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伟
(扬州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学校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圣地,也是教育学生成人的摇篮。一个完整的学校,由学生、教师和外在的环境构成。每一个学生都是未经雕刻的璞玉,教师就是手持刻刀的艺术家,想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决定权在你。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学生都不是抽象的。”的确是这样,学生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起着很大作用。要让学生成为有社会贡献的人,教师这名艺术家应怎样雕刻,怀着一颗怎样的心去雕刻?一直以来,教师的专业技能为大多数人所关注,如教师的讲课技巧和知识储备。但是,对教师的“本心”却有所忽视,他具不具备教师应该有的本心?在如今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教师本身所应具有的“心”似乎已不再那么重要,但到底是不重要,还是身为教师已顾之不及。笔者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的观点,说说关于以心育人的体会。
教师需要最基本的博爱之心、授业之心及公正之心。然而,不管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的一些“心”的缺失现象,还是在当下,我们所处的时代,总有一些新闻报道提醒着我们,某些教师“心”是缺失的。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教育中心之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中,记载了这样的某位教师说:“这个学生毫无希望,她的命运只是永远当差生。”[1]411那个记分册写满了2分的小女孩,恳求地对她妈妈说:“妈妈,咱们搬到没有学校的地方去住吧……”这个10岁的孩子告诉我们,我们教育的儿童,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啊,他们是幼小的、非常娇嫩的、敏感的,在兴趣、愿望和需要上都还极其脆弱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他们产生细微影响。若教师一直是冷漠、冰冷的,则儿童敏感的心灵很容易受到伤害。当儿童的心灵还没有穿上冰冷的铠甲之前,教师除了要给予他们“公正”的分数,还应该加入一些言语的鼓励,若教师是用心爱护这个只得2分的小孩,那么她不会说出如此令人悲伤的话。
当今社会,报纸上、新闻里时不时出现的小学教师虐待、猥亵儿童的事件,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问题,小学教师到底怎么了?天真烂漫的儿童,这些教师怎么如此忍心地这般对待。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博爱是教师所应有的,它为孩子带来幸福,带来知识,教师何时在一点一点地变质而失去了爱心呢?
在一些课堂上,教师在叙述(或讲解)时所说出的话,好像是在非常痛苦的状态下挤出来的,学生并不是在追随教师的思路,而是看着他是多么紧张地挣扎着用词表达自己的思想,多么艰难地寻找要用的词[1]217。如果这名教师本身的知识储备足够大,这种情况就完全可以避免。可想而知,教学效果很差。这样讲课,在学生的记忆里只能留下很少的东西,学生不再关注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而往往关注老师讲得到底对不对。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顾及不到学生所想的了。这种讲课法在对少年期的各年级来说是不容许的,或者说这种教师是不被学生所接纳的。
国家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客观上许多教育的问题已得到了妥善解决,然而某些隐性的教育公正问题再次引发了社会的思考。上例说到一位10岁小女孩因记满工分的学习册而不再愿意上学的事,换一句方式说,她确实该得2分,这是她的准确得分,她的老师很公正。但这种公正苍白得没有一点意义。公正是给学生带来平等、保障,可却被有些人运用得如此无力甚至过分得走向了反面。什么是人性?什么是公正?我们其实不必过多地追求其本身的意义,通俗一点说,其实人性的公正就是对得起每一位教师的良心。
教师在教育中“心”之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某些教师不再是安贫乐道的典范转而追求利益最大化,不再专注于学术研究,而将教书作为一门副业,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导等,导致授业之心缺失,进而带来教师群体综合素质下滑的恶果。其次,作为一项长期而稳定的职业,某些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满怀一腔热血进入教师队伍后却发现学校教育的现实有别于书上所学内容,往往感到无所适从。由于工作的压力,导致教师产生“教学焦虑”,严重时将不好的情绪宣泄到学生身上。再次,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及教师教学工作成绩的有效指标,客观导致某些教师为了自己的教学业绩,而重点关注优等生的情况出现。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写日记,把自己日常工作的内容记到纸张上,也可以记录学生在课堂内外行为上极其细微的变化,也可以记录自己突发奇想的事,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日记只是手段,用心写才是关键,其中贯穿的是一个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每天的教师日记可以说是警示自己的方法与过程,提醒教师自省。
对绝大多数的教师来说,不管初衷怎样,选择这个职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决定成为一个“孩子王”,至少他们是喜欢、爱护孩子的,本身就有一颗博爱之心。成为一名教师,都曾经立志以自己的力量改变每一个孩子,为他们带来希望和幸福。随着岁月的流逝,会渐忘本心,淡化曾经的一颗淳朴、包容的博爱之心。所以每位教师每天都应该自省,不管是依靠教师日记,还是入睡前的回忆,都应有自省的时间,提醒自己不忘初衷,弥补自身的不足,让自己每一天都是爱的发光体。
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来源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思考[1]416。那么,怎样才能使读书成为每一位教师的需要呢?这里很难确定地说有些什么特殊的、有效的方法能让教师如饥似渴地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的需要是靠教师集体的全部精神生活培养起来的,可见一名教师对知识的渴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循序渐进地培养。
但是把读书变成教师的精神需要,毕竟还是有一些非常具体的、容易捉摸的、易于检查的条件和前提的。首先是供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教师的空闲时间越少,他被各种计划、总结等纠缠得就越多,那么他对学生无物可教的那一天就来得越快。也就是当教师本身忙得没有时间准备一堂课时,如果这名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够的话,那么课堂教学效果将会大不如前,感觉很吃力。一些有责任心的教师能够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即使一时没有时间备课,也能从容面对,有东西可教。
教师公正的实现需要爱与智的辅助,教师的爱保证了教师公正的向善性,教师智的参与保证了教师在面对涉及公正的具体情境时能灵活变通。
檀传宝说:“教师公正原则必须与教师仁慈原则相结合,既可以增强教育公正的教育效能,同时又可以教会学生做一个既公正又仁慈的人。”[2]教师公正是一种向善的德性,是教师在处理人际关系、利益关系中以善为指向的德性。教师公正就是教师的爱的展现,正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才会有教师的这种对公正德性的追求,对善的追求。教师公正的实现必然伴随教师的爱而存在,一个没有爱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更不会是公正的教师。教师公正的出发点源于教师的爱,教师公正的实现需要教师爱的辅助。
黄显中在对亚里士多德公正德性的研究中指出:“实际上对于公正与明智的关系而言,一个方面是公正需要明智,另一个方面则是明智生成公正。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3]教师公正的情境性更加决定了教师公正的践行需要教师实践智慧与教育机智的参与。教师要在变动的情境中,把握教师公正的内核,运用教育机智。教师的教育机智就是教师 “在场”的临场智慧不是一种可以套用的技能技巧,是建立在以学生为指向,对教育具有很强敏感性之上的瞬间行动。教师必须将自己的爱心与教育机智很好地结合,力求在教育教学中实现公正。
[1]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檀传宝.论教师的公正[J].现代教育论从,2001(5).
[3]黄显中.公正德性论—亚里士多德公正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