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考体育考前心理训练及应对考试的策略

2014-09-04 23:32刘道
考试周刊 2014年56期
关键词:心理训练

刘道

摘 要: 因为高考体育生缺乏参加比赛机会,参加体育比赛的经验不足,所以在高考体育中往往发挥不了应有的水平。本文就考前的心理训练和应试的策略作探讨,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 高考体育 心理训练 应试策略

1.引言

高考的体育考试是普通高中体育类学生进入高等学校的第一道门槛,每个体育考生、每间学校及考生家长都会对高考体育高度重视,希望考生能通过考试进入高等学府,因此,参加高考体育考试的学生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他们需要背负学校老师和家长及自己的期望。高考体育考的不仅仅是技能,更重要的是心理,因为心理素质不过关,考生很难发挥应有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对考生考前做充足的心理训练及考前策略调整就显得非常重要。

2.考前状态的心理学分析

考前状态即学生参加体育考试前在内心产生的情绪状态,这些情绪状态使他们身体机能发生某些条件反射性变化,其中包括中枢神经兴奋变化,物质代谢过程、脉搏、呼吸、血压、体温及汗腺、血糖水平等。高考体育生的考前状态主要包括考前过分激动状态、考前淡漠状态、考前盲目自信状态和战斗准备状态。这四种考前状态对考试成败经常起到关键作用。前三种状态对学生的能力发挥有消极影响,唯有第四种状态,会出现良好的竞技状态,保持适宜的兴奋水平,并做好良好的考前准备。

2.1考前过于激动状态

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经常表现为情绪强烈紧张、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四肢颤抖、心神不定,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动,知觉和表象不连贯,注意失调,记忆力明显减弱,常常遗忘比赛中的重要因素,动作混乱,行动无效果。这种状态主要是学生由于刺激物引起的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减弱,兴奋过程过度升高,致使大脑皮层对皮下中枢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减弱的结果。从产生的原因看,与学生的训练程度、比赛经验、意志品质、道德修养及个性特点有密切关系。

2.2考前淡漠状态

考前淡漠状态是与学生大脑皮层兴奋过程下降,抑制过程加强有关,这时学生情绪低落,心理过程非常缓慢,全身软弱无力,意志消沉,萎靡不振,缺乏信心,体力下降,知觉和注意力强度减弱,反应迟钝,缺乏果断性,甚至设法逃避比赛。产生的原因,往往与学生对考试不利的条件想得太多,又无法解决,缺乏顽强战斗意志和信心,以及考前训练过度疲劳等有关。

2.3考前盲目自信状态

处于考前盲目自信状态的学生,对即将来临的考试的复杂性和困难估计不足,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相信以自己的能力能轻易取胜。在这种轻敌思想的支配下,不认真分析和研究考试对策,对面临困难持安然消极的态度,盲目乐观。表现在心理过程方面,知觉、思维迟缓,注意强度下降,对比赛积极准备不够。特征是:(1)缺乏自知之明,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技术技能,盲目乐观,轻视对手,自我感觉特别好;(2)考前准备不认真,心存侥幸,不愿多想困难和对策,总认为可以轻易取胜;(3)心态不稳定,考试开始前踌躇满志,心高气傲,考试开始后眼高手低,头脑发热,一遇到挫折,就缩手缩脚,甚至惊慌失措,很快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考前盲目自信状态对运动潜力的发挥起着不良的影响。

2.4战斗准备状态

即学生心理处于最佳竞技状态,表现在对面临的比赛有清楚的理解,对自己技术、力量充满信心,有全力以赴参加比赛和夺取胜利的期望。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注意范围增大,知觉敏锐、情绪饱满、精力充沛、全身放松、心理镇静、无焦虑情绪、能量充分动员、具有良好的控制力等。从神经活动特点看,这是由于学生大脑皮层具有任务相适应的神经兴奋过程、有适宜的平衡和灵活性、有相应的抑制过程使之平衡的结果。

3.考前心理训练的方法

3.1想象心理训练法

在考生之前的感知基础上,利用在头脑中回忆出动作的表象,在脑海中进行模拟性的比赛,包含表演情景、身体感受和情绪的起伏状态,如此能够强化运动技能,也就是在脑海中进行自我训练,身体神经肌肉系统也会相应变化,让运动员的技能得到巩固和提高,使得考生在想象训练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同时集中精神,消除紧张和焦虑,有助于动作技能的掌握。

