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
摘要: 魏晋士人既标榜个性独立又身兼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重任,然而乱世之下想要两全其美何其难矣?本文从中选取一些典型代表,通过比较他们的个性特点与理想追求,将他们粗略分为以曹植为代表的重理想型,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重个性轻理想型,以左思为代表的个性理想并重型,以及以陶渊明为代表的重个性舍理想型四类。
关键词: 魏晋士人个性理想差异
个性与理想其实是两个概念,前者指个人性格上的特点,后者则是个人的志向愿望。这二者虽然都属于内部主观因素,但我们同样不容忽略那些外部客观因素,如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因素对他们或多或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选取一些受主客观不同因素影响的魏晋士人代表,就其个性特点与理想追求将他们粗略分为重理想型、重个性轻理想型、个性理想并重型和重个性舍理想型四类。
一、重理想型——曹植
曹植“生乎乱、长乎军”,他出生时正值乱世,直至建安九年,曹操消灭袁绍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北方中国基本统一。幼年的曹植一直生活在富有浓厚政治、文学氛围的家庭中,父亲曹操集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于一身,他的周围围绕一批富有才华的文臣武将、士人骚客,从小就饱读诗书的曹植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及家庭环境和时代精神的感染,建功立业、名垂不朽的思想早已在幼小的曹植心中生根发芽。他无时无刻不从父辈们身上获取能量和力量,追求“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的英雄式理想。青年时代的曹植曾多次随父从征,他在《求自试表》中写道:“昔从先武皇帝,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伏见所以行师用兵之势,可谓神妙也。”①其父曹操同样对他寄予厚望,在曹操出征孙权之际,便命令曹植典禁兵,留守邺都宫省,临行前曹操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②言语之间流露出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导与殷切希望。面对父亲对自己的厚望,更激发曹植在政治上大显身手,干出一番不亚于父辈伟业的豪情壮志;面对三国鼎立的政治时局,他以天下为己任,在《白马篇》中塑造了一个忠勇爱国、视死如归、策马疆场的游侠少年形象,这正是他追求建功立业的真实心理写照。在曹植后期人生中,由于处处受到曹丕的迫害和打压,为了保全性命,曹植被迫谨言慎行、小心处世,内心的政治抱负只能深埋心底,但与此同时正是由于长期在外迁徙漂泊的生活经历,才使曹植接触到了自己从未经历过的社会底层,了解了真正的民生疾苦与社会现实,这让曾经一度养尊处优、宴饮游乐的贵公子终于醒悟,并开始对人生理想有了重新审视与认识,他开始关注国家政事,渴望为国家排忧解难,待到曹叡即位,他开始频频上书请求参政,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如果将曹植早期与晚期的政治理想相互对比,就可以发现二者有着很大的差异,早期的曹植怀有的是一种英雄主义式的理想,未经历过挫折的他再加上任性而为的个性,在实际生活中处处表现出政治上的不成熟与处事上的不理性,而后期的曹植则洗尽铅华、反思人生,怀揣一颗忧国忧民的诚心,真正做“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努力,期间还提出一些相当有远见的政治主张。究其缘由,这都跟曹植后期的生活环境与人生经历有着密切联系。
二、重个性轻理想型——阮籍、嵇康
阮籍家世儒学,从小就对儒家思想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其少年时代便好学不倦,酷爱研习儒家的诗书,并以古代那些品德高尚、乐天知命的贤者为榜样。在《咏怀诗》十五云:“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阮籍在十四五岁时十分崇尚孔子的学生颜回和闵损这两位贤人。少年的阮籍除了崇尚贤人外,还怀有远大志向。其在《咏怀诗》六十一中写道:“少年学击剑,妙技过曲城。英风截云霓,超世发奇声。挥剑临沙漠,饮马九里坰,旗帜和翩翩,但闻金鼓鸣。”由此可见,阮籍年少时便有从军立功、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此外,在其早期的性格特点中还有孤傲、任性不羁、喜好山水的老庄思想成分。《晋书·阮籍传》记载:“籍容貌环节,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行骸。”③由此可见,阮籍的早年个性理想中就兼有儒家和道家的双重特点,而理想追求则偏向儒家的传统思想。当理想遭到残酷现实的剧烈冲击之时,个性与理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其结果就是儒家理想的那一方面慢慢弱化和内化,而个性特点更极端地凸显甚至占据主导地位,阮籍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晋书》传说阮籍早年有“济世”大志,后遇“典午之变”,名士少有全者,因此,他便开始持“不与世事”、“酣饮为常”的生活态度。在《世说新语·任诞》篇中记载的任诞事例最多的要属阮籍。如阮籍不顾叔嫂不通问的礼俗执意给嫂嫂送别的故事,还有当他听到某兵家一才貌双全的女子未嫁而亡便赶去凭吊的故事。又如书中记载阮籍常到邻家少妇的酒铺喝酒而醉卧其侧及阮籍在为母服丧期间饮酒食肉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然有违当时的礼法和常规,却表现出阮籍率性而为、任达放旷、不拘礼法的个性特征。
