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2014-09-03 05:54梁就积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15期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梁就积

[摘要]目的 探讨在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加压钢板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78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研究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与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 结果 术后,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对照组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卧床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在严格掌握患者手术适应证情况下,可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均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功能恢复。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不稳定型;人工股骨头置换;锁定加压钢板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5-181-03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髋部常见骨折,多见于老年人,通常由间接外力导致,虽然粗隆部血运丰富,骨折后极少出现不愈合情况,但极易发生髋内翻和并发症,尤其是高龄患者[1]。该骨折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愈加明显,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使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其中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上升最明显[2]。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全身功能、减少并发症,以往采用的方法是骨牵引等保守治疗,但患者需持续牵引,且长时间卧床,不仅不能促进骨愈合,还会因卧床时间过长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3]。目前,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加压钢板是临床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常用方法,并已取得良好疗效,逐渐被患者接受并广泛应用。本研究选取了78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加压钢板的临床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入院治疗的78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3例,女35例,年龄67~91岁,骨折至手术时间2~10d,致伤原因主要有跌伤、车祸,骨折类型按Evens-Jensen分型可分为:23例Ⅱ型,29例Ⅲ型,26例Ⅳ型。所有患者经诊断均为闭合性骨折,无病理性骨折,且经X线、CT平扫确诊,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术前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病情评估分级标准,评估患者健康状况与关节功能[4]。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研究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70~91岁;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67~8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入院后,对所有患者患肢进行皮牵引,若患者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先让相关内科进行会诊,协助控制患者合并症病情,必要时让麻醉科医生做术前评估,决定是否需进一步检查、调整治疗方案,以及最适宜的麻醉方式,尽可能降低患者手术过程中麻醉风险程度[5]。此外,术前还需备足够血液,以防术中出血量过多,及时给予输血,提高手术安全性[6-7]。

1.2.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具体操作为: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患者取健侧卧位,术区常规消毒铺巾,在髋关节后外侧作切口,逐渐切开,充分分离显露骨折部位及关节囊,并保留臀中肌止点,沿着大粗隆顶端至小粗隆上缘1.0~2.0cm处行股骨颈截骨,保留大、小粗隆部骨折块及附着筋膜,将股骨头取出并测量大小,对骨折进行复位,并用钢丝不完全收紧的捆绑固定,之后在避免损伤股骨近段骨皮质的情况下,选用髓腔锉从小到大依次扩髓,根据测量的股骨头大小及髓腔锉扩髓大小,选择适宜的骨水泥型假体安装,安装时假体柄保持正确的位置和前倾角,安装好后冲洗伤口,放置引流,逐层缝合关闭切口。

1.2.3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具体操作为: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于骨科手术牵引床上取仰卧位,垫高患侧臀部,患肢外展内旋位牵引复位,C臂机透视骨折复位良好,即将下肢固定在牵引架上,术区常规消毒铺巾,在髋关节外侧作纵行切口,逐层切开将肌肉软组织分离,充分暴露股骨大粗隆和骨折部位,对骨折端进行清理和复位,尽可能复位游离骨块和小粗隆粉碎骨块,使侧与内后侧骨皮质恢复连续性,之后在大粗隆外侧置入适宜的锁定钢板,在C臂下透视下用不少于3个长螺钉固定锁定钢板近端,并用螺钉固定股骨远近端,骨折复位、固定情况透视观察满意后,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关闭切口,并加压包扎。

1.3 术后处理

术后处理措施主要包括:(1)患肢用丁字鞋固定,维持外展中立位,防外旋、内收;(2)将引流管置于切口,术后1~2d拔除;(3)术后常规采用3d抗生素抗感染,采用低分子肝素钠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4)术后第1~2天,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股四头肌、胫前肌等长收缩,在他人协助下进行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屈伸活动;(5)术后第7天,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研究组患者可下地负重练习行走;对照组可在床上进行肌肉力量训练,2周后可适当进行非负重活动,4周后每周摄片复查1次,若X线片复查显示愈合情况良好,可逐渐扶拐下地负重行走,3~4个月或9个月后,骨折断端若明显生成骨痂,可逐渐负重行走。

1.4 观察指标

术后,对患者进行半年~1年随访。详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与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情况,Harris评分项目主要包括疼痛、功能、畸形、关节运动范围等,随访结束后,对两组手术疗效和手术情况进行对比。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与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对比,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研究组,而研究组术后卧床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常见于老年人髋部的骨折类型,占髋部骨折的50%,高龄长者多有严重骨质疏松,极易因外伤导致粉碎性和不稳定型骨折,及

早进行手术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8]。手术治疗重建股骨距,并予以内固定,可恢复力学传递,减少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进行功能锻炼,提高骨折愈合率和生活质量。虽然高龄不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但高龄患者多合并内科疾病,预防和控制内科疾病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9]。因此,采用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前,需先常规检查患者身体状况,及时预防和控制可能给手术造成影响的合并症[10]。

目前,临床上手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有多种方法,主要有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加压钢板。人工股骨头置换可降低早期负重的机械风险,使患者快速恢复关节功能水平,及早下地负重行走,减少因长期卧床引发的坠积性肺炎、压疮等并发症[11]。但由于股骨距在小粗隆上方,粗隆间骨折后会受到破坏,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会使人工股骨头无股骨距支持,导致假体松动、下沉[12]。因此,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损伤股骨距以及假体下沉,该治疗方法的适应证主要有:(1)年龄>70岁;(2)不稳定型或粉碎性骨折;(3)骨质疏松明显,内固定无效或不持久;(4)合并其他老年疾病,不宜长期卧床;(5)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锁定加压钢板是近年来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新技术,钢板外形与股骨近端匹配,在锁定钢板原理基础上,根据股骨近端外侧解剖形态设计,功能有加压和锁定,具有抗旋转、抗折弯、抗剪切、抗拉等作用[7]。该手术治疗具有操作简便、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钢板和螺钉非坚强固定,两者之间有微动,符合生物固定要求,不需靠接骨板摩擦力稳定,可有效保护骨膜血运,而且坚强的内固定可使患者早期活动,适用于不稳定型粗隆间粉碎骨折与骨质疏松老年患者,但不适用于简单骨折,术后发生髋内翻的可能性大[13]。本文选取78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锁定加压钢板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但术后卧床时间明显长于人工股骨头置换,且两种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均能有效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总之,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各有优缺点,在严格掌握患者手术适应证情况下,采用这两种方法治疗,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功能恢复,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何金杰.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进展[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9(2):317-320.

[2] 陈禄.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不同手术方式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8):65-67.

[3] 常树松,王玉兰,龙云,等.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的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3):180-184.

[4] 辛泽团,牛涛.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J].河南医学研究,2009,18(4):307-319.

[5] 陈剑峰.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8):247.

[6] 倪锋,魏广奇,黄世超.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J].实用骨科杂,2012,18(4):352-354.

[7] 余升华,胡汉生,范震波,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1):2413-2414.

[8] 鄢安良.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报告[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2):1409-1421.

[9] 高荣.锁定加压钢板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6):1324-1326.

[10] 肖立军,陈文贵,邓德礼,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2):2013-2014.

[11] 罗炜,刘庆宽,成明华,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2):184-186.

[12] 李裕林,曾南柱,卢盛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1):9640-9643.

[13] 王卫东,白峰.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5):9640-9643.

(收稿日期:2014-05-19)

猜你喜欢
股骨粗隆间骨折
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严重粉碎移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运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分析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的临床体会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DHS与PFNA治疗探讨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
Gamma钉和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