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明杨,任 刚,崔兴华,王 松,杨洪海
(1.东华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1620; 2.南方风机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225)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公路交通事业取得飞速的发展,公路隧道里程不断增加。然而随着隧道长度和通行车辆的增加,火灾事故发生的频率也随着增加。作为交通道路上的关键线路和控制性节点,隧道内频繁发生的火灾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如1999年,法-意勃朗峰隧道 (11.6km)因卡车漏油引擎着火,隧道内燃烧超48h,死41人,烧毁36台车,事故发生后,隧道不得不封闭,中断交通达3年之久,经济损失极为惨重[1]。我国公路近期统计的火灾事故率为 0.104次 /(100万车·km),几率是铁路的 20~25倍[2]。大量的火灾表明,火灾产生的高温浓烟不但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还对火灾救援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展开对隧道火灾的研究就十分重要。
国外很早展开全尺寸隧道火灾实验研究,但其周期长、费用高,且不适用于新建或将建的隧道;缩小尺寸的模型试验由于其局限性,数据并不可靠(难以满足相似准则)[3-4]。而计算机数值模拟周期短、成本低、信息全。数值模拟时,很多人采用了稳态火源,但其只代表最严重的情况,显然不符合实际。本文将对非稳态工况下火灾发展前期的规律进行研究。
火灾现象可分为两个互相影响的过程,火源本身和烟气流动,其数学模型为:火源模型和流动模型。
火灾发生是一个三维非定长且伴随着传热传质、多相流动以及化学反应相互作用的非常复杂物理化学过程。考虑直接模拟十分困难,故火灾初期模拟时进行简化:火源采用指数火源,排烟量和火源形状不变[5-6]。
笔者选用VHS(体热源)燃烧模型,不考虑具体的燃烧过程,简化计算过程和计算量。考虑到研究火灾初期,采用T2火源[参考(Ingason,2006)和其他学者的建议值]:
式中:Q为热释放率(MW);α为系数0.05(MW/min2)。
由法国的Heselden等人通过大量的理论和试验研究绘制的发烟量和热释放率关系可知,5MW时的发烟量为18kg/s。模拟时设定烟气主要成分为空气(CO2、CO),前者占总质量的95 %,后者占5 %,其中CO占5 %中的1/20。
(1)连续性方程:
(2)运动方程:
(3)能量方程:
(4)组分方程:
(5)扼流效应烟流阻力:
式中:mk1、mk2分别为火灾断面温度和环境温度比;D为隧道断面水力直径;α为隧道坡度。
(6)浮生效应烟流阻力:
hb=(ρ-ρ0)gLsinα=ρ0gLsinα(mk-1)
(7)
(7)烟流摩擦阻力:
(8)临界速度:
式中:vcr为临界风速;H 为隧道高度;Q 为火灾时热释放速率;ρ0为空气密度;cp为空气定压比热;A 为隧道净横断面面积;Tf为热空气温度;T0为环境空气温度;κ为无量纲系数,κ= 0. 61; Kg为坡度修正系数。
计算隧道模型如图1、图2所示,长100m,宽6m;火源距上游30m,处于截面中央位置。火源尺寸为:2.5m×1.5m×1.5m(长×宽×高);测点A、B 距地面分别为1.5m、3.5m。
图1 隧道断面尺寸图(单位:mm)
图2 隧道网格划分模型
Fluent软件的操作环境中,初始条件:入口平均风速为1m/s,相对压力为0Pa;设置Boussinesq参数,即隧道空气平均温度和密度分别为300K和1.225kg/m3,浮升力加速度 -9.8m/s2;出口为压力出口。边界条件:壁面的表面粗糙系数设为0.02,壁面厚度0.5m处温度恒为290K(考虑到地下恒温);隧道入口均设为速度入口,出口设为压力出口。在温度传递过程中,考虑辐射传热作用,采用DO辐射模型。本文采用SIMPLE算法来处理速度和压力的耦合[7]。
通过模拟烟气的流动规律,分析火源模型和流动模型的并结合经验公式(可得临界风速vcr=1.56m/s,热烟气温度Tf=431K)分析如下。
图3为火源中心横断面的速度矢量图。根据模拟可知:尽管隧道进口风速为1m/s,但是火源中心断面,火焰在热浮升力的作用下,风速最最大可达5.5m/s。气流的运动规律:随着火源处气流温度升高,由于热浮升力的作用,气流逐渐向上扩散,当其到达拱顶时,受其限制,速度向两侧偏转,当其沿着壁面两侧继续下降遇到纵向的冷气流时,在卷吸力作用下,在顶部两侧附近形成一定的漩涡(基本对称)。此时隧道形状和空间的限制,速度场因而变得复杂。
图3 t=600 s时,y=-20的横断面速度矢量图
图4是通风速度为1m/s时,火灾发生300s时,隧道中的三维等温面效果图。可知在火灾下游的温度分布相对比较复杂,需要全面的了解火灾发展的动态过程,才能把握其规律。
图4 隧道200℃三维等温面
3.2.1 纵断面温度分布
