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斌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张学斌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组, 对照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病死率低(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 效果显著, 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值得推广和普及。
中西医结合;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
在临床上,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外科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病症, 具有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危重、发展快、起病急、并发症多、预后较差等特点, 具有较高的致死率, 常伴有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而且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为患者胰腺自身分泌的消化酶被激活, 从而使胰腺出现自身消化的症状, 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腹症。在急性胰腺炎中, 重症急性胰腺炎占10%~15%, 具有较高的发生率, 因此在临床上需要加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治力度, 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改善患者的预后, 减少并发症, 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对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和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目前,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方面, 尤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中, 已取得明显的疗效。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本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有36例, 女性患者有24例。年龄范围为30~77岁, 平均年龄为40岁。致病原因为胆道疾病有23例,饮食不合理10例, 酗酒10例, 不明原因17例。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B超和(或)CT影像检查、腹腔穿刺液检查以及生化检查等,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 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个组别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致病原因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 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①轻型胰腺炎;②发病后超过48 h入院, 或伴有胰腺假性囊肿、脓肿等并发症;③均不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 不含哺乳期妇女、孕妇以及药物过敏等特殊群体;④有胆道梗阻;⑤院外已采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或中药治疗或复发性病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 包括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泮托拉唑和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 补液扩容维持有效血容量,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并根据病情适当给予营养支持和病因治疗。改善微循环, 预防感染, 抗生素选用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腹痛较剧时可用杜冷丁解痉止痛。在保守治疗过程中, 如出现胰腺坏死感染、胰周脓肿、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 应及时中转手术。
1.2.2 实验组治疗方法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 包括口服自拟清胰汤以及外敷治疗。
清胰汤:药物组成:生大黄30 g、柴胡15 g、芒硝15 g、枳实10 g、厚朴15 g、白芍10 g、木香10 g、黄苓10 g、川楝子10 g、丹参15 g。生大黄最后下, 芒硝冲服, 1剂/d, 用水煎汁300 ml, 分2次(每次150 ml)胃管内注入, 夹闭胃管1 h,保持大便3~5次/d。
外敷方:取皮硝150 g、食盐150 g, 将其置于布袋中(布袋大小为20 cm×30 cm), 烤热(温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准), 对患者腹部进行外敷约30 min, 1次/8 h, 连续治疗7 d。两组患者均以7 d作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主要包括腹痛消失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腹水消失或明显减少时间。
1.4 临床效果评价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血淀粉酶以及尿淀粉酶正常, B超以及CT复查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 血尿淀粉酶降低, B超以及CT复查显示胰腺或胰周有显著改善迹象。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没有显著变化, 血淀粉酶、尿淀粉酶以及复查显示不存在变化;或者患者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s, d)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s, d)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
可见,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
可见,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复杂, 包括胆石症、高脂血症以及酗酒等。患者因胰腺组织出现炎症反应, 以胰腺弥漫性出血和组织坏死为特征, 导致多系统器官组织功能受损, 病情较为严重, 致死率较高。常规的手术治疗并发症较多, 且早期手术无法抑制病情的发展, 会加重代谢紊乱以及血液循环, 导致患者死亡[1]。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主要因胰腺的消化酶被激活, 导致胰腺组织自我消化, 从而使患者出现全身过度炎症反应。患者在发病后, 因一系列细胞参与了病情的发展,包括单核巨噬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等, 导致患者的胰腺组织出现持续性坏死以及局部炎症,病情逐渐发展, 引起全身出现炎症反应, 导致患者出现多脏器功能异常[2]。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 医疗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创新, 这也让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愈率不断上升。目前相关方面的专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基本上达成共识, 主张通过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部分患者必要情况下实施外科手术[3]。
中医认为, 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脾心病”、“胰瘅”、“结胸病”以及“胃脘痛”[4]。患者因肝胆湿热或者脾胃受损,湿热郁结, 热毒枳盛, 气机郁滞, 腑气不通所致。多年临床观察认为腑气不通是急性胰腺炎的基本病机。暴饮暴食、饮酒、肥胖、蛔虫等致肝郁气滞, 中焦气机阻滞不通致腹痛,腑气升降失常而出现呕吐、便秘等, 甚则湿热蕴结致发热、黄疸。部分患者可演变成气血暴脱、或昏厥, 或热迫胃络出血等重症危及生命。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以痛、热、呕、黄为特点, 辨证多属实证、热证、里证和阳证, 为湿热或宿食等壅闭腑气, 而多种病机因素相互作用, 可导致阴竭、阳脱之变。遵中医“六腑以通互用”, “不通则痛”的古训, 治疗因着眼于“通”字, 以通里攻下、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疏肝利胆为主要治则。此次临床研究中, 本院对实验组患者增加自拟清胰汤进行治疗, 药方依据大承气汤为基础, 其中生大黄能够对胃肠黏膜进行保护, 具有苦寒通降以及泻下湿热积滞的效果;芒硝能够软坚润燥和通便;厚朴能够除满消痞;枳实能够导滞消痞, 柴胡以及白芍能够疏肝解郁和缓急止痛;黄苓具有除湿清热解毒的功效, 川楝子能够行气消胀;木香能够行气止痛;丹参能够对血小板的凝聚以及黏附进行抑制。诸药合用, 能够疏肝理气、消炎止痛以及通腑泻热,对肠蠕动、胰液排泄以及胆汁排泄具有促进作用, 对胰腺消化酶具有抑制效果[5], 从而使腹痛、腹胀、呕吐、黄疸及全身情况得以改善。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大黄主要成分为大黄素及大黄鞣酸。大黄素能刺激肠壁, 改善肠收缩, 增加肠蠕动, 使分泌增加, 而致肠内容物易于排出, 故能增加大便次数, 减低十二指肠内压力, 解除肠麻痹, 从而达到清除肠细菌及内毒素和腐败物质的作用;鞣酸能有效缓解十二指肠乳头及壶腹部水肿;大黄对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真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 能抑制十二指肠乳头、壶腹部及胆道等部位的炎症反应。单味大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 能够对胰腺细胞进行保护, 而芒硝则能够减少肠道的压力;大承气汤能够对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进行调控, 从而减少循环中的炎性因子, 将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瀑布反应”打断, 并对促炎细胞因子以及抗炎细胞因子的平衡进行重构, 从而缓解患者受损的胰腺组织。将皮硝与食盐烤热进行外用, 能够扩张部分血管, 从而加快血液的运输, 使微循环得到改善, 并使得单核细胞的吞噬能力得到加强, 从而使炎症加快吸收和消散。
在此次临床研究中, 本院实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上增加中医治疗, 效果显著,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 临床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更高, 这与相关研究的数据相符。可见,采用中西医结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治疗, 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 减少并发症, 降低死亡率, 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值得推广和普及。
[1] 黎长权.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探讨.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0, 14(2):105.
[2] 高庆冉, 张宝林.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 2012, 5(7):63.
[3] 俞敏慧, 钦丹萍.“通里攻下”法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研究进展.浙江临床医学, 2011, 13(5):569.
[4] 魏有刚, 储成东, 郑玉红, 等.大承气汤加味方配合西医常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1, 23(12): 1043.
[5] 李航, 薛育政, 刘宗良.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4):374.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ZHANG Xue-bin. Department of Surgery,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Wanzhou District,
Chongqing 40402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clinical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ethods Choosing 60 cases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randomly dividing them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experimental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Results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disappeared tim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control group,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as an obvious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o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popularization.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Clinical effect
2014-03-04]
404020 重庆市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外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