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丽红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097-02
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显而易见,责任心对培养健全人格和成就事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把对学生责任心的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始终,使学生彰显出“人”的可贵品质。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谈谈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在“责任感教育”方面的义务和实施途径。
一、利用语文教学进行责任感教育有其独特优势
作为语文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方面尤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新课标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学校的语文教学要走出课堂上只重视灌输知识的怪圈,更新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努力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态,豁达的性格,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使命感。
语文是一个充满趣味、丰富多彩的百花园,既具有文化底蕴,又具有人文价值。语文教学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语文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还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使命感。在语文教学中,可用于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的素材随处可见。如《背影》一课,学生可通过学习,在体验到伟大父爱的同时,激发学生树立家庭责任感;杜甫的诗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体会诗人同情大众苍生心怀百姓的社会责任感;《沁园春·雪》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雄壮、磅礴、美丽如画,自然发出“江山如此多娇”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对伟大祖国的社会责任感。因此,语文教学对于树立学生的责任感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的重要性
责任感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家庭和集体、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需要、情感以及与之相应的行为及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包括自我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以及人类责任感。作为国家建设的接班人,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直接关系到社会、国家乃至全民族的前途和未来。
目前全社会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概括起来讲,就是“五会”,即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其中,排在首位的是要“学会做人”,而一个人要学会做人的重要前提是要有责任感。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备受祖辈父母的宠爱,没吃过多少苦。多数学生表现为自私狭隘,唯我独尊,斤斤计较,胸无大志,缺乏理想和追求。有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存在不关心他人、不关心集体等诸多缺点。如何使在校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责任意识,已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意识。
三、语文教学中贯穿责任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育的阵地,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利用好课堂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是直接而又高效的。本人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途径实施责任感教育。
1.充分挖掘课文资源,创建责任感教育环境
在许多语文课文中,蕴含着进行责任感美德教育的丰富材料,充满强烈的人文精神。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深入挖掘课文的思想意义,充分发挥课文的育人功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如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人物,其表现出来的责任感非常令人敬佩。有的课文描写风景名胜,让学生在感受风光绮丽的同时,更领悟人类要善待自然,对自然尽保护之责;有的课文让人在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危险时,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助之手;有的课文告诉我们要在家庭中尽一份责任;有的课文告诉我们面临困难时有勇气和信心,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对自己负责;有的课文告诉我们要对国家负责。
2.利用作文教学,进行责任感培养
文章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通过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理解,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关注,对国家的责任,真正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平时教师可灵活采用各种方法,利用指导学生作文的机会向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如:指导学生写叙事作文时,要求写一件父母为你负责的事,或写一件你为班集体负责的事,要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某学生在《一件回报父母的事》中,详细写出了自己照顾病中妈妈的经过,写出了妈妈得到女儿细心照顾后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她还写道:“从小到现在,我每次生病都得到妈妈无微不致的照顾,现在,我能照顾妈妈了,我觉得自己长大了。”不难看出,这个孩子懂得了为什么要照顾妈妈。当然,可渗透各种责任感教育的作文类型很多,老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挖掘。
总之,责任感是做人成才的基础,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有必要也有条件将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教会学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从而使学生确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
(责任编辑 刘凌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