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4-09-04 08:34高海红钟辉华肖东浩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培南环丙沙星亚胺

高海红 钟辉华 肖东浩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人民医院 广东龙岗 518111)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高海红 钟辉华 肖东浩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人民医院 广东龙岗 518111)

目的研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抗生素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分离鉴定病原菌,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1025例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1358株病原菌,包括932株G-菌(68.63%)、229株G+菌(16.86%)以及197株真菌(14.50%)。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20.47%)、铜绿假单胞菌(17.01%)、鲍曼不动杆菌(14.43%)、大肠埃希菌(12.44%)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2.52%)。主要G-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均小于20.0%,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耐药率较高,均超过60.0%。主要G+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率最低,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和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结论下呼吸道感染以G-菌为主,主要病原菌呈现高耐药和多药耐药的特点,临床合理选择和应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治疗以抗感染为主。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感染病原菌种类、数量和耐药性不断增加[1-2],也对抗生素的选择与应用提出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分离鉴定我院2012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下呼吸道感染病例1025例,其中男614例,女411例,年龄20~81岁,所有病例均符合2011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

1.2方法

严格采用无菌操作技术进行标本采集,以无菌吸痰管从气管中吸出下呼吸道分泌物,连续3d,按照卫生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和鉴定。不重复计入多次从同一患者分离到的菌株。对主要病原菌(分布比例超过10.0%)采用纸片扩散法[4]进行药敏试验。全部数据录入WHONET 5.5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

2.1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

从1025例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出1358株病原菌,其中主要是G-菌,共932株(68.63%),其次为G+菌229株(16.86%)以及真菌197株(14.50%)。主要菌株为G-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20.47%)、铜绿假单胞菌(17.01%)、鲍曼不动杆菌(14.43%)、大肠埃希菌(12.44%)和G+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2.52%),详见表1。

2.2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耐药性结果

常用抗生素对下呼吸道感染主要G-菌的耐药性结果如表2所示。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为0.00~76.62%,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0.00%、0.72%和7.91%,对庆大霉素耐药率最高,为76.62%;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为13.85%~74.03%,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分别为13.85%、16.45%和19.48%,对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耐药率最高,分别为74.03%和73.16%;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在13.78~84.18%之间,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3.78%、15.82%和18.88%,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及妥布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4.18%、78.57%、74.49%和71.43%;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在1.18~79.29%,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1.18%、2.37%和4.14%,对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耐药率最高,均为79.29%。

表1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

表2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G-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率(%)

常用抗生素对下呼吸道感染主要G+菌的耐药性结果如表3所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率最低,均为0.00%,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和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00%、79.42%和77.65%。

表3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G+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率(%)

3 讨论

患者由于本身有基础性疾病,免疫力低下,同时由于机械通气、医疗器械侵入性操作、交叉感染等因素,均易导致感染的发生[5],下呼吸道感染是医院常见感染性疾病。本组研究资料显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占68.63%,主要病原菌为G-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以及G+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文献报道一致[6-7]。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本身的耐药基因有关,也与抗生素的持久广泛应用密切相关,近年来细菌的耐药性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并表现出多重耐药性[8]。因此,治疗过程应注意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而药敏试验对抗生素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本组资料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已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较高,显示出多药耐药性。主要G-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均小于20.0%,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耐药率较高,均超过60.0%。主要G+菌即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率最低,均为0.00%,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和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00%、79.42%和77.65%。提示对于G-菌感染,美洛培南、亚胺培南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最为有效,对G+菌感染,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仍为首选有效药物。但临床应用时,应根据痰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对抗生素进行合理选择及联合应用,应尽量选择窄谱抗菌药物,避免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应严格控制适应症和给药剂量,治疗结束后应及时停药,以降低产生耐药菌株的危险。

[1]谢长江,温德良,刘卫江,等.ICU病房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变迁[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4):502.

[2]俞云松.重视细菌耐药监测提高耐药监测水平 [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1):6.

[3]贺安勇.颅脑损伤后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2010,3(22):83.

[4]Ncc Ls. Dsik diffusion supplemental tables [S]. M100-S10(M2). NCLLS,2000.

[5]Strateva T,Yordanov 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henomenon of bacteriai resistance [J]. J Med Microbioi,2009,58(9):1133.

[6]张丽娟,史金英,梁桂琴,等.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重症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J].临床改革,2010,25(21):1851.

[7]王蕾,李亚征.3年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5):972.

[8]纪冰,马彼玲,付明霞,等.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2):203.

(责任编辑宁梵西)

2014-2-19

高海红,gechuang@sina.com。

R 378

A

1674-9545(2014)02-0068-(03)

猜你喜欢
培南环丙沙星亚胺
新型Z型TiO2/Ag/Ag3PO4光催化剂的设计及其降解环丙沙星性能研究
多重耐药菌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研究
肠杆菌科细菌环丙沙星耐药株与敏感株耐药性分析
环丙沙星在盐碱土中吸附特性的研究
Co2+催化超声/H2O2降解环丙沙星
注射用多尼培南体内抗菌活性研究
环氧树脂/有机硅改性双马来酞亚胺的性能研究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危重症感染降阶梯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Cica-Beta Test试剂盒检测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的评估
基于β-二亚胺配体的铝氧硼六元环化合物和其中间体的合成、表征及其反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