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均衡发展的角度研究江苏城乡一体化

2014-09-04 13:41王雅伦
2014年21期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经济

作者简介:王雅伦(1989-),女,汉族,江苏苏州人,经济学硕士,单位: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环境经济学。

摘要:本文通过对关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文献研究,发现我省农村经济中,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和乡镇企业运营效率低,农村居民的生活配套服务落后于城市,提供的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都有待提高。本省要加快人才引进,提高乡镇企业运营效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入私人资本弥补公共资本不足。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经济;居民生活

据统计,1952-1978年,国家通过“剪刀差”从农业中隐蔽地抽走了5823.74亿元,再加上农业为国家缴纳的税收1044.38亿元,两项合计国家从农村攫取的资金高达6868.12亿元,约占农业总产值的18.5%[1]。这一时期,对于农业、农村以及农民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城乡之间城乡间制造了一条几乎就不可逾越的鸿沟。改革开放后,城乡矛盾日益凸显,越来越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以江苏省为例探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一、 相关文献概述

西方早期很多学者都支持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城市规划理论的奠基人霍华德(1989)提出“田园城市”[2]构想。随后,美国城市理论家芒福德站在城市发展的立场,指出城市与乡村不能截然分开,推崇通过过分散权利来构建更多的城市中心形成一个更大的区域统一体的主张[3]。

国内研究多从城乡一体化实施的角度研究。

刘增荣(2008)[4]认为城乡统筹的实质是城乡统筹规划与谋划,至少应该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几方面,实现城乡之间的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农村地区发展的后发优势。

李习凡和胡小武(2010)[5]从城乡发展模式出发,根据圈层理论,联系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实际情况,从空间上分为三种发展模式,并将江苏省归于中心发散型城乡一体化。张道政和周小彤(2010)[6]通过对国内外案例研究发现政府可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载体,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李继志(2012)[7]认为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义务教育和卫生保障三方面。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在于提升政府的经济实力,并辅以私人资本,实现城乡市场的融合。

一些学者通过影响城乡一体化的因素研究城乡一体化。葛立成和闻海燕(2010)[8]发现城乡居民经济利益的二元化突出、城乡社会保障、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城乡投资的差距逐渐拉大以及社会整合程度低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都阻碍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刘爱莲和吴晓强(2010)[9]甚至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阻碍一体化进程的根本原因。

何钢(2012)[10]着眼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强调完善土地管理的法律体系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也有的学者对国外城乡一体化实践的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借鉴。张向生和张震(2008)[11]通过对日韩两国城乡统筹实践经验的研究发现,日韩两国均建立包括全部农民的农村中介组织,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值得借鉴,以上的研究都以理论为主,对数据证据的把握还有欠缺。

曹明霞(2010)[12]通过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社会一体化、城乡生活一体以及城乡生态一体化四个指标构建了城乡一体化综合指标体系。邓立丽(2012)[13]采用城市化水平、二元对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四个基本指标对江苏省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进行研究。

二、 江苏省城乡一体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2013年达到64%,在人口统计指标上,已经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城镇化,但是在利用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上仍然存在问题。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从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到2012年城镇居民的收入比为2.43:1,城乡间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根据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本文从城乡经济一体化、人民生活一体化两个大方面对江苏省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及其不足进行研究。

(一) 城乡经济一体化。从三次产业发展状况来看,江苏省农业对于地区GDP的贡献微弱,并且最近几年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并且近年来,农业在对地区GDP增长的拉动远远小于二三次产业,农业对经济对城乡一体化的推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挖掘。

农业基本情况显示,我省务农人员在不断下降,农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只有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才能有效解决这一矛盾。2011年超过63%的土地上种植的农作物实现了机械化的耕种、植保与收割,45%左右的也能达到机械化的播种,大大减少了单位土地上占用的劳动力,更加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同时城镇方面也要做好流入农村劳动力的接纳工作,保证其就业。

随着新农村的建设,江苏省乡镇企业发展迅速,2012年乡镇企业总数达到了739631,其中内资企业平均每个企业的產值仅为0.13亿元,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平均每个企业的产值最大为1.05亿元。由此,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生产效率较高,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的推进。

(二) 城乡居民生活一体化。城乡居民的生活主要从生活的质量入手,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城乡生活压力以及城乡生活环境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1.城乡消费水平。虽然城乡居民绝对收入之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1980年以来,江苏省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总体变化趋势一致,且两者正在不断趋同。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4%,在这一方面江苏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2.城乡生活压力。江苏省统计年鉴的统计指标是每一农村劳动力和每一就业者负担人数。通过这一指标发现农村劳动力单位负担人数始终低于城镇就业者单位负担人数。同时,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始终小于农村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为了更加舒适的生活,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面临更大的生活压力。

3.城乡生活环境。近年来,农村居民的交通状况、文化生活、社会保障情况都有了良好保障,但与城市居民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从总体上来看,江苏省城乡居民在高等教育和卫生医疗方面都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离城乡一体化的高目标还存在距离。

三、 结论

目前,江苏省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农村经济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内资乡镇企业的运行效率低。因此,在农村引进先进技术、高技术人才以及企业管理人才,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推动其朝着现代化发展,提升内资乡镇企业的效率。通过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江苏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的交通、文化生活、社会保障都落后于城市,江苏省居民整体上接受的高等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仍然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因而,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农村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保证农村居民同等的生活水平。在财政上对高等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进行补贴,适当引入私人资本进入以弥补公共资本在提供这些服务时的不足。(作者单位:南经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朱庆芳.城乡差别与农村社会问题[J].社会学研究,1989,(2)

[2]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前景[M].倪文彦等译.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4]刘增荣.城乡统筹理论的演进与展望[J].郑州大学学报,2008,(4)

[5]李习凡 胡小武.城乡一体化的“圈层结构”与“梯度发展”模式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10,(9)

[6]张道政 周小彤.城乡一体化的模式、动力和路径——兼及江苏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J].唯实,2010,(5)

猜你喜欢
城乡一体化农村经济
破局:从“城乡一体化”到“城乡一元生命体”
中高速增长下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中高速增长下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统筹城乡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
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演变路径探析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