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欣
摘 要: 《雅歌》向我们展示了清新淳朴的气息,表达了对爱情的赞颂,并通过男女间自由、平等、互爱的热情和简约的抒情艺术感染吸引我们。文章对《雅歌》中歌颂的爱情的三个不同方面和层次:欲望之爱、友谊之爱、无条件圣爱进行研究,希望给读者带来些许启示,从而更好地理解《雅歌》所表达的主题思想。《雅歌》中传达的爱情观给当今社会对待爱情的态度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雅歌》 性爱 友爱 圣爱
一、《雅歌》的主题内容
《雅歌》是圣经中一卷美妙的诗歌,被称“歌中之歌”、“最美的歌”。周作人曾在一篇文章《旧约与恋爱诗》中称《雅歌》的描写“真是极好的句”,是真挚的男女关系的极致。雅歌的主题,学者们一直质疑,到底是表达世俗的爱情还是神圣的上帝对以色列民的眷爱。通篇来看是在讲述男女之爱,恋人在倾诉彼此的爱慕之情,何种原因让这卷书被放在神圣经典中,文中似乎并没有提到与信仰有关的内容。桑塔亚娜说:“爱情是一种真正的自然宗教……他使一种自然的神秘变得神圣了。”信仰的诗与爱情的诗,往往被打成一片,深沉的恋情与深沉的信仰情思集于同一个心灵。本文主要通过对文本阅读,领会暗含在雅歌中的美好爱情。雅歌出现在圣经中,增加了世俗爱情神圣的一面,为希伯来文化系统“情欲”的先天不足做了一个小小的注脚。《雅歌》这卷诗歌,共八章,其中包括男女对话,问答,以新郎、新娘为中心,演绎了一首爱的凯歌。从中能品味出亘古之久到今天,人们一直苦苦寻索的爱情。这里借用希腊文表达“爱”的不同意思解读诗歌中传达的爱情的真谛。
二、《雅歌》中爱情的三个阶段
1.欲望之爱
在希腊神话中,Eros是爱神厄洛斯,它含有性欲、性爱的意思,代表出于本能的感性冲动及浪漫的情怀,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个人有情爱的欲望是正常的,因为若是没有这种能力,两性就不可能结合并且繁衍后代。更强调一种身体的吸引而带来的喜欢和爱意。这一点在《雅歌》中能看到。
如:“愿他用口与我亲嘴,因你的爱情比酒更美。”
这句话在诗歌的开篇就提到,迎面给人带来感官触动,恋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用身体的接触表达心中喜欢。希望通过口的亲近表达心灵的靠近。
“你的两乳好像一对小鹿,就是母鹿双生的。
你的头在你身上好像迦密山,你头上的发是紫黑色。王的心因这下垂的发绺系住了。
我所爱的,你何其美好!何其可悦!使人欢畅喜乐!
你的身量好像棕树;你的两乳如同其上的果子,累累下垂。
我说:我要上这棕树,抓住枝子。愿你的两乳好像葡萄累累下垂;你鼻子的气味香如苹果;你的口如上好的酒。”
这一段主要描写了新郎对新娘的赞美,从两乳、颈项、眼目、鼻子到头和头发,都是比喻,如此具体精确,由此可见新郎观察的细腻,新娘的面貌在新郎的脑海中具体生动,清晰可见。随后又整体赞美了新娘的身材,“挺拔如棕树”,并大胆直率地写了新娘的“两乳如累累的果子”,这一比喻不仅贴切,而且饱含真情,赞美之意溢于言表,象征生育的两乳果实累累。这时,新郎便急切想要上这棵树,抓住它的枝子,尽情享受其中的欢乐。接下来鼻子“挺立如塔”而闻到了其中散发的气味,“如苹果的馨香”,口中滋味“如上好的美酒”,这一切都让新郎深深陶醉。从这一组描写可以看出新郎对新娘的爱慕之情,十分真实。正是从这种美好的情感中自然生发出欲望之爱,应当被尊重,被肯定。从这个角度解读《雅歌》中大胆的情欲描写,不仅没有消解《雅歌》的神圣性,反而加深了对真正爱情的理解,这也就不难看出为什么圣经要将这卷书纳入其中,是健康、纯洁的基督教爱情观的体现。从古至今爱情都呼唤着共同的含义,彼此相悦的心灵契合,身体的完全接纳,在忠诚与贞洁中融合,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俗世红尘,一样被期待、肯定。因此,洋溢着如此之多人间烟火气息与情爱成分的《雅歌》如此般神圣迷人。
2.友谊之爱。
友爱是温和而理性的,从互相欣赏与尊重开始,进而彼此了解,彼此砥砺,一起走上人生之路。换句话说,并不是一种情爱,好像男欢女爱一般,狂热到不能静止,也不是圣爱那种泛爱一切、没有任何差等的博爱,而是“Phileo”,一种温和而理性的友爱。这种爱是两个人相处时志同道合,心灵相犀,在彼此交流中感受到朋友般的情谊和心灵的默契。这份情感在《雅歌》中也能看到。
如:“我的良人白而且红,超乎万人之上。
耶路撒冷的众女子啊,这是我的良人,这是我的朋友。”
3.无条件圣爱。
Agape原指无条件的爱,也就是神的爱,神无条件地对人类的爱,是身、心、灵之爱的最高境界。前面两种爱都是有条件的,或外貌彼此吸引,或内在彼此相通。外貌或内在思想都属于客观存在的条件。但“Agape”的爱是:无论何种境遇我都爱你。就像《圣经》里的耶稣,虽然世人不相信他,他依然爱众人,即使人们把他钉死依然无怨无悔。《圣经》哥林多前书13章诠释了这种爱的真谛。“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这里的爱是满含真理的爱,在《雅歌》中,我们也能看到这份爱的力量与坚强。
如:“求你将我放在心上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
爱情,众水不能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
在诗歌的结尾作者表达了爱情最高的意义和价值,渴望被铭刻在心上,这份爱火就像从神而来的永远不灭的大火,是一份永恒的力量,不容掺杂任何不属于爱情的东西。当爱情进入这个阶段,才真正是成熟的感情,才能携手走入婚姻的盟约之中。
三、《雅歌》里三种爱的时代价值
透过这三份爱,看到了爱情作为一种特殊的感情,它不同于父母的爱,不同于朋友的爱,也不是博爱,泛爱。感受经典,反思当下的爱情。在经济时代,注重价值、效率、速度。实用主义催逼我们看重实际的东西,追求实效,看不见的东西成了虚无缥缈。人们对待爱情,不再是追求两情相悦的长久相守,而是先看条件是否合适,能否为我带来价值和实惠。不过,我们还是呼唤从正确的爱情观出发,寻找真正的爱情。《雅歌》表述了生命深处最深刻的情感体验,三种爱的经历和层次相互交融结合绽放出的专注之爱成了有关爱情的神学,带给我们超越世俗爱情的感动,对纯洁爱情的最高赞辞已经成为最深沉的爱的哲学。“爱”在这里大大扩展了领域和内涵,产生了光彩照人的魅力,净化和提升了灵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杨自伍.美国文化选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李赋宁.欧洲文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杨慧林.罪恶与救赎——基督教文化精神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4]圣经.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5.
[5]朱维之.圣经诗歌·序.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