图5为火灾前期,隧道纵断面不同时刻的温度分布。
图5 风速1 m/s时各个时刻隧道纵断面温度分布
T=100s时,火源所产生的烟气在上游通风气流的作用下,开始向下游蔓延,但扩散距离短,而且温度低。因为此时产生的高温烟气较少,且火源处受到上游纵向气流力的作用强于浮升力的作用,所以烟气并未达到拱顶处。
T=200s时,火源产生的烟气温度缓缓上升,此时,烟流受到的浮升力作用逐渐变强,高温烟气逐渐向下游及拱顶处扩散,进而到达拱顶之后,烟层厚度逐渐变薄,随后又逐渐变厚,这就是所谓的“鱼跃现象”。“鱼跃区”距火灾距离火源较远,且下游的烟雾温度较低。
T=300s时,火源产生的烟气温度逐渐升高,此时,在浮升力作用显著增强,高温烟气向上扩散,向下游扩散很短的距离后,便到达拱顶,此时,同样有“鱼跃现象”产生。“鱼跃区”距火灾距离火源非常近,烟气分层现象明显,烟层出现少许的波浪形。
T=400s时,火源产生的烟气温度继续升高,开始有“回流”趋势,火源下游的高温烟气分层增多,而且,“鱼跃区”后拱顶处的温度显著升高。
T=500s时,烟气出现“回流”现象,但此时回流长度短,回流区烟层厚度较薄。
T=600s时,烟气回流长度逐渐变大,烟层逐渐变厚。
T=700s时,火灾基本趋于稳定,此时高温烟层波浪线波浪增多,且分层明显,回流也趋于稳定,回流长度为15m。
3.2.2 横断面温度分布
从横断面的温度(图6)来看,开始火灾刚刚蔓延到拱顶,200s时可知在拱顶下方两侧有两个对称的高温核心区,核心区向外温度逐渐减小,但左右两侧温度分布都保持对称;400s时高温核心区逐渐向左上方(拱顶及两侧)方向移动,温度出现分层,呈现出中间温度低、两侧温度高的现象,此外还可知,在介于中央低温区和两侧壁面的高温区之间有一段温度分布厚度大;600s温度分层更为明显,拱顶两侧温度继续升高而且显著高于下层。
图6 火源下游10 m的横断面不同时刻温度分布
3.2.3 测点A、B的温度非稳态变化
图7、图8为测点A、B不同时刻的纵向温度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火源处的温度迅速升高,且拱顶处温度高,随着高温烟气的蔓延,测点A、B都反映出“鱼跃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鱼跃区逐渐向火源靠近。
从测点A的温度分布可知,沿着隧道方向,温度到火源处温度迅速飙升,在火源下游,出现温度的波动,呈现出温度先下降后又升高的规律;从测点B的温度分布可知,在火源上方即拱顶处,温度急剧升高,随着纵向的距离的增大,温度逐渐减小。不同于A测点,B测点的最高温度出现“漂移”,出现在火源右上方位置。此外,从稳定后的温度分布可知,烟气回流长度为15m。
图7 测点A不同时刻纵向温度分布
利用三维数值模拟对隧道火灾的非稳态变化规律研究是可行的,通过模拟可以得出火灾发展前期。隧道中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分布以及变化规律。
(1) 在隧道纵向通风速度为1m/s时,烟气出现回流现象;通过计算得到临界风速为1.56m/s,可以预测当V=2m/s时,回流现象可以得到有效地控制。
(2)火源下游,高温烟气有“鱼跃现象”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鱼跃区”逐渐靠近火源。
(3)靠近火源处下游附近,隧道拱腰附近有两个对称的高温核心区,中心温度高,周围温度低;远离火灾处,温度分布规律呈拱顶及两侧壁面温度高,拱顶下方温度分层且依次下降。
①采用左向焊,焊枪与焊件间的夹角约为75°~80°,左向焊容易看清坡口,焊缝成型较好,不易出气孔。
②焊接板厚为34mm,为得到一定的焊缝宽度,焊枪可作适当的横向摆动,但焊丝不应插入对缝的间隙内。
③在起弧处提前送气2~3s,排除待焊处的空气。
④焊丝伸出长度6~8mm为宜。
⑤引弧位置应设在距焊道端头5~10mm处,电弧引燃后,缓慢返回端头。
⑥喷嘴末端与焊件的距离以10mm左右为宜,焊枪以直线运走或直线往复运走为好。
⑦采用短弧焊接,并使焊丝伸出长度的变化最小。
⑧焊接结束时,要填满弧坑,焊缝熔池尚未凝固冷却之前要继续通气保护熔池。
(1)焊后应及时进行缓冷热处理,可采用电和火焰二种方式加热,硅酸铝纤维毯保温,以保证焊接质量。这是减小焊接变形的有效措施,不可忽视。
(2)焊后及时进行焊缝外观检查和焊缝无损检测,发现问题立即返修处理,返修处理时也应按照前述的工艺进行操作,否则可能会出现影响焊接质量的焊接变形。
回转窑筒体安装质量及焊接质量直接关系到球团矿熟料的生产能力,进而影响钢厂的生产能力和设备寿命。冶金钢厂球团矿回转窑筒体的组对焊接质量,是回转窑安装的一个重要且关键的工序环节,如何快速、安全、高质、高效地进行施工,是我们施工单位致力于研究和实践所追求的目标,希望我们的这个成果能够对读者有所参考和启发,能够推动这样的研究和实践往前再迈进一步。
[1]GB50551-2010球团机械设备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规范[S]
[2]GB50236-20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