与阮籍相比,嵇康的个性更任性而刚烈,在嵇康的理想人格中格外突出的是个性解放,他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之所以形成这样不受拘束的个性,一方面跟他幼年丧父、缺乏管束的宽松家庭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便同他自己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受到老庄超然外物、任自然、逍遥游的道家思想的影响有直接关系。嵇康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性格除了任性而为、无拘无束外,更显著的要属他“刚肠嫉恶,遇事便发”的刚烈个性特征,嵇康的政治态度比阮籍更直接而坚定,其桀骜不驯、刚直义烈的品性远非阮籍能及。当时著名的隐士孙登就曾对他说:“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④当然嵇康对自己的处境和结局也十分清楚。正是因为嵇康深知凭自己的个性是根本不可能同司马氏合作的,所以嵇康才处处远离那个是非之地,一度深居山野而不出。《世说新语·德行》载:“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于色。”⑤同篇注引《嵇康别传》云:“康性含垢藏瑕,爱恶不争于怀,喜怒不寄于颜。所知王濬冲在襄城,面数百,未尝见其疾声朱颜。”⑥由此可见,早期的嵇康的确为避祸一直过着与世无争的隐者生活。然而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冲突,嵇康的超然处世态度并没有坚持到底,仔细分析,他口口声声追求的“越名教而任自然”,表面上似乎受到道家避世或超世的思想影响而表现为不问世事,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正是因为他太关切世事、心理有太多不满和忧患,所以才借“任自然”这种方式宣泄心理情感方式,这对所有竹林人士来说都是如此,但嵇康的个性相比其他竹林名士更张扬,对现实的不满反应最强烈。
三、个性理想并重型——左思
左思出生于儒家文化积淀深厚的齐地(今山东),他家祖上世代传承儒学文化,良好的儒学文化氛围培养了左思胸怀磊落坦荡的儒者风度。王隐《晋书》曰:“左思少好经术,尝习钟、胡书不成。学琴又不成。貌丑口讷,甚有大才。博览诸经,遍通子史。”⑦我们不难看出左思早年并非聪慧,然其十分勤奋好学,遍观群书,志向高远。在其所作的《咏史诗》八首,基本都是围绕建功立业的鸿鹄之志、对门阀制度的控诉及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这三个方面写的,表现出诗人渴望从政致仕的儒家理想。此外,左思少年时期除了博览群书外,还兼善阴阳之术,如果将这些与其不慕名利、功成身退、高风亮节的诗句“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咏史八首》其一)相验证,就不难发现,左思的内心也是仰慕名士风流、追求洒脱自然的。左思好清静,喜创作。他曾为了写作《三都赋》,整整十年“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可见左思理想的一个侧面。从左思晚年请官不出、退隐山林的表现看,除了说明左思在功名取仕处处受阻中彻底认清了时局混乱、仕宦险恶的现实外,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左思除了追求建功立业的功名之外,同样向往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安静生活。左思虽然在人生后期选择了归隐,但不可否认的是左思的归隐选择主是源于保命的初衷和对门阀制度的强烈不满,所以将他归于个性理想并重的代表士人。
四、重个性舍理想型——陶渊明
与左思相比陶渊明则更有个性。陶渊明虽在早期重视理想追求,但仍坚持自己的个性品格,最终顺从了自己自由本真的个性走向了大自然,可以说陶渊明是重个性舍理想的典型。陶渊明平生喜好儒家六经,还深受老庄及魏晋玄学的影响,个性淡泊名利、崇尚自然。他虽出身名流却并非世族,祖上荣耀却遭遇家道衰落的困境,加上身处东晋十六国的动乱时期,以及深受玄言、清谈的时风熏染,使得他的个性特点、理想追求都受到很大的影响。纵观陶渊明的个性特点和理想追求,可以说他是魏晋以来最富个性的一位士人。一方面他追求“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之五)的高远理想,从他一生经历的仕宦之路来看,执著于理想追求的他一直在仕宦道路上积极探索、勇于尝试,却每每因为跟自己的理想追求相差甚远而主动远离。另一方面,陶渊明热爱生活并且享受其中的苦与乐。他嗜酒却常因家贫而不能常得,亲友们知道他爱喝酒,有时请他一同共饮,他也是有邀必至,一饮必醉,醉后自去,从不客气。有一年过重阳节,他没有酒喝,坐在菊花旁边等人送来。陶渊明喜读奇书,却往往不求甚解,遇到会心之处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还喜弹琴,但随身携带的琴上却从来不安琴弦,每有兴致都会忘我地在素琴上弹上一番。陶渊明追求简单、单纯而不做作的平凡生活,他喜欢和乡间老农闲话家常,和知己好友们谈诗说文,甚至在为饥饿所迫宁愿向人乞讨为生,也不愿意对达官贵人们虚与委蛇、低声下气。他坦然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即使身患重病也毫不畏惧,提前为自己写好挽歌和祭文;他执著于自己的追求,在数十年的官宦生活中依然不愿放弃自己回归自然的美好初衷,一直在找寻回归之路,可以说陶渊明的“隐”带有更多自愿积极的成分。究其最终毅然选择归隐的原因,大致可归结为两点:一是陶渊明本性使然,一是社会现实使然。陶渊明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陶渊明处于一个崇尚自由、玄风盛行的时代,政治上的篡夺和杀伐极易使那些寻求避祸全身的士人形成隐逸的品格。陶渊明隐逸性情的形成,应当说与东晋士人这种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尚有关。
注释:
①赵幼文.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368.
②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2006.334.
③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99.
④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640.
⑤⑥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18.
⑦徐坚.初学记.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280.
参考文献:
[1]赵幼文.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4][5][6]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
[7]徐坚.初学记.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