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雪
(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海洋勘探研究所,辽宁盘锦 124010)
地震资料极性判别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张瑞雪
(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海洋勘探研究所,辽宁盘锦 124010)
石油勘探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石油开采水平得到快速提升,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运用,储层地震属性预测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大大提高了储层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促进油气开采工作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地震资料极性判别的方法进行介绍,提出地震资料极性判别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实际应用,促进我国储层预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地震资料极性 储层预测 方法 应用
储层地震预测技术以地震勘探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综合测井、试井、地质、采油及分析化验等各种资料来分析研究储集层的分布情况、岩性变化、厚度变化、物性特征、所含流体的情况及油气藏特征。由于地震资料在横向上具有较强的连续性,而钻井资料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且地震资料中包含着丰富的储层物性信息,因此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在油气勘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地震资料极性判别技术的判别方法及在储层预测中的实际应用。
在油气开采过程中,油气田的勘探工作非常重要,其中,储层的精细井震标定工作直接关系着油气开采量的高低,有利于提高油气开采工作的安全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最常用的地震资料判别方法是合成记录法和单双轨判别法。根据长期的实践总结和地震资料极性的相关规定,地震资料极性判别方法主要有以下以下几种:(1)合成记录法。在地震预测中,合成记录法是运用于零相位地震剖面的极性判别方法,是通过人工合成的方式来记录地震发生的整个过程,由于地震子波极性是预先知道的,因此,可以根据已知的相关资料来进行正负极性合成地震的记录,然后与井旁的地震道相对比,从而判别地震资料的极性,得出储层地震属性的预测结果。在实践过程中,合成记录法是间接性的地震资料极性判别方法,为了提高判别的准确性一般要对多口井进行预测,因此,适用于钻井较多的生产区域。(2)提取子波判别法。在地震剖面的极性判别中,提取子波判别法是以波形的具体情况和地震剖面的其它特征来进行判别,具有较高综合性。具体操作流程是:在生产区域内,提取不同深度的子波进行的极性判别;然后根据相关资料和合成记录的信息,获取与之相对应的反射系数界面的地震波子波,以确定子波的极性,从而判别地震剖面的极性;最后根据相关标记和地震剖面的相关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地震剖面的极性,保证判别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单双轨剖面判别法。在地震剖面中,正极性剖面的特点是,正反射系数对应的波峰叫做单轨反射,如基岩面和火成岩层顶面等;负反射系数界面对应的波谷叫做双轨反射,如油页岩和气层顶面等。如果剖面的情况与上述情况相反,那么这个地震剖面是负极性剖面。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单双轨情况时,根据反射系数和井的具体情况来判别剖面的极性,从而确定地震资料的极性。(4)模型判别法。在进行钻井勘探的过程中,遇到透镜状砂岩体时,正反射系数的界面是以岩体顶界面由低速到高速来确定的,当出现波峰情况,则为正极性剖面;反之,则为负极性剖面。因此,在实际预测过程中,透镜状砂岩体的顶部出现单轨上凸的现象时,判别为正极性剖面;砂岩底部出现单轨下凹情况时,判别为负极性剖面。在地震资料的极性判别中,模型判别法就是利用的透镜状砂岩体的特征和地震剖面的特点来设计建模的,根据合成记录的信息,最终确定地震剖面的极性。(5)VSP资料对比法。在几种判别方法中,VSP资料对比法运用的资料比较全面,可以比较详细的进行钻井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以提高地震资料极性的准确性。具体流程如下:一是,提取较准确的VSP速度资料,对低俗带和井深等进行校正;二是,从相关的资料中获取要调查的井的反射面深度;三是,根据VSP的相关计算方法和地震剖面的特征等进行相关数值的确定,最后,根据统计表确定地震资料的极性。
地震资料极性判别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实际应用,有利于我国地震预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根据我国钻井的勘探情况,运用地震资料极性判别技术,对凹陷外围区域指定的储层进行预测。勘探区域内有六口钻井,在九上段一千零六百五十米的钻井处遇到了25米厚的油气层,与之相近一千五百米处的钻井为大套暗色泥岩,没有任何油气显示。在实际生产中,对储层地震属性的预测,是为了确定九上段底部钻井中油气的发育情况和油量储层规模,以提高钻井油气开采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实践过程中,地震资料进行判别技术在储层预测的实际应用步骤有如下三点:(1)运用地震资料极性判别方法中的单双轨方法,对上述钻井的储地震资料进行极性判别,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这一组地震资料的波阻界面呈现的是单轨反射特征,结合SEG中与地震资料极性判别相关的规定,可以确定这一组地震资料的极性为正极性。(2)利用合成记录方法和正极性子波的特征来进行储层井震的相关标定,用以确定上述钻井砂体顶面相对应的地震剖面同轴的波谷所在的位置,并将此轴作为界面,在界面下15ms的地方开窗,从而获得最小振幅的地震属性,最终用以描述储层横向的分布情况。(3)根据地震资料极性的判别情况,并利用振幅分布来进行与地震属性相类似的振动,以对储层横向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确定上述区域地震资料的极性,以保证储层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预测结果,可以清楚的知道上述区域油量的分布情况和规模,便于油气开采正常进行。
根据上述对地震资料极性判别方法的介绍,可以知道地震剖面极性的判别需要综合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多次极性判别,才能提高判别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储层预测中,运用地震资料极性判别技术,要先对地震资料的极性进行判别,然后结合储层地震属性预测技术,避免对其它生产工作造成影响,最终达到提高预测结果有效性的目的,促进油气开采工作正常进行。
[1]蔡冬梅,程耀清,杜娟.地震资料属性分析技术在渤海复杂油气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04:112-113.
[2]刘传奇,明君,马奎前,李宾.地震资料极性判别与道积分技术在渤中M油田的应用[J].石油物探,2013,03:329-334.
[3]陈冬.地震多属性分析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