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血糖和血脂控制后对血清肠促胰素水平的影响

2014-09-04 08:46刘玮荣海钦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1期
关键词:控制组血脂显著性

刘玮 荣海钦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血糖和血脂控制后对血清肠促胰素水平的影响

刘玮 荣海钦

目的 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血糖、血脂控制后对血清肠促胰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T2DM患者分为三组:A组:强化血糖控制组;B组:强化血脂控制组;C组:强化血糖、血脂控制组。所有T2DM患者在治疗前和经治疗后的第8周分别测量FPG、2 hPG、HbA1c、TC、TG、LDL-C、HDL-C、肠促胰素水平各一次, 探讨肠促胰素与以上各指标的关系。结果 ①治疗8周后, 与治疗前相比较, 三组患者的肠促胰素GLP-1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 GIP水平无显著性变化;②治疗8周后, 与治疗前相比较, A、C两组患者的空腹FPG、2 hPG、HbA1c水平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 P<0.001), B组无显著性变化;B、C两组患者的TC、TG、LDL-C、HDL-C水平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 P<0.01), A组患者的LDL-C、HDL-C水平有显著性改善(P<0.05), TC、TG水平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通过结果分析发现, 肠促胰素GLP-1水平与空腹FPG、2 hPG、TC、TG、LDL-C水平呈负相关,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 临床考察肠促胰素水平变化情况, 有助于准确诊疗T2DM患者血糖、血脂具体情况, 便于临床更有效的治疗T2DM, 可作为T2DM患者临床疗效评价的参考标准。

新诊断T2DM;强化血糖;强化血脂;肠促胰素水平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且呈现年轻化状态。有研究表明, 我国20岁以上成人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已经达到9.7%, 因此, 早期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1,2]。目前研究已经明确, 肠促胰素水平可准确反应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血脂等一系列临床指标变化情况[3]。因此, 本研究将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血糖、血脂控制前后的一系列临床指标进行检测, 以探讨肠促胰素两种指标水平与这些临床指标的关系, 以便临床更好的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更有效的治疗2型糖尿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0月于本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并坚持随访的新诊断T2DM患者共计150例。所有患者按照诊断标准分为三组:A组:强化血糖控制组56例, 男29例, 女27例, 年龄平均(56.8±10.2)岁;B组:强化血脂控制组42例, 男23例, 女19例, 年龄平均(57.3±10.6)岁;C组:强化血糖、血脂控制组52例, 男26例, 女26例,年龄平均(57.2±10.1)岁。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1999 年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中关于新诊断 2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4]。具体如下:①血糖异常:症状+ FPG≥7.0 mmol/L, 或症状+ 2 hPG≥11.1 mmol/L, 或症状+随机血糖≥11.1 mmol/L, 无症状者, 须两次FPG≥7.0 mmol/L或2 hPG≥11.1 mmol/L。②血脂异常开始药物控制标准根据1997年中国高血脂症患者开始治疗标准:TC≥5.2 mmol/L, 或TG≥1.8 mmol/L, 或LDL-C≥3.1 mmol/L。所有患者入院后, 进行饮食控制2~3 d,停用对血糖产生严重影响的食物或药物。

1.3 治疗方法

1.3.1 强化血糖控制组 患者FPG≥7.0 mmol/L或2 hPG≥11.1 mmol/L, 血脂无明显异常或尚未达到强化血脂组标准。多数患者初始降糖药物为二甲双胍(22例)或阿卡波糖(9例)单药口服治疗, 若血糖下降不明显者采用药物联合治疗(10例)和联合胰岛素治疗(15例)。治疗过程中, 根据患者血糖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药物剂量。强化血糖控制标准[5]:FPG≤6.1 mmol/L, 2 hPG≤8.0 mmol/L, HbA1c≤7.0%。

1.3.2 强化血脂控制组 患者TC≥5.2 mmol/L, 或TG≥ 1.8 mmol/L, 或LDL-C≥3.1 mmol/L, 血糖无明显异常或未达到血糖控制组标准。根据不同的高脂血症类型选用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 强化血脂控制标准:TC≤4.7 mmol/L, TG≤1.7 mmol/L, LDL-C≤2.6 mmol/L。

1.3.3 强化血糖、血脂控制组 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均达到以上两组的入选标准。治疗方案及控制标准同上, 其中二甲双胍+非诺贝特12例, 二甲双胍+辛伐他汀11例, 阿卡波糖+非诺贝特9例, 阿卡波糖+辛伐他汀10例, 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辛伐他汀5例, 胰岛素+非诺贝特2例, 胰岛素+辛伐他汀3例。

