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杂志的政治诉求

2014-09-02 05:32:12王雨佳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新青年法兰西现代文明

王雨佳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新青年》杂志的政治诉求

王雨佳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对一代名刊《新青年》历来学者做出了种种解读,通过对杂志具有的一种语境的分析,认为《新青年》在陈独秀的带领下,以青年为中心构建杂志,对其潜移默化地输出杂志同人的政治诉求。由此认为《新青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份政治刊物。

《新青年》; 情境语境; 政治刊物

《新青年》杂志作为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杂志,从1915年9月创刊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版了9卷54号,历时11载而经久不衰,其中必然有它存在的价值。这份杂志不仅掀起了批孔反儒的思潮,进行了白话文学的革命,兴起了新文化运动,还以“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深切地留在后人的记忆里。

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一份历时11年之久并且掀起数次社会思潮大震动的杂志,必然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而这种独特的风格又应该是被包含在杂志所具有的一种语境里。语境,即言语环境。情景语境是非语言语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Lyons)把情景语境解释为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来的,对言语活动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包括参与者双方、场合(时间、地点)、说话的正式程度、交际媒介、话题或语域。这是我对《新青年》杂志语境解读的出发点。《新青年》欲追随政治之声,但却不以其为起点,而是以不同方式进行表述,从而从多方面完成杂志同人的政治诉求。

从说话的正式程度、交际媒介、话题或语域这几方面来分析《新青年》杂志内容的安排、文章说话的方式等,我们会发现其中果真包含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杂志编辑的政治诉求:更新国民的国家观念和开展一场像法国大革命式的自下而上的革命。

一、杂志内容的无声转向:更新国民的现代国家观念

杂志,顾名思义即包括不同题材、类型的文章所汇聚成的杂项小册子,是杂志编辑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将众多作者的作品汇集成册出版的能盈利或者起到宣传作用的东西。历来《新青年》就被人认为是一本包罗万象的杂志,其中涉及文学、教育、哲学、法律、伦理等广阔的方面,因而对其性质难以做出准确的认识。笔者认为《新青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份政治刊物。

笔者从话题、说话的正式程度、交际媒介的角度对《新青年》1卷1号和1卷6号的文章进行了着重分析,发现具有如此重大意义的两期杂志在内容的选择上竟有惊人的相似,在其不同处则体现了杂志的政治意图:从推崇西方现代文明、政治制度到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转变中力图更新国人的近代国家观念。

在1卷1号中,除去国内外大事记、通信、世界说苑这几个共有栏目,《新青年》刊出9篇文章。文学、人物传记2篇:《春潮》、《卡内基传》。现代文明2篇:《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现代文明史》。关于青年的5篇:《敬告青年》、《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新旧问题》、《妇人观》、《青年论》。之所以把《新旧问题》和《妇人观》算入有关青年的文章,是因为这两篇文章直指新与旧对立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恰恰是杂志编辑最想诉诸青年的,目的在于使青年有“新”的观念和认识并且抛弃旧有的观念和认识。

在1卷6号中,除去以上说的几个共有栏目,这期杂志共刊出13篇文章。关于青年的4篇:《战云中之青年》、《青年之敌》、《英国少年团》、《巡视美国少年团记》。关于文学、人物传记的4篇:《意中人》、《初恋》、《大飞行家谭根》、《麦刚森将军》。现代文明3篇:《美国人之自由精神》、《戴雪英国言论之自由权利论》、《人口问题与医学》。2篇有关伦理和儒学:《吾人最后之觉悟》、《孔子评议》。

除去相同主题的文章外,1卷1号给出的新话题是现代文明,1卷6号给出的新话题是儒学和伦理。正是这不同的话题构成了前期《新青年》从推崇西方文明与到批判传统文化的不同。也就是说《新青年》所含有的政治特征正是由这不占版面多数的个别话题文章构成。详细地说就是:

其一,在这两期杂志中有关青年、文学的话题是其一贯保持的热点话题,说明杂志政治诉求的受众是青年。其二,在剩下的文章中,1卷1号着重强调了现代文明的话题,而1卷6号强调的是伦理、儒学的话题。

