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煌
摘 要: 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就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机整合。本文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分析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具体策略,操作性强,效果好。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教学策略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一切教学资源都是非常丰富的,并且是开放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够为学生创建更开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代化,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我结合多年小学教学实践,在此探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与研究。
一、借助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传统语文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式教学,这种灌输式教学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大为压缩,剥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权利,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能够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让学生更好地参考课堂教学,师生更好地进行互动,创设较好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对有关知识的体验和感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把原本较为静态的材料运用到二维、三维空间中,通过生动的视频、音频和图像,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听觉和视觉感官冲击,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在学习中始终处于放松又积极的状态,营造较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三峡之秋》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三峡的秋景,感受三峡的自然景物之美。对于很多学生来讲,他们没有去过三峡,想象有限,依靠教师的语言讲解,学生很难真切地感知到三峡的景物风貌,更无法获得较强的审美感受。此时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就可以让学生目睹三峡早晨的清新,感知秋天的明丽;中午群峰披甲,长江波光荡漾,感知三峡的热烈;下午长江变成一条明亮的小溪;晚上月光下的三峡异常美丽。借助信息技术网络,搜集与三峡有关的图画和视频,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并配上较为舒缓的音乐,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想象和感悟,观看这些视频,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三峡的美景当中,学生能真切地感知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这样的教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运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习进行整合,能够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感觉语文学习渐入佳境,感知自然之美,增强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变抽象的文字叙述为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有机整合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化抽象为具体,变呆板为生动,让学生感知语文学习的生动性、趣味性,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刺激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多信息,得到全方位感官享受,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学习《捞月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中的故事情景,想象当时的场面。然后,教师给学生播放相关动画,让学生根据有关线索勾勒文章的故事,并想象当时的情景:是谁首先发现月亮掉在井里了?它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又是怎么做的?其他的猴子又有什么表现,说什么样的话,怎样捞月亮?是谁发现月亮还挂在天上?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动画,教导学生更好地感知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能够把文字变成画面,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它们捞月亮的整个过程。然后再给学生播放画面:许多年过去了,当年捞月亮的猴子已经变成了老猴子,有一天晚上它再一次带领它的子孙们坐在井边,它要给他的子孙们讲什么故事呢?它们又要做什么事情呢?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故事情节、画面及捞月亮的情形,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的探究热情得到很好的激发,不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创设直观生动的学习情境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知识只有在一定情境中才能更好地感知有关知识的应用背景,内化为能力。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阶段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更多的是形象思维。语文教学需要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语文知识,感知故事情节,营造适合的情感氛围,给学生带来真切的感受。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进行整合,能够为语文学习创设较好的学习情境,通过相关视频再现语文教学内容,把学生带进具体的故事情境之中,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当学生看到相关视频,听到熟悉或者真切的声音,就会情不自禁地融入课堂教学情境之中,拨动学生的情感琴弦,引发他们的思想共鸣,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如果单独让学生阅读有关课文,也能感知总理逝世给人们带来的极大悲痛,以及人们对总理的敬畏与缅怀。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篇文章年代较为久远,很多时代背景及人们对总理的态度他们不能真切感知,其想象力有限,尤其不能真切地感悟当年总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人们对总理的拥戴,以及总理的离去给人们带来的极大悲痛。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电影,并给学生展现总理的生平事迹、卓越贡献、一心为民的赤子之心,然后再让学生观看庄严肃穆的场景,学生顿生崇敬爱戴心理的感情,对总理的逝世也会有强烈的感受,从而更好地感知作品的情感,增强教学效果。
四、借助信息技术创新作业布置形式
小学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应纳入语文课程体系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更好地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学生的生活等有机联系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更好地贯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語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开展语文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丰富性。通过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的整合,改变传统依靠课本获取知识的方式,改变学生单独依靠简单作业练习巩固知识能力的作业模式。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搜集和查找相关资料,鼓励他们搜集、整理信息,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针对小学语文作业现状,可以更多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综合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基本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例如,学习《秦兵马俑》时,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首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然后到网上搜集兵马俑的资料,整理更多图片和文字,鼓励学生制作不同形式的电脑小报在班里展示,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很好地了解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搜集更多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并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更好地服务于语文课程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更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提供更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二——“传递—接受”教学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08(08).
[2]于晓毅.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三要素[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