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3年门诊处方分析

2014-09-03 22:16陈芳超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15期
关键词:处方点评合理用药

陈芳超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处方点评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我院处方用药情况,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方法 随机抽查我院2013年1~12月1200张处方,进行点评、分析。 结果 平均每张处方用药2.67 种,注射剂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18.91%、23.50%,不合格处方124 张,占处方总数的10.3%。 结论 门诊处方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不规范处方和用药不适宜处方比例较高,需加强相关医护人员进行理论知识教育,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关键词] 处方点评;门诊处方;不合理处方;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9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5-34-03

处方点评作为不合理用药的一种干预方法,对提高医院用药合理性和规范用药行为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以及原卫生部颁发的《处方管理办法》[1]《处方点评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本院建立了处方点评制度,定期从门诊处方中抽查一定数量的处方进行处方点评,切实加强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12月每月按不少于总处方量的1‰进行随机抽查,点评的处方绝对数每月至少100张,共1200张,处方涵盖各临床科室,具有代表性。

1.2 方法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药物临床信息参考》《新编药物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3]、药品说明书等进行审核,结合本院处方点评制度进行点评,将抽取的处方按预先设计好的表格填写,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点评的基本指标包括:平均用药品种数、平均处方使用费用、注射剂使用率、抗菌药物率、通用名使用率,然后将不合理用药处方分离出来,对其不合理用药原因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门诊处方基本情况(表1)

2.2 采取逐张审查的方式,统计处方中书写不规范及不合理用药情况

1200张抽查处方中,合格处方数为1076张,处方合格率为89.7%,不合格处方书为124张,不合格处方占10.3%。不合格处方分析见表2。

3 讨论

3.1 处方基本情况分析

就2013年抽查处方结果显示我院平均用药品种数(种)为2.67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这一要求,也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门诊药品的合理利用制定了标准: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应为1.6~2.8种[4]。我院注射剂使用率为18.91%,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发展中国家对医疗机构门诊药品的合理利用制定的标准:13.4%~24.1%[4]。静脉注射起效快,常作急救、补充体液和供营养之用,但滥用静脉注射剂特别是抗菌药和中药注射剂易发生不良反应,且症状较重[5],因此,应尽量减少静脉注射,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必须注射应尽量减少注射次数,同时减少注射剂联合使用的种类,避免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的出现[6]。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3.50%,高于卫生部要求的医疗机构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得超过20%的要求[7],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抗菌药物是门诊处方中的常用药,在各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如不合理使用,不仅造成药物资源的浪费,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和患者机体的菌群失调,因此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受到普遍重视[8]。

3.2 不规范处方的分析

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等方面的问题都没有出现,这与本院门诊实行电子处方管理,替代了过去的纸质处方,完善电子处方审核系统,实现医生某些不符合要求的录入能够自动报警有密切关系[9]。

从表2可以看出,不规范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比率高达54.8%,其中在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占27.4%,单方超过5种药品的处方主要出现在慢性病处方上,联用药物数量是合理用药指标之一,联用药物数量越少,产生药物不良反应机率越小[10]。对于不规范处方的问题的出现,希望可以通过我院医院网络信息管理中门诊电子处方审核系统,实现不规范处方报警提示,减少不规范处方的的出现。

3.3 用药不适宜处方

遴选药物不适宜产后哺乳期妇女患者使用雷贝拉唑片,而雷贝拉唑说明书“本品可能通过乳汁分泌,故避免用于哺乳期妇女,不得已而必须用药时,则应暂停给婴儿哺乳”。经过与医生沟通该患者停用雷贝拉唑。

用药不适宜处方主要体现在用法用量不适宜,占总的不合理处方16.9%,如50mg灯盏花素粉针剂溶于250mL 10%葡萄糖中静脉滴注,而说明书中规定应溶于500mL 10%葡萄糖,溶媒不足使药液浓度增大,药物微粒增大,可能是导致灯盏花素在静脉滴注过程中出现絮状物的原因之一;青霉素针剂640万U每天1次静脉滴注,作为时间依赖性药物,青霉素半衰期约为30min,给药6h后,血药浓度已低于最低血药浓度,达不到最佳抗菌浓度,建议1d 2~4次给药。

联合用药不合理糖尿病患者联合使用甘精胰岛素和胰岛素促泌剂罗格列酮片,2008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SAD)更新并颁布了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管理共识,要求一旦开始胰岛素治疗,应立即或逐渐停用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或格列奈类)。

重复用药如双扑伪麻分散片、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合用。双扑伪麻分散片里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两者合用,对乙酰氨基酚的实际用量超过安全剂量易引起肝脏的损害。用药过程中应了解市场上各类感冒药的具体成分,避免同服两种或两种以上均含对乙酰胺基酚的感冒药[11]。另外,由于中成药大多都是几位中药组成,较容易出现重复用药[12],如心可舒胶囊和复方丹参滴丸都含有丹参和三七,两者合用属于重复用药。endprint

3.4 无适用证用药

处方无感染的诊断,也未做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诊断为“肾结石”的处方开具头孢呋辛酯分散片。以局部使用抗菌药物为主的适用证开具了口服抗菌药物,如诊断为“结膜炎”“角膜异物”的处方除了开具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或氧氟沙星眼膏外,还开具了口服的头孢克肟分散片或者头孢泊污酯分散片。建议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处方时,完善实验室相关检查,严格把握抗菌药物应用指征。

实施处方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高质量的处方点评可以促进用药规范性,防止潜在的用药失误,提高医疗品质,降低医疗风险,同时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改善医患关系[13]。针对处方点评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本科室进行登记和汇总,反馈给临床医生,尽量避免同样的问题发生。另外,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理论知识教育,从而切实加强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S].卫生部令第53号,2007.