现代文明的话题直指西方现代文明的诸种方面,例如政治制度、经济形式、哲学观点等。尤其推崇以“人权说”为核心的法兰西文明,“人权说”乃法兰西国家制度之根本,代表着西方现代国家制度的典范。这表明杂志同人此时着力向青年灌输西方国家制度以及其优越性。但之后转向批判传统文化,强调改变国人的固有意识,则体现了杂志同人对于更新国人国家观念的强烈企图。因为他们最终发现国家观念的更新,到底归结于人民思想从传统向现代的更新,只是介绍西方先进制度对于更新国人国家观念没太大意义。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了,1卷6号也有现代文明的文章,那为什么不能看作是强调的重点呢?首先在这里,我只是拿这两期更具意义的期刊为例,我们所要关注的是杂志在整体走向中所重视的内容。第一卷《新青年》主要是推崇西方文明,而从1卷6号后杂志开始从政治觉悟转向对伦理道德的批判。其次1卷6号里有关现代文明的文章是介绍现代文明的延续,但这一期杂志同人关注的话题逐渐转向伦理道德,因此从2卷1号开始有关现代文明的文章逐渐变少,关于伦理道德批判的文章逐渐增多。这更能证明杂志内容的安排看似驳杂无序,其实内里却表现了《新青年》同人的匠心:在不知不觉中引导读者转变他们当时所关注的话题,从而达到杂志同人的政治意图——更新国民的现代国家观念。

二、主笔陈独秀与读者的来信:进行自上而下的革命

《新青年》首先是一本杂志,因此它自然是以文章作为与读者交际的媒介,但杂志又包括通信这样一个栏目,使交际的媒介又多了一种可能性:从读者单向接受杂志的思想、观点、言论等,到设置通信栏,使作者与读者有互相交汇的可能,从而完成了交际媒介的一种更新。交际媒介的更新,也是文章表达论述的正式程度也有了不同——先声夺人的同人文章与热点辩论火爆的通信交相辉映,从不同的方面强化杂志的观点,同时又吸引读者的眼球,不得不赞叹杂志同人的智慧。

1卷开始传递的西方文明论就旗帜鲜明地把法兰西式的文明奉为经典。陈独秀自己所写的《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和他翻译的《现代文明史》就以一种不可辩驳的语气向大众传播法兰西的文化、经济、哲学等种种方面。

在《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中陈独秀试图说明法兰西的伟大:“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古之道,而使人心社会划然一新者,厥有三事,一曰人权说,一曰生物进化论,一曰社会主义是也……此近世三大文明者皆法兰西人之赐。世界而无法兰西,今日之黑暗不识仍居何等,创近世文明之恩人。”(《新青年》一卷一号,上海群益书社)

在《现代文明史》中陈独秀则借欧土名著之口复又强调法兰西之伟大。虽然文章有一部分篇幅介绍了英国的经济哲学史,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英法文化之传承,但字句的情感表达、评价方式等,无不体现了作者主观的感情——扁英国之成就,扬法国之伟大。对于英国政治自由之说的评价仅仅如此:“由此观之。英吉利政治自由学说之兴也。其非本於共通原理。与宗教宽容之说相同。英之哲学者。并未主张全体公民皆有同一之权利。且及贵族世袭之政权。彼等之所容许。所求者政府不越一定之限制。不犯私人之自由而已。”而对于法兰西的态度却是:“此派哲学者。对於教会国家以及社会之旧制度。如家族制度。财产私有制度。无不掊击之。否认神之存在及灵魂不灭之说。无神论者唯物论者。彼等所公认不讳也。”(《新青年》一卷一号,上海群益书社)这个观点正与《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对于法兰西的肯定一脉相承。

但这不能忽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大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其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对法国大革命产生深远的影响。但为什么陈独秀却贬损英国独崇法兰西?笔者认为有两个显而易见的原因促使他这么做,其一,英国大革命是以新贵族阶级为代表推翻封建统治的。其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根本解决政治经济制度的落后性,反而与反动贵族联合镇压英国人民起义。

反观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民群众显示出了伟大的力量,最终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是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显而易见革命的彻底性和群众的力量是使陈独秀“一见倾心”的最主要原因。由此我们也能发现其主办《新青年》的强烈政治意图:依靠人民群众,进行彻底的自下而上的革命。

尽管如此赞扬法兰西的文明、经济、哲学等,却没提当时最为成功和最有影响的法兰西大革命。这是否应证了陈独秀为主的杂志同人仍秉持着探讨学术不涉政治的办刊宗旨?但在另一方面,国内大事记和通信栏中,杂志却又很详细地记述了当时发生的热点问题:共和制适不适合于中国。以介绍国内大事为名号,杂志同人理直气壮地描述了在当时发生的最热点的政治事件——国体问题。杂志闭口不谈外国政治的先进性,只是详细地描述本国正在发生的政治制度的讨论,这不能不让人有很多联想。

