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有效衔接

2014-09-04 22:01方晓兰
考试周刊 2014年56期
关键词:统一性有效衔接连续性

方晓兰

摘 要: 一个小学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在七年级学习了有理数的减法后,把“3-2”算错了,百思不得其解。因此,做好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有效衔接,使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是摆在初中数学老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 连续性 统一性 有效衔接

一个小学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在七年级学习了有理数的减法后,计算“3-2”时写成“3-2=3+(-2)=+(3+2)=+5”,算错了,老师问:那不是小学的口算题吗?学生回答:那是小学的算法,现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减法还一样吗?百思不得其解。因此,做好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有效衔接,使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是摆在初中数学老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做好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有效衔接,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耐心引导,衔接学生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是学生的生理和心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少男少女们由依附服从变得独立反叛、由温顺平和变得倔强好胜、由喜欢父母变得喜欢同伴、由尊敬老师变得鄙视老师。学生步入中学校门后,学习科目从原来的语、数、外三门主科增加到七门,每科知识量增加,而学习课时却减少了,考试比原来频繁了许多,难度也有所提高。学生大有不适之感,甚至无所适从,惶恐不安。

五六年级的学生心理和生理属于童年期,但到初一开始就进入青少年前期,如何让学生从童年期顺利进入青年期,这就是初一这个关键年级所要解决的问题。科任老师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做一个有心人,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要解决上述问题,实质上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水准、独立自主的个性、完善的社会适应性、交往的合作性,塑造学生具有完善的人格、富有勇于创新的精神,这些都是基本的心理素质。

二、精心设计,衔接教学内容

与小学内容相比,初中数学的内容更多、更深、更广,抽象概念相对较多,初中数学论证的严密性和叙述的完整性、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都给部分学生的继续学习增加了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的钻研,找准知识生长点,衔接好新内容;要力求与小学的相关知识联系类比,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在知识的类比、迁移与衔接中生成新知;问题要精设巧问,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质疑释疑的机会;要严格控制深度和进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引导学生把当前解法与小学时解方程的方法联系起来。

老师:小学时我们是怎么解方程x+5=7的呢?

学生:x=7-5,x=2(根据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去另一个加数)。

学生:x+5-5=7-5x=2(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减去5)。

老师:现在我们七年级课本上怎么解呢?

学生:x=7-5,x=2(移项,把“+5”从等号左边移到等号右边变为“-5”)。

老师:观察以上三种解法,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观察、讨论得出:七年级解方程的方法是小学时学习的解方程方法的延续和完善。从而得知,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

三、因材施教,衔接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强调让学生掌握终生学习的本领。这就要求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热衷于学习。小学生的思维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或者是较低级的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而初中生思维则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也是思维活动的活跃期,因此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好衔接。

1.认真学习和比较小学、初中课程标准和教材,全面了解小学、初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使备课和教学更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更具有针对性。

2.对学生知识、技能和认知结构深入分析,制定最优化的教学目标和方案。例如:在引入“角边角”证明三角形全等新课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我制订了这样的方案: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然后提问:

①有一个三角形玻璃被打碎成三块,现欲重新配制一个同样大小的三角形玻璃,要不要把所有的碎片都带去?

②这个实际问题若从数学角度观察分析,同学们认为可转化为什么问题?(让学生探索、讨论)学生甲:重新画一个与原来全等的三角形玻璃。学生乙:把玻璃残片补成一个三角形。

3.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周围,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学数学、爱数学、钻研数学的浓厚兴趣,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四、注重指导,衔接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侧重于打下数学基础,加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在教学中老师经常重复一些公式、题型、模板,学生在没有完全理解一个公式或定理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做对题,取得不错的卷面成绩。而一旦到了初中,随着学习科目、内容的增加,学生花在一科上的时间少了,所以要想取得好成绩,对学生的学法要求自然也就高了。我认为,做好以下三点尤为重要。

1.课前预习。做好课前预习可以帮助你在上课的时候节省很多读题和熟悉课程内容的时间,这样你就可以紧跟老师的脚步,不至于走神。

2.上课专心这一步最难也最重要。只有做好了这一步,才能掌握知识点,使课后复习变得轻松。

3.课后复习。课后复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回顾课上所学知识,再将它们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训练,以熟练掌握之。

总之,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值得每一位数学教师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初中学生心理特点.中国在线教育,2010.8.

猜你喜欢
统一性有效衔接连续性
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解的非线性连续性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解析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性衔接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统一性分析
新世纪以来澳大利亚“质量标准驱动”的高等教育改革:演变、特征及启示
通过“同案不同判”浅议司法统一性问题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连续性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途径探究
试论中国梦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与人民性统一性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