运用这个方法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考试时候的场景,当他们走上考场的时候,认为那个只是他经过很多遍想象的画面而已,便有应试的熟悉感,对学生成功应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想象训练的过程中,能够想象自己成功的画面,这个心理训练法并不只是一种心理安慰,同样是一种心理激励法,能够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

因为考生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想象之中,进行了注意力集中的锻炼,从而全神贯注于运动技能甚至身体控制上,不会收到任何外来的刺激,消除内心杂质的干扰,把整个人的意念都放在心理活动和身体技能上。

3.2模拟考

在考前两个月和一个月对参加高考体育考的学生进行大型集中的模拟考试是非常必要的,认真完成模拟考试,为考生提供真实的考试环境与氛围训练,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参加2011年体育术科高考21人中,有21个达到体育术科专科以上的资格线,其中有4个上重点线、16个上本科线、1人上专科线,本科上线率达98%。但是在以往没有进行以上考前训练之前,上线率仅仅为71%,可见重视考前训练非常必要。

4.应对考试的策略

在应试策略上,基本原则是维稳,这里所说的维持是维持原来训练和模拟考试的状态,维持最佳的状态。稳定属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只有有了稳定的心理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能力,所以必须坚持维稳这个原则。

4.1自我暗示法

考生临场考试时用简洁的暗示语默念动作要求,如跑100米时,反复默念“冲刺!冲刺!”;心情紧张时,默念“平静!平静!”;投掷实心球出手时默念“用力!用力”;某项考试不理想时,默念“加油,能考好!加油,能考好!”;立定三级跳远时,默念“更远!更远”,等等。

4.2自我情绪动员法

当考生情绪低落,需要调整情绪,提升兴奋水平时,临考前可做一些幅度小、强度大、速度节奏快的变向动作;可做深呼吸与有力的呼气联系;可笑一笑,有意把笑的表情做出来;可想一想振奋的场面,或大喊叫几声,等等。

4.3深呼吸法

考试前当考生意识到自身紧张的信号时,可做深细、均匀呼吸3至5次。吸气时排除杂念,呼气时一定要体验轻松愉快的感觉。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创造氧气环境,提高供养能力,控制紧张情绪,达到放松的目的。

4.4念动训练法

考前几分钟,情绪平静放松后,将注意力集中在想象考试项目的动作过程和要领上,想象的动作要细致完美,如“过电影”一样。

4.5肌肉活动法

进入场地做些准备活动后,可做一些有节奏、有意定量的(量不可过小或过大)练习。

4.6肌肉放松法

如考生感觉某些肌肉紧张僵硬,可有意识地在提示套语的指导下放松相关肌肉。如“手部(吸气时)—松(吸气时),小臂松,肩部松”等,将注意力集中于放松肌肉的感觉上。采用此法有助于思维过程的集中和简化,使紧张的肌肉松弛,心情放松平静。

4.7不良信息回避法

考生应排除一切杂念,考完一项之后不再回想考试的得失,把精力放在下一项目的备考上,以良好的心态迎接下一项考试。

5.结语

体育考试和比赛一样,主要是身体素质、技术、心理等方面的较量,考生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刻苦训练,使运动能力和心理素质同步发展,在考试中充分发挥水平,取得优异成绩。本文对高考体育考前心理训练及应对考试的策略作了探讨,心理训练和应试策略需要教师在不断实践和观察中归纳与总结,不断完善与改进。

参考文献:

[1]汤勇强.白洁.如何调整中学生的赛前状态.体育师友,2007(3).

[2]赵红兵.高考体育考前训练的有效策略[J].运动,2011(27).

[3]方朝良.高考体育前心理训练及应对考试的策略[J].运动,2011(31).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训练
探析初中阶段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浅析小学阶段乒乓球训练
小学生抗挫折心理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跆拳道心理训练方法探讨
柔道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初探
射箭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
体校训练中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研究
浅析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
青少年女子举重训练负荷探讨
校园足球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成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