再者,杂志刊行第一期就有读者来信,而且那么巧合地讨论了国体问题?笔者对比了1卷其他几号的读者来信,比如1卷4号的来信:“记者足下。敬启者。穗欲习拳术。但未得良师。想沪上定有名人。恳示一二。并告姓氏地址为祷。穗叩。”(《新青年》二卷二号,上海群益书社)竟然有来信询问哪里可以找到武师这样不搭调的问题。笔者有理由认为1卷1号的来信,其实是杂志同人自己拟写的。目的就是读者目光引向政治制度的讨论。并由前面杂志介绍的法兰西文化作为铺垫,使读者自己发现:法兰西大革命是使法兰西走向强大的原因,最终使读者大众接受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从而开展陈独秀的政治诉求——希望中国能开展一场像法国大革命式的自下而上的革命。

但是这种意图和实际效果之间却有很大距离。从1卷4号的读者来信和其他几期的读者来信中,我们不难发现,《新青年》在创办初期并没有很多读者与之有这样类似的深度交流。从侧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状态,西方文明和国民的生活相距甚远,国民对于它也没多大兴趣。于是在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特别是目睹了洪宪帝制的全过程,在北京又直接经历了张勋复辟,对“复辟”与“尊孔”之关系有甚深体验和认识的主编陈独秀,决定转变办杂志的方向——转向对伦理道德的批判。《吾人最后之觉悟》应运而生。

从中我们能很清楚地了解陈独秀的观点:政治变革与伦理思想改造之间有着必然的关系。进行伦理革命的最后目的,还是指向政治,其一希望国人对于国家的观念能有现代性的更新。其二寄希望于现代青年,希望他们能摆脱旧中国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思想清明地接受法兰西的自下而上的革命,从而彻底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对于伦理道德的批判并没有像陈独秀等人所预期的那般,使青年大众肃清思想接受西方的政治变革思维,这种政治变革思维意识在《新青年》的后期,转向对马列主义的介绍时才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继而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产生重要的影响,许多青年就是在那个时候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走上了为共产主义奉献终身的道路。

但是《新青年》所进行的伦理革命却也产生了超乎所有人预想的效果。对“孔教”的声讨和主张进行文学革命,是《新青年》同人进行伦理革命所具体实施的措施。尤其是他们坚持以民主和科学为纲,猛烈批判传统中国的封建专制和封建迷信,矛头直指封建思想之大成的孔孟儒学,并且发动声势浩大的“文学革命”,意图将二千多年来宣传封建思想的旧文学改造成适合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学……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斗争,中国第一次从思想文化上,真正触动了封建主义中国的根基,产生了振聋发聩的效果,给身处黑暗之中的国民带来了曙光,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了他们的前辈们所无法比拟的促进作用,做出了前所未有的特殊贡献。

三、结语

一代名刊《新青年》影响了如此众多的读者,其中包含了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也体现了杂志同人不竭的智慧以及民国时期青年奋进的要求,从中笔者也发现了陈独秀对于《新青年》的成功所做出的巨大努力,以及以他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的最美诠释。

在陈独秀为主导的《新青年》中,中国知识分子逐渐找到一种了参与国家事务的方式,并且完成了白话文学的革命,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更在这样的语境中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所有样式。例如在《新青年》的语境中出现的《狂人日记》因此具有了别样的特质,既不是大众之文学,也不关乎文学革命,而是知识分子所形成的一种新的观点之小说化的形式,由此之后小说逐渐从低俗走向高雅。《新青年》所具有的这样一种特征,也从单纯的政治诉求升华溢出为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建设的一种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可以包括不同的种类,但中华崛起的愿望是他们创造力不竭的动力。

OnthePoliticalAppealoftheMagazineNewYouth

WANG Yu-jia

(CollegeofLiberalArts,HunanNormal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1)

Chen Duxiu was one of those who were able to generate guiding influence on the public opinion ofNewYouth.In this magazine we can find one feature which shows young intellectuals’ political appeal.So the author thinks thatNewYouthis a political publication.

NewYouth; context; political publications

2014-07-03

王雨佳,1990年生,男,湖北浠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I209

A

1671-9743(2014)09-0032-03

猜你喜欢
新青年法兰西现代文明
摩擦力催生现代文明
涨幅达1400%的“法兰西三剑客”朱德群
艺术品鉴(2020年5期)2020-07-27 02:42:50
法兰西战役
《犬之岛》:形式主义的美学突围与现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电影新作(2018年3期)2018-10-26 00:57:20
天空中的法兰西骑士——幻影2000战斗机
当原始人遭遇现代文明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学理论·下(2016年11期)2016-12-27 11:53:05
《新青年》(珍情)读者意见调查表
新青年(2016年11期)2016-11-29 18:02:46
钱玄同与刘半农炒作《新青年》
晚报文萃(2015年10期)2015-12-15 07:47:55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大众考古(2014年3期)2014-06-26 08: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