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金拉姆
(西藏广电局山南中波台,西藏乃东 856000)
中波广播发射台中对电击防护措施研究
央金拉姆
(西藏广电局山南中波台,西藏乃东 856000)
作为广播电台技术系统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中波广播发射台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所以经常会发生电击事故,给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成为制约我国中波广播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值班和维护人员遭受电击伤害,本文对中波广播发射台中比较常见的电击形成的原因和对应的防护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
中波广播发射台 电击 防护措施
根据相关规定,中波广播的波长通常为187-500米,发射的频率则为531-1062KHz。绝大多是的中波广播都是采用垂直绝缘的天线塔进行发射的。作为广播电台的最后一个环节,波音控制中心传出的音频信号经过处理后会被输入到发射机上,然后根据设置的波段和频率,利用天线将其转化为电磁波,并进行发射。笔者作为中波广播站的一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很多同事,尤其是经常在一线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要长时间在高电压和大电流的环境中完成工作,很多人都遭受过电击伤害。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电击产生的原因和对应的防护措施进行了讨论。
由于中波广播发射台的功率较大,发射的电压很高,即便是功率最小的1KW发射机,也会输出高达500Ω的阻抗,而且馈线上也有高达224V的有效电压,在满调幅的情况下,其有效电压甚至会超过600V。在电谐振的共同作用下,槽路和天调网路中就会产生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电压。
这种中波的高频电压的电击防护措施和我们常见220V/50Hz的电路非常相似。其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因为中波广播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所以在电流经过的时候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趋肤反应。那么220V/50Hz电路中经常使用的绝缘材料就不能完全满足发射台的绝缘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就必须使用高频绝缘材料。因为一般螺丝刀的塑料把等工具在接触高频电压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最好是使用木质把的螺丝刀,但也应小心使用,以免遭受电击。另外,在中波广播发射台中测量电压时,最好用高频静电表来代替平常使用的万用表。
这种高频电击会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产生严重的后果。在日常的工作中,应以预防为主,操作人员进行作业时也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并严格按照安全操作的规范进行操作,正确使用各种工具。
中波广播的频率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电磁场会相互产生感应,所以高频电磁感应问题是导致电击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波广播发射台中,每根天线的使用时间都不一样。当其他天线在工作时段中,另一部分暂时处于非工作时段的天线就会变为临时的接收天线,它们就会感应到数值很高的高频电压。
这种高频感应电压的最大特点就是开路的电压值很高。因此,在对天线和调配网络进行日常维护之前,必须将发射台内的所有机器都关闭,然后再利用放电棒放电的方式来检验天线或是天调网络中是否存在感应电压,并从产生的火花大小来对附近发射机开关状态和功率的大小进行判断。如果感应到的电压较低,就可以直接对天调网络进行接地处理,然后进行日常维护。根据发射台的实际情况,在进行接地处理时,可以适当选择单点接地或是多点接地的方式。另外,放电棒的使用长度要适当,而且要进行可靠接地,保证其长度不超过感应电压的波长。最后,除了在检修和维护时要关闭发射台的总电源之外,还应该切断发射机的输出网络和馈线,以免维修人员不慎遭受高频感应电击。
在中波广播发射台中,电容器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容器之一,也是导致发射台电击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电容器具有很强的储存性能,所以不管发射机的种类是电子管类型还是全固态类型,都会有大量的大容量和耐高压的电容器被应用到各种电路中。但是也正是因为电容器的这一特性,如果放电回路的电阻较大,那么它两端的电压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释放,导致其中有残留的电荷存在,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电击事故。要预防这种电击,就需要技术人员在进行维修时一定要先对电容器进行放电处理。对工作电压较低的电容器,可用绝缘钳或短路线进行放电;对工作电压较高的电容器,则应用短路棒进行放电。电容器的放电要将两级分别对地放电。对不用的大容量电容器,要将两级短路与外壳连接后接地。
除了上述的三种情况之外,在中波广播发射台中还应该做好静电电击的防护措施,在进入工作场所时,要避免穿着容易产生静电的棉质制服,在地板上也不要铺设绝缘胶皮和化纤类的地毯。另外,在中波广播发射台中,还有一些因意外而发生的电击,也应该做好防护,在这里就不一一论述。
综上所述,中波广播发射台因为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很容易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电击事故的发生,会给技术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了保证技术人员的生命安全,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对其中比较常见的电击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对不同原因的电击事故的防护措施也进行了详细论述,以确保完成安全播出的任务。
[1]冯延忠.中波发射台的特殊电击与防护[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10):56-57.
[2]张淑珍,李秋虹,曲英莉等.广播发射塔电磁污染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2,03(23):245-247.
[3]吴熙澜.中波广播台的防雷技术措施探讨[J].中国传媒科技,2012,08(14):129-130.
[4]肖辉.中波广播电台的防雷技术措施探讨[J].数字化用户,2013,06(1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