覆盖率23.20%,其他灌木林面积66.01 hm2,四旁树占地面积1 250.14 hm2,林木绿化率24.37%。

2 存在问题及潜力分析

2.1 存在主要问题

2.1.1 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林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全区森林资源尽管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是与生态宿豫的目标要求还有明显差距。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农村发展高效农业以及土地增减挂钩、电网清障、招商引资企业用地等因素,一些地方随意征占用林地,加之受粮价上涨影响,少数地方甚至出现“退林还耕”等现象,森林资源受到损失,林业生态效益下降。森林覆盖率自2008年以来不增反减,目前仍呈下滑趋势。

2.1.2 林种组成不太合理 全区防护林面积和蓄积分别占6.13%,5.66%,而用材林占90.76%,93.63%(见表2)。防护林面积不足,蓄积比重较小,不利于森林生态调节和防护功能的持续充分发挥,特别是用材林比重太大,影响全区林业生态的和谐稳定。

表2 宿豫不同林种面积、蓄积及其所占百分比统计

2.1.3 林分结构较单一 据调查,乔木林占林地面积的92.22%,占有林地面积近100%;乔木林中,纯林面积为24 031.83 hm2,混交林面积为647.29 hm2,分别占97.38%,2.62%;在纯林中,杨树纯林面积23 654.85 hm2,其他纯林面积为376.98 hm2,分别占98.43%,1.57%。由于树种单一,林分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差,导致森林的自身调节能力较低,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减弱。有些杨树纯林呈小老树相,成为森林病虫害的发源地,对森林健康形成潜在威胁。

2.1.4 用材林龄级面积悬殊较大 全区用材林总面积22 377.06 hm2,其中中、幼林面积21 665.47 hm2,占96.82%,近熟林、成熟林面积192.44 hm2,占0.86%;短轮伐期用材林面积519.15 hm2,占2.32%。中幼林面积占绝对高比例,抚育任务十分繁重,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原料木材需求,不利于木材加工业的持续发展。

2.2 潜力分析及预期目标

2.2.1 发展潜力分析 宿豫农业基础较好,地理条件适宜,为林业发展创造了优越的自然环境,特别是生态宿豫发展目标的定位,为林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宿豫森林资源相对不足,森林覆盖率远未达到预期目标,在森林资源培植上大有潜力可挖。随着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林农复合经营模式逐步推广应用,可有效缓解森林资源用地和农耕用地之间的矛盾,为培植更多的森林资源消除了“瓶颈”。在“生态宿豫、绿色家园”建设进程中,宿豫的林业生态建设将不断引向深入,一方面,随着中心城市的快速拓展,城市园林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在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中,非常重视配套绿化工程建设,也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拓展了空间。近年来,随着一些板材生产企业的不断壮大,以及外来木材加工企业相继落户宿豫,将对宿豫商品林基地的发展起到有力的带动作用。同时,丰富的杨树资源,使宿豫在林浆纸一体化领域拥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2.2.2 可预期发展目标 鉴于宿豫森林资源现状和有利条件,预期经过6~8 a发展,全区成片林达到300 00 hm2左右,四旁树达120万株,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分别达到27%,29%;全区乔木保存 2 500 万 株以上,活立木总蓄积230 万m3以上。届时,全区生态公益林面积占15%左右,林分结构明显改善,森林生态功能逐步增强,经济效益也进一步发挥。

3 宿豫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对策

3.1 大力培植森林资源,不断增加林木总量

(1)政府要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将森林资源培植和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考核。要继续采取并加强行政推动的策略和手段,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措施,一级抓一级,一级推动一级,切实形成上下重视林业发展、狠抓森林资源培植的局面。要把资源培植工作成效纳入对主要领导的责任制考核,确保行政推动有力、有效。

(2)加强宣传引导,扎实有效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义务植树的尽责率;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建立产权明晰、利益分配合理的营林机制,调动农民造林、营林的积极性。

(3)制定优惠扶持政策,鼓励林业规模发展和集约经营,开展林业项目招商,吸引有实力的企业或个体到宿豫建设商品林基地,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发挥林业综合效益。

3.2 合理配置造林树种,逐步改善林分结构

(1)在造林规划上,以营造混交林为主,尽量避免杨树纯林模式。在培植杨树用材基地林时,一律采用混交造林模式,适量配置其他树种,杨树数量一般不得超过林木总数的70%[1-2]。对今后新修道路、河渠2侧的绿化带建设,以及农田防护林更新,都要注重树种的合理配置,做到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相结合,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相配伍,增强其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对新建的城区居住小区、小城镇街道及新农村集中居住点,要营造乔、灌、草、花相搭配的生态园林,在农村适当配套栽植经济果林等,兼顾农民的经济效益。

(2)针对宿豫杨树纯林比重较高所带来的弊端,在有条件的地方,对现有纯林进行适当间伐,间栽其他树种或苗木、花卉,尽可能使林分结构单一的状况有所改观。

(3)在推广大行距造林的基础上,大力推行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增加林地产出,促进林农增收,使培植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生产同步,实现林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兼得。

3.3 优化林种权重,加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保护工作

(1)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严守采伐审批权限,严控生态公益林更新采伐,要保持省级以上公益林面积和分布地点的相对稳定;要大力营造防护林,确保生态公益林面积稳步增加,不断提高生态公益林在森林资源中的权重;对营造公益林的单位或个人,政府给予物质奖励[3]。

(2)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依法严惩乱占用林地和乱砍滥伐林木者,严厉制止“退林还耕”逆转行为。在营林管理中,当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及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生态利益,突出保护生态公益林资源,政府对生态公益林要进一步提高经济补偿标准,并降低经济补偿的门槛。

(3)在大力培植森林资源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林政管理,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切实遏止乱砍滥伐。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和个体的监管,严格林木运输证的审核和发放。抓紧申请在辖区内设立木材检查站,并恢复该区林政管理上的流动稽查职能。

3.4 实施科技兴林,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林业科技队伍建设,注重培养林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推广服务人才,不断健全和完善区、乡、村3级林业科技网络体系,认真做好林农技术培训和林业科普工作,加强森林生态系统安全性的监测工作。

(2)加快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大力推广林木新品种、栽培新技术和营林新经验;大力培植速生丰产用材林,加强对新造林和幼林的抚育管理,加快和提高林分的木材产出,缩短经济收益周期,同时,要合理确定轮伐的期限和布局,保证原木供应的连续性和有效性[4]。

(3)引导和扶持木材加工龙头企业实施科技创新,不断做大规模,有力带动基地林建设和反哺林业生产,促进林业持续健康发展。

[1] 付洪雨,石小宁,王晓春,等.彰武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分析[J].防护林科技,2007(增刊):65-67.

[2]赵双荣,李国雷,张可栎,等.北京延庆森林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农学通讯,2007,23(2):162-166.

[3]王 冰.试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27,153.

[4]蒋有绪.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1,14(2):1-8.

1001-7380(2014)04-0040-03

2014-02-12;

2014-03-20

朱 迅(1971-),男,江苏宿迁人,工程师,大学本科毕业,主要从事农林科技推广工作。

S757.2.7

A

10.3969/j.issn.1001-7380.2014.04.010

猜你喜欢
蓄积公益林森林资源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浙江林业(2019年9期)2019-11-27 09:20:23
樟子松人工林林分蓄积量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红土地(2018年8期)2018-09-26 03:19:16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47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中成药(2017年7期)2017-11-22 07:32:46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42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浅谈藏医“疾病蓄积”与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