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丽
摘 要: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最有效且比较难的手段方法。由于写作是一种精神创作活动,是人们有意识的使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词达意的过程,从表面上看,写作不像认字、造句那样有规律可循,需要学生根据自己已经学习知识,不断地加工制作。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谈文色变”,没有兴趣,也就谈不上热爱写作了。本文将着重探讨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兴趣;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385-01
写作能力是对所积累的知识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的能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基本方向:“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因此,小学阶段的写作目标是能通顺的使用文字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看法。但是,由于小学生的阅读量小,生活阅历少,因此,不能够为写作提供充足的素材,造成无话可说或言之无物。如果教师不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会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作文难于上青天”的想法,从而害怕作文,讨厌作文。自然也就谈不上培养语文素养了。
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语文考试会有作文题目,学生对作文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此时学生的对作文的态度直接关系到以后对作文的看法。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这一年级的教师更要重视写作,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兴趣,热爱写作。小学写作教学时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在制定语文教学策略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的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要探究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及写作能力。
一、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写作训练
教师要认真研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能力的总要求,即“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以及“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和想象作文,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从《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出,小学生的写作主要是写实写作和抽象写作,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记录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或写心中的观点、看法,如学校中的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以及身边的人与事,或自己的想法观点等,这些材料来源于生活,为写作提供素材。可以说,我们的周围到处是写作素材,但是往往缺少发现的眼睛,所以教师就要教会学生去发现素材,寻找素材。另外,由于小学生年龄跨度大,所以教师要了解每个年级段的具体要求,按照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进行写作锻炼。
二、注重材料的积累
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知识、素材、语言等的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材料来写,越能做到言之有物。首先,注重写作材料的积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少,很多经验、知识需要从书本上获取,因此,从书籍中获取写作材料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最重要的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书籍报刊等,学会在阅读中获取写作材料。这样阅读量多了,知识也就丰富了,学生也能够做到言之有物,保证文章的内容充实,思想丰富。其次,注重写作语言的积累。写作和说话不一样,主要是书面语言,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需要进行语言的再加工,如果学生不能用语言来恰当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便会产生畏难心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记录那些有表现力的词语、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一些优美的句子。这样,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培养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得知识,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首先,教师要激励学生写作兴趣。如经常和学生交流写作遇到的问题,通过交流学生从中享受到写作的快乐,使学生“乐于写作”。其次,教师要多给与学生肯定和表扬。小学阶段学生主要是进行形象思维,而写作是抽象思维的过程,难免会发生学生不会写作或写的不好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都要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对于不足之处,教师要积极和学生沟通,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一方面学生受到肯定,提高的写作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知道怎么写一篇优秀的作文。这样,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就会更加努力的练习写作,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多了,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胸有成竹,得心应手”,等等,这些名言警句都告诉我们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书所积累的材料,就不会进行文章的创造。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写,积累素材,已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这样也就能做到“下笔如有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