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中“辫子”意象初探

2014-09-04 13:41梁艳
2014年21期
关键词:鲁迅小说辫子文化内涵

作者简介:梁艳(1990-),女,籍贯河南省卫辉市,现为新疆师范大学201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摘要:鲁迅作品中浮现出许多意象,这些意象不仅具有社会共性,更代表作者对周围世界的情感看法。从日常生活中的“辫子”意象出发,探讨其蕴寓在文本中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鲁迅小说;“辫子”意象;文化内涵

前言:鲁迅以独特的视角加以自身的生命体验,为我们描摹了特定时代知识分子和农民群众的生存状态:知识分子理想但彷徨无措,农民群众朴实但愚昧守旧。鲁迅在作品集里从不同于其他作家的角度批判和反思了国民性和传统文化,本文从鲁迅小说中的“辫子”意象出发,初探其蕴寓在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辫子”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

古人认为,头发是人身体最接近上天的部分,是灵魂的所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1]在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封建传统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中,孝是衡量人品格的重要标准,头发则被认为是孝的标志。因此,统治者常将头发剃去的髡刑作为对罪犯的惩罚。各朝代的发式仅是人们之间的约定俗成,自清入关推行“剃发令”,辫子便有了政治意义。“满族统治者推行‘薙发垂辫和‘薙发易服的过程,就是一个避免本民族被汉族同化,强化本族成员自我意识的过程,也是迫使其他民族向满族认同,从心理上征服各民族的过程。”[2]清朝政府用血逐渐将汉民族精神同化: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到了近代社会,太平天国运动用蓄发作为抗争清政府的手段,维新变法倡导国民剪辫,辛亥革命才有了剪辫的行动。一条辫子扯出了近代中国人民的血泪史和辛酸史。

二、鲁迅小说视野中的“辫子”意象

“辫子”意象在鲁迅小说中的隐性出现,最初追溯至《怀旧》,从一个孩童的视角看辛亥革命在乡村引起的恐慌,其中长毛即太平军起义在民间流传的恐怖情节,说明群众将革命和太平军等同,和革命存在在隔膜。从《怀旧》到后来的文学创作,鲁迅曾多次提及“辫子”,这在《呐喊》集中体现在:《头发的故事》、《风波》、《阿Q正传》。本节按照小说主人公分为知识分子和农民群众两类阐释。

(一)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辫子”的烦恼是浸透着鲁迅深刻的生命体验的。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感受到辫子带来的耻辱,因此成为江南班里第一个剪辫明志的。在故乡他在人们的鉴赏和不屑中毅然决定不戴假辫。这些经验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材料。在小说里,知识分子可分两类:一是进步知识分子N先生,一是浸润着传统思想的假洋鬼子。

《头发的故事》[3]讲述N先生在双十节以“辫子”为线索对辛亥革命进行了评价和反思。关于这篇小说,鲁迅曾说:“我才知道虽然已是民国九年,而有些人之嫉视剪发的女子,竟和清朝末年之嫉视剪发的男子相同……于是乎‘感慨系之矣了,随口呻吟了一篇《头发的故事》。” [4]小说借N先生总结了民国建立后生活发生的变化:剃发的N先生再也不会被笑骂,这于他精神是轻松的。但却陷入另一个精神危机:这好处也是不彻底的,剪发的女人考不进学校或被学校除名,只能留发嫁为人妇,流血的革命竟悲哀的没涉及到女子剪发的解放。由此,鲁迅提出了对发动革命建立民国的质疑。

《阿Q正传》[3]中的假洋鬼子是留学生,他的辫子是在酒醉后被人给剪去的,他的家庭显然不能接受:母亲大哭了十几场,老婆跳了三回井。假洋鬼子借剪辫在革命中逐渐变成假“革命者”,最终成为未庄的统治者。假洋鬼子得此称呼,不仅因他没有辫子,还因他带着假辫。周作人回忆:“在上海有专做假辫子的这一种行业……鲁迅于癸卯年秋回家一趟,那时就在上海买了一条假辫” [5]在小说中,假洋鬼子在未庄的生活实际上就是鲁迅本人在那段时期的生活。

(二)农民群众

鲁迅虽出身官宦,但随着祖父周福清卷入科场舞弊案后家族开始败落。少年鲁迅跟母亲回皇甫庄接触了底层的人民:他同情出卖劳力的农民和盐工,悲愤被抢亲妇女和被溺水婴孩的遭遇。在这里,他褪去了幼稚,深感人和人之间的不平等。因此农民形象的刻畫是鲁迅最用心的着眼点。在这些小说里,他刻画了七斤和阿Q的形象。

