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肿瘤标志物结果的对比分析

2014-09-04 07:51王利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5期
关键词:甲胎蛋白电化学标志物

王利强

·临床医学·

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肿瘤标志物结果的对比分析

王利强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肿瘤标志物结果的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68例肿瘤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及电化学发光法对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血清内游离AF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化学法与对比酶联免疫法>0.99, 由此可见, 与高度有较大关系;在95%可信度下, 通过对双样本均值分析的t检验, P>0.05, 由此可见, 电化学发光法与对比酶联免疫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FP检测中, 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一致性较高, 在肿瘤标志物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酶联免疫法;电化学发光法;AFP肿瘤标志物;对比分析

正常情况下, 人体甲胎蛋白(AFP)含量保持在2~8 ng/ml,近年来临床通过对甲胎蛋白含量的检测, 对原发性肝癌进行诊断, 同时判断患者预后。酶联免疫法为传统常用的免疫法,在甲胎蛋白的检测中使用广泛;电化学发光法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方法, 能够精确、快速、重复性的进行操作, 因此前景良好[1]。为对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肿瘤标志物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对本院收治的68例肿瘤患者血清标本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检测, 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68例肿瘤患者血清标本, 均为肿瘤科、内科及外科住院患者,其中男41例, 女27例 , 年龄35~80岁, 平均年龄(41.32±6.59)岁,其中32例患者标本浓度超出正常范围, 36例患者标本浓度>20 ng/ml, 所有标本检测范围均控制在0.61~300 ng/ml, 采集静脉血均为患者晨起空腹状态下进行, 放置-20℃保存标本,留备待检。

1.2 仪器与试剂 电化学发光法:采用仪器为罗氏公司Cobase-411电化学发光自动分析仪, 采用制剂为其配套试剂、定标液和质控品, 酶联免疫法:使用仪器为深圳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酶标仪, 使用试剂盒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仪器及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直线回归分析ELISA法(Y)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X), 相关性检测拟合直线为Y=7.574+1.055X, 根据拟合结果能够发现, 酶联免疫法与点化学发光法检测CEA的散点图呈现出直线趋势, R2=0.9409, 相关系数r=0.97, 由此可见Y与X高度相关, 回归系数t为16.429, 同时P<0.05, 因此可得出酶联免疫法对AFP检测结果之间为直线关系, 直线回归方程为Y=7.574+1.055X。

2.2 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肿瘤标志物所得结果呈现出正态分布, 承兑双样本均值t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t检验成对双样本均值分析

3 讨论

甲胎蛋白是特异性较强的原发性肝癌标志物, 是胎儿肝脏组织的合成物, 当胎儿出生后, AFP含量下降迅速, 并在出生后数月或者年内, 恢复至正常水平。一般情况下AFP水平在20 ng/ml之下[2]。多数癌症患者体内AFP水平含量高于正常人, 然而总保持在350~400 IU/ml以下。研究显示, 乙肝病毒携带者、畸胎瘤、酒精性肝硬化患者, 肝脏组织出现代偿性增生, AFP水平相应的升高[3]。国内研究结果显示, APF的诊断率符合率多在70%~90%。近年来随着临床检测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增高, 放射免疫法( RIA) 、化学发光法(ECLIA) 、酶联免疫法( ELISA) 等在临床广泛使用, 其中免疫层析法使用最为广泛。

酶联免疫法是传统检测AFP肿瘤标志物的重要手段, 设备及试剂成本均较低, 因此在基层医院及筛查中使用广泛,然而其检测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稳定性等均比较低, 因此在对AFP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时, 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次研究使用的化学发光法(CLIA)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新型标记免疫分析方法, 有效结合了免疫测定与电化学发光的优势,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检测快速、无放射污染、结果精确、检测范围较宽等优势;然而设备成本较高, 同时所需使用试剂亦较为昂贵[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酶联免疫法对AFP诊断,可能导致假阳性的出现, 而电化学发光法能够稳定、快速的进行诊断, 从而提高AFP诊断的准确性, 有效减少了漏诊误诊现象的发生。总之, 不同检测方法在对患者样品结果进行诊断时具有可比性, 因此在临床诊断及检测时不应忽略, 然而无论患者采用何种仪器, 在何种检测结构进行, 都需要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实现检测的准确性。本次研究中, 由于样本量较少, 检测范围较窄, 因此仍需要在日后工作中继续研究。

[1] 徐焰, 陈名声, 郝晓柯.联合检测血清AFU、AFP肿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重庆医学, 2008, 37(23): 2805.

[2] 张倩云, 林金明.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血清学检测及其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化学, 2009, 37(A03): 266.

[3] 郑建琼.肿瘤标志物联检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3, 29(10):1067.

[4] 黄红, 毛琴, 全胜麟, 等.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I临床应用研究.重庆医学, 2013, 42(26):3117.

2014-03-18]

455000 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核医学科

猜你喜欢
甲胎蛋白电化学标志物
甲胎蛋白升高,就一定得肝癌了吗
电化学中的防护墙——离子交换膜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电化学基础测试题
甲胎蛋白:您了解多少?
关于量子电化学
电化学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乙肝康复 莫忽视甲胎蛋白检测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