[2]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2004.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3号,2010.

[4] 李洋,颜红.处方信息的分析和利用[J].中国医院统计,2005,12(1):79-81.

[5] 陆进,朱立平.关注注射剂的安全使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8,6(2):29-35.

[6] 邹爱东,徐建乐,赵越.盲目输液的隐忧与危害[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3):253-255.

[7] 郗君.门诊抗菌处方专项点评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7):719-720.

[8] 吴渺夷.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评估[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9):77-78.

[9] 杜菁.医院网络信息管理中门诊电子处方系统的缺陷分析[J].价值工程,2013(1):193-194.

[10] 赵梁艳.本院1200张门诊处方分析[J].今日药学,2011,2(21):110-112.

[11] 张华峰,彭桂清,聂红兵.含对乙酰氨基酚抗感冒药的严重不良反应回顾[J].中国执业药师杂志,2011,8(5):3-6.

[12] 刘萍,安景华,张燕平.中成药应用的一些误区及应对措施[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2):35-41.

[13] 梁华,李根,高羽,等.处方点评工作对医院门诊用药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2014,23(4):62-63.

(收稿日期:2014-05-04)endprint

3.4 无适用证用药

处方无感染的诊断,也未做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诊断为“肾结石”的处方开具头孢呋辛酯分散片。以局部使用抗菌药物为主的适用证开具了口服抗菌药物,如诊断为“结膜炎”“角膜异物”的处方除了开具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或氧氟沙星眼膏外,还开具了口服的头孢克肟分散片或者头孢泊污酯分散片。建议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处方时,完善实验室相关检查,严格把握抗菌药物应用指征。

实施处方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高质量的处方点评可以促进用药规范性,防止潜在的用药失误,提高医疗品质,降低医疗风险,同时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改善医患关系[13]。针对处方点评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本科室进行登记和汇总,反馈给临床医生,尽量避免同样的问题发生。另外,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理论知识教育,从而切实加强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S].卫生部令第53号,2007.

[2]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2004.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3号,2010.

[4] 李洋,颜红.处方信息的分析和利用[J].中国医院统计,2005,12(1):79-81.

[5] 陆进,朱立平.关注注射剂的安全使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8,6(2):29-35.

[6] 邹爱东,徐建乐,赵越.盲目输液的隐忧与危害[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3):253-255.

[7] 郗君.门诊抗菌处方专项点评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7):719-720.

[8] 吴渺夷.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评估[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9):77-78.

[9] 杜菁.医院网络信息管理中门诊电子处方系统的缺陷分析[J].价值工程,2013(1):193-194.

[10] 赵梁艳.本院1200张门诊处方分析[J].今日药学,2011,2(21):110-112.

[11] 张华峰,彭桂清,聂红兵.含对乙酰氨基酚抗感冒药的严重不良反应回顾[J].中国执业药师杂志,2011,8(5):3-6.

[12] 刘萍,安景华,张燕平.中成药应用的一些误区及应对措施[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2):35-41.

[13] 梁华,李根,高羽,等.处方点评工作对医院门诊用药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2014,23(4):62-63.

(收稿日期:2014-05-04)endprint

3.4 无适用证用药

处方无感染的诊断,也未做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诊断为“肾结石”的处方开具头孢呋辛酯分散片。以局部使用抗菌药物为主的适用证开具了口服抗菌药物,如诊断为“结膜炎”“角膜异物”的处方除了开具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或氧氟沙星眼膏外,还开具了口服的头孢克肟分散片或者头孢泊污酯分散片。建议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处方时,完善实验室相关检查,严格把握抗菌药物应用指征。

实施处方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高质量的处方点评可以促进用药规范性,防止潜在的用药失误,提高医疗品质,降低医疗风险,同时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改善医患关系[13]。针对处方点评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本科室进行登记和汇总,反馈给临床医生,尽量避免同样的问题发生。另外,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理论知识教育,从而切实加强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S].卫生部令第53号,2007.

[2]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2004.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3号,2010.

[4] 李洋,颜红.处方信息的分析和利用[J].中国医院统计,2005,12(1):79-81.

[5] 陆进,朱立平.关注注射剂的安全使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8,6(2):29-35.

[6] 邹爱东,徐建乐,赵越.盲目输液的隐忧与危害[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3):253-255.

[7] 郗君.门诊抗菌处方专项点评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7):719-720.

[8] 吴渺夷.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评估[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9):77-78.

[9] 杜菁.医院网络信息管理中门诊电子处方系统的缺陷分析[J].价值工程,2013(1):193-194.

[10] 赵梁艳.本院1200张门诊处方分析[J].今日药学,2011,2(21):110-112.

[11] 张华峰,彭桂清,聂红兵.含对乙酰氨基酚抗感冒药的严重不良反应回顾[J].中国执业药师杂志,2011,8(5):3-6.

[12] 刘萍,安景华,张燕平.中成药应用的一些误区及应对措施[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2):35-41.

[13] 梁华,李根,高羽,等.处方点评工作对医院门诊用药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2014,23(4):62-63.

(收稿日期:2014-05-04)endprint

猜你喜欢
处方点评合理用药
医院他汀类降血脂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处方分析
全样本处方点评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处方用药配伍禁忌分类研究
某院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合理用药评价
180例门诊患者用药咨询分析与讨论
西药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
门诊药房处方点评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丙戊酸钠制剂临床使用合理性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