1.3.4 常规基础治疗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 加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维生素E(4周后)、复方丹参滴丸(4周后)治疗。

以上三组患者均给药8周, 分别于治疗前后分别抽取静脉血进行离心取血清, 检测FPG、2 hPG、HbA1c、TC、TG、LDL-C、HDL-C、肠促胰素水平各一次。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GraphPad Prism 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绘图, 所有指标结果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以均值±标准差)表示,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肠促胰素GLP-1、GIP水平变化情况 治疗8周后, 与治疗前相比较, 三组患者的肠促胰素GLP-1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 GIP水平无显著性变化, 具体结果见表1。

2.2 三组患者空腹FPG、2 hPG水平变化情况 治疗8周后, 与治疗前相比较, A、C两组患者的空腹FPG、2 hPG、HbA1c水平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 P<0.001), B组无显著性变化。具体结果见表2。

2.3 三组患者TC、TG、LDL-C、HDL-C水平变化情况 治疗8周后, 与治疗前相比较, B、C两组患者的TC、TG、LDL-C、HDL-C水平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 P<0.01), A组患者的LDL-C、HDL-C水平有显著性改善(P<0.05), TC、TG水平无显著性变化。具体结果见表3。

表1 三组患者肠促胰素GLP-1、GIP水平变化情况( x-±s)

表2 三组患者空腹FPG、2 hPG水平变化情况( x-±s)

表3 三组患者TC 、TG、LDL-C、HDL-C水平变化情况

表3 三组患者TC 、TG、LDL-C、HDL-C水平变化情况

注:与治疗前相比较, a, P<0.05, b, P<0.01

组别nTC(mmol/L) TG(mmol/L) LDL-C(mmol/L) HDL-C(mmol/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A565.3±1.15.0±1.12.3±0.31.9±0.23.8±0.63.2±0.2a1.0±0.21.1±0.2aB426.4±1.24.9±1.0a2.7±0.31.7±0.2a4.0±0.73.0±0.3b0.9±0.31.3±0.1bC526.4±1.14.8±1.3a2.7±0.21.6±0.1b4.1±0.53.0±0.2b0.9±0.31.3±0.1b

3 讨论

1932年, La Barre首次提出了“肠促胰素”这一概念,用来描述一种摄食后由小肠内分泌细胞反应性分泌的激素,这种激素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肠促胰素主要由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肠促胰素分泌多肽(glucp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 GIP)[6]。上世纪80年代, Nauck等发现, 2型糖尿病患者肠促胰素作用减退, 提示肠促胰素系统异常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7], 可能为GLP-1分泌的减少和GIP促胰岛素作用的减少的综合原因。

基于以上理论, 作者将患者治疗前后肠促胰素与FPG、 2 hPG、TC 、LDL-C、HDL-C、TG水平进行研究, 通过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 经过强化血糖、血脂治疗后, 肠促胰素GLP-1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 GIP水平则无显著性变化,这与当前国际主流报道一致。同时, FPG、2 hPG、TC 、TG、LDL-C水平均有显著性的降低, HDL-C具显著性升高。结果提示, 肠促胰素升高的同时, 可能较好的改善了β细胞的功能, 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因此,临床考察肠促胰素水平变化情况, 有助于准确诊疗T2DM患者血糖、血脂具体情况, 便于临床更有效的治疗T2DM, 同时可作为T2DM患者临床疗效评价的参考标准。

参考文献

[1] 景斐,郑冬梅,管庆波,等.肠促胰素类药物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及评价.药品评价, 2013(13):28-31.

[2] 尚霞,唐国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转为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及用量探讨.中国全科医学, 2011,21(35):4042-4044,4047.

[3] 熊静,莫朝晖,谢艳红,等.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肠促胰岛素的变化.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2, 20(2):120-123.

[4] 南映瑜,陈瑜,张蕴蕴,等.诺和锐30三餐前注射和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重庆医学, 2010, 39(16):2184-2185.

[5]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中华医学杂志, 2008,88(18):1227-1245.

[6] 成玮,黄勤.肠促胰素及其分泌机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21(22): 2498-2501.

[7] Vermeire E, Wens J, Van Royen P, et al.Interventions for improving adherence to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in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5(2):CD003638.

250022 山东省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所(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在职硕士研究生(刘玮);山东省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所(荣海钦)

荣海钦

猜你喜欢
控制组血脂显著性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给商品起名字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你了解“血脂”吗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
图像序列的显著性目标区域检测方法
96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管理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