《风波》[3]里七斤在上城时被迫给革命军剪去辫子,后来张勋复辟,遗老赵七爷为报七斤骂他是“贱胎”之仇,到他家假意关心恐吓。这场风波给七斤全家带来了恐慌,但又在复辟失败中恢复平静。人们根本不关心张勋复辟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仅从个人的私怨出发,有人为个人命运担忧,有人暗自庆幸报复。

《阿Q正传》中阿Q、王胡和小D的辫子是奴隶地位的象征。阿Q和人打架,总被人揪住辫子,然后把脑袋向墙壁上碰响头。此处辫子成了人和人之间相互欺压的工具。 “而且还切于实用:打架的时候可以拔住,挣脱极难;捉人的时候可以拉着,省得绳索,要是被捉的人多呢?只要捏住辫梢头,一个人就可以牵一大串。”(《病后杂谈之余》)封建社会把人看做牛马一样,是奴隶,没有主见和自由。

三、鲁迅蕴寓在“辫子”意象背后的文化内涵

“‘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6]鲁迅留学期间深感辫子给自己带来的耻辱,于是毅然决定剃辫明志,但回故乡受到了异样的眼光,这给他从辫子角度去审视中国国民的民族性提供了灵感。本节从鲁迅蕴寓在“辫子”中的情感来探析他对社会的思考。

(一)被启蒙者即人民群众

鲁迅通过“辫子”揭露了国民的劣根性,首先,麻木健忘。无论是“扬州十日”、“嘉定屠城”的反抗,还是在辛亥革命时的反抗,人民不是为了血腥的屠杀和强迫的委屈,而是为了守住辫子。“这辫子,是砍了无数人头,这才种定了的。时间长了,人们也就渐渐忘却了这段血史,反以为全留乃是‘长毛,全剃好像和尚,必须这样剃一点,留一点,才可以算是一个‘正经人!”[7]辫子是通过血的历史种上去的,人们在历史的变迁中逐渐遗忘。当革命党人要将这象征奴隶的辫子帮他们剪去时,他们奋起反抗。即使将生理上的辫子剪去,也剪不去他们心里的辫子。

其次,盲目排外。无论是对待新事物还是外来的,愚昧的封建思想使人民一味排外。这样不仅没抗击到外国,反而有利的维护了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制度。N先生和假洋鬼子剪了头发,穿了洋服,人民群众没看到进步的趋势,反而觉得是卖国或犯罪。他们不仅排斥新事物,而且反感生活中的变化。阿Q在进过县城以后,自负的鄙视城里人将长凳叫做条凳,油煎大鱼头上城里人将半寸长的葱叶换成了葱丝。

再次,随波逐流。他们是没有主见的,听闻革命党来时,阿Q、小D、赵七爷之流将辫子盘起;听闻皇帝做龙庭便将辫子拖在脑后。这不仅显示环境多变给人民带来不安,更表现他们在乱世中求得苟安的随波逐流。

第四,欺辱弱小。“被动忍耐自身痛苦的人,对别人的痛苦也会感到冷漠;主动适应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等级观念的人,对更弱者同样会表现出残酷的侵凌。” [8]鉴赏别人的痛苦,从而实现对自身苦难的转移。当赵七爷恐吓七斤失去辫子时,人们庆幸自身免难,围观判断七斤将要遭受灾祸。同为弱者,他们也会将苦难转嫁,以期获得心理平衡。阿Q受到假洋鬼子和赵太爷的欺辱,却将难堪转为对小尼姑的调戏和对小D的轻视。七斤在赵七爷的恐吓和七斤嫂的辱骂中将女儿作为发泄愤怒的对象,一巴掌打倒六斤。鲁迅批判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对人本能的压制,并让人在潜意识里承认它的合法性,这无疑给人们心里加了条辫子。

第五,因循守旧。 “在《头发的故事》里活跃着的也是鲁迅的社会思想和社会伦理道德的进化发展观念,人的服饰、习俗的可变与不可变,反映了人的思想、爱好、审美观念之可变与不可变,前者是外部的、形式的、非本质的变化,后者是内部的、内容的、本质性的变化。” [8]在人们心中,剪掉辫子无异于打倒礼教,这是他们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们不能接受没有辫子的人,(上转第35页)

猜你喜欢
鲁迅小说辫子文化内涵
雪山姑娘辫子长
关于Brunnian辫子群的相对李代数的基
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
鲁迅小说中景物描写的意境之美
论鲁迅小说中对“鲁镇”的民俗描写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初中语文中鲁迅小说的教学法研究
长辫子老师教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