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东
摘 要:我们知道,县域经济地增长不仅与人力资本、城币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因素息息相关,同时也和相邻县域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空间上的依赖性,运用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能够局部的解释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的形成原因。本文就采用了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这一新的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假设检验,对近年来我国的大部分县域的增长集聚与差异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出了中国的大部分县域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性。
关键词:县域经济;经济增长;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在我国,县域经济是一个具有长远历史的经济范畴,它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边界的区域经济,它有着量多面广、覆盖面大的特点,同时也是我国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类型之一。现在看来,目前对我国县域经济增长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了省域内部的县域层次[1],针对全国县级空间单元的研究成果非常少。本文主要做了以下的一些改进。包括了使用中国内地县域的数据进行了县域增长集聚与差异的实证与研究;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建立需要相关的校验,本文就这两种理论的基础上作出了相应合理的的假设;并考虑了地理空间效应和诸多控制变量、还详细分析了影响我国的县域增长集聚与差异的多种影响因素。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
从全球来看,经济增长与集聚理论在经济学界研究中都是焦点的位置。而关于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体系也一直较为丰富,但集聚理论的起步比较晚,然而在新经济地理理论的提出后,集聚理论便开始成了新的热点。而从我国看来,我国在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异的研究上很少能考虑到空间地理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在仅有的少数的研究中表明。我国的省域在经济增长的特点看来也存在集聚现象,且集聚具有明显的空间地理条件的依赖性,这种这种具有明显空间效应的经济增长在我国来说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而不论是在分析或计量统计时都不可忽略。我国的县域经济地增长不仅与人力资本、城币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因素息息相关,同时也和相邻县域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空间上的依赖性。
二、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理论
1. 区域经济增长本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在狭义上是指一定区内的生产总值的增数即是区域内GDP的增加。而在广义上来说,涉及到许多方面,例如人口增长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数、区域内对各种产品需求量的增加数等,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一般来说有投资、劳动和技术进步等。它主要包括四个理论,均衡增长和非均衡增长理论,以及新增长与区域创新理论(包括着罗默模式、卢卡斯模式和科斯特模式)。
2. 经济集聚的基本理论
从总体上来说,经济聚集现象主要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就是一定区域内一个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经济效益往往会受到在地域上相邻的另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所谓良性竞争往往也会给企业或人民带来好处,即聚集经济效益。从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开始的从杜能和韦伯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区位理论,期间经历了克里斯塔勒、勒施的新古典区位理论,艾萨德的区域科学理论,到阿隆索的“单中心城市模型”,再到俄林的区位与贸易理论,可以看到,在经济理论的框架分析中一直都未将空间因素系统地纳入,最后一直到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模型,以及藤田昌久、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什的空间经济学的诞生,此时,空间经济理论在主流经济学才被接受。
三、县域经济增长集聚及空间差异估计与检验结果
就从空间统计的分析结果来看,我国在前几年的绝大多数的县域在空间上都存在着较明显的集聚型和依赖性,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空间格局的集聚差异呢?这种普遍的效应又是如何发挥它十分明显的作用呢?要找出这些原因,需要我们从建立的增长模型中分析验证,包括空间效应在内的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因子[2]。本人认为,不同县域经济增长情况确实有空间聚集和不同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在很多经济条件和地理位置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空间集聚情况和格局分布。这种情况是可以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来检验并估计的,但是在估计和检验之前,首先需要展开变量的地域空间联系性检验。通过得出的参数分析,能够了解到我国县与县之间人均收入跟地域的确相关,也就是有集聚现象。所以,我们必然能用空间计量经济估计的极大似然法对建立的模型估计。从已存在的研究来看,教育和区域的经济竞争力之间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是可以通过提高教育的竞争力保证经济的不断增长的,这个结论有很大意义,包括县域经济等地区发展策略的拟定,举例来说,在我国的西部开发过程中,要看重投资人力资本,也要重视人文大环境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高素质劳动力以及人力资本。
本文采用空间经济计量的方式对我国县域经济集聚与差异的问题进行了有效地研究考察,但从总结的结果来看,对县域经济增长的集聚和差异现象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它与县域的城市现代化、信息化、文明化、工业化等的程度息息相关,同时也与前文所提到的空间依赖性相关。而就空间分析来看,就空间误差模型和OLS估计地比较来说,数据上十分接近。空间分析模型就与传统的分析模型的比较来说要进步很多,就空间分析的结果来看,县域的经济发展受空间效应的影响明显,比如说在地域相邻上的县域的经济发展会随着彼此的经济联系合作的深化而变得迅速加快。
四、结语
县域经济的发展和规划对县域政府的工作来说是一个有效的考量,如在保证县域经济持续有效增长的同时,还能让县域走向城市现代化、信息化、文明化的道路。笔者认为,不论是基础教育的建设,或是劳动力市场的培养规划,都是需要政府通过长期的时间考察,根据实际来制定合理的政策方案。政府也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自身的资质和服务或管理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增长,缩小城乡差距。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的经齐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世界经济.2003第8期,第3一14页
[2]李国平,范红忠.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经济研究,2003第11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