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

2014-09-02 06:38梁艳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19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梁艳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9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护理质量、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和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小儿手口足病;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a)-0112-03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将近2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CoxA16),是一种小儿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临床表现手、足、口腔疱疹等,少数病例会出现心肌炎、肺水肿等现象,严重者危及患儿生命[1-2]。本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9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其中男性42例,女性48例,年龄1~7岁,平均(3.32±1.28)岁。所有患儿均符合2010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2],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手、足、口部位疱疹。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及患病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消毒隔离、饮食营养、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等综合护理干预。

1.2.2.1 皮肤护理 皮肤是手足口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当疱疹破裂后患儿易抓破裂部位,从而增加传染的概率,所以患儿皮肤应保持干燥、清洁,尽量穿柔软宽松的衣服,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定期剪短患儿指、趾甲,避免抓破损皮疹,可穿长衣袖、长裤将手脚包住。护理人员要及时整理患儿床铺,更换潮湿被褥,保持干燥整洁。避免患儿使用刺激性较大的沐浴乳、肥皂等洗浴物品。物理降温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擦破皮疹。疱疹破溃者可应用红霉素眼药膏等抗生素软膏,防止发生炎症。对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做好及时清理大小便,勤换尿布,防止红臀。患儿病好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及时严格消毒床上用品。

1.2.2.2 心理护理 患儿会因口腔内溃疡疼痛而影响食欲,不思茶饭,容易产生饥饿感,进而有十分大的情绪波动,难以控制,多哭闹,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表现出惊恐、焦虑、紧张等心理。面对上述现象,护理人员要用和蔼、亲切的态度面对患儿,热情主动地与患儿沟通,消除患儿不良情绪,疏导患儿不安心理,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获得患儿信任,当患儿不配合时,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听音乐等方式来分散注意力,鼓励其多进食,配合各项治疗。

1.2.2.3 饮食及口腔护理 手足口病患儿大多是因邪毒侵入脾肺,以致四肢和口腔被感染,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溃疡和疱疹。症状严重患儿常出现高热不退,口腔溃疡严重,应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热、冷、酸、甜等食物,减少对口腔溃疡的刺激。保持患儿口腔卫生,进食完毕后立即用生理盐水进行漱口,防止细菌感染口腔。

1.2.2.4 健康教育 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患儿早日康复,家属是患儿除了医护人员之外与患儿接触最多的人,因此有必要对患儿家属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告知家长手足口病是婴幼儿时期常出现的感染性疾病,此病潜伏期短,传播快,应避开人群较多的公共场所,教育孩子养成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的良好生活习惯,定期暴晒被褥和消毒玩具。保障孩子营养均衡,禁止食用酸、辣等刺激性食物,调节好休息与玩耍的时间,避免因玩耍而劳累过度,导致抵抗力下降[3-5]。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1~3 d后疱疹明显减少,干燥且结痂无渗液,无发热,进食、玩耍正常;有效:治疗4~6 d后疱疹减少,大部分区域干燥且结痂,进食增加、无发热;无效:治疗6 d后病情无好转,加重转为重症,疱疹破溃感染。护理质量、满意度评价:采用自评问卷调查方式,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6-7]。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手足口病的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病毒传播方式多样化,最常见的有体液传播、皮肤接触、蚊虫传播等[8-9]。此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潜伏期较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病初期口痛、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舌、颊黏膜处较多,有的会波及牙龈、扁桃体,继而手、足、臀部开始出现丘疹,后转为疱疹,疱内液体较少,周围可有炎性红晕。重症患儿会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呕吐、嗜睡、精神差,甚至昏迷,这个症状2岁以内患儿常见。目前此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上多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10-11]。本研究综合护理干预重点在心理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方面,如心理护理,排解患儿不良心理和情绪,引导患儿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饮食、皮肤护理以干净、清洁为主。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的治愈率,避免病情往重症方面转化,减少并发症,缩短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促进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和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温小兰,邱跃华,李英姿,等.儿童手足口病的处理与预防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171,173.

[2] 吴剑云,罗育冰.手足口病265例诊治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2-23.

[3] 周秀芳,肖娟.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5):46,48.

[4] 袁琴芳,孙卢燕.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9):1116-1117.

[5] 熊淑娇.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J].江西中医药,2013,44(8):43-44.

[6] 黄笑笑,赵仕勇,王华萍等.手足口病患儿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2):88-90.

[7] 李敏,李红梅,蔡大会等.护理干预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1,30(18):57-58.

[8] 温金璇,张春梅.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4,(1):51-52.

[9] 徐旭军,周景琳.手足口病53例临床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4,16(10):68-68.

[10] 孙璐露.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3):3677-3678.

[11] 彭洁强,丘友谊.儿童手足口病的针对性临床护理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18):39-41.

(收稿日期:2014-05-09 本文编辑:郭静娟)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9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护理质量、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和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小儿手口足病;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a)-0112-03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将近2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CoxA16),是一种小儿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临床表现手、足、口腔疱疹等,少数病例会出现心肌炎、肺水肿等现象,严重者危及患儿生命[1-2]。本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9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其中男性42例,女性48例,年龄1~7岁,平均(3.32±1.28)岁。所有患儿均符合2010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2],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手、足、口部位疱疹。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及患病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消毒隔离、饮食营养、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等综合护理干预。

1.2.2.1 皮肤护理 皮肤是手足口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当疱疹破裂后患儿易抓破裂部位,从而增加传染的概率,所以患儿皮肤应保持干燥、清洁,尽量穿柔软宽松的衣服,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定期剪短患儿指、趾甲,避免抓破损皮疹,可穿长衣袖、长裤将手脚包住。护理人员要及时整理患儿床铺,更换潮湿被褥,保持干燥整洁。避免患儿使用刺激性较大的沐浴乳、肥皂等洗浴物品。物理降温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擦破皮疹。疱疹破溃者可应用红霉素眼药膏等抗生素软膏,防止发生炎症。对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做好及时清理大小便,勤换尿布,防止红臀。患儿病好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及时严格消毒床上用品。

1.2.2.2 心理护理 患儿会因口腔内溃疡疼痛而影响食欲,不思茶饭,容易产生饥饿感,进而有十分大的情绪波动,难以控制,多哭闹,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表现出惊恐、焦虑、紧张等心理。面对上述现象,护理人员要用和蔼、亲切的态度面对患儿,热情主动地与患儿沟通,消除患儿不良情绪,疏导患儿不安心理,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获得患儿信任,当患儿不配合时,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听音乐等方式来分散注意力,鼓励其多进食,配合各项治疗。

1.2.2.3 饮食及口腔护理 手足口病患儿大多是因邪毒侵入脾肺,以致四肢和口腔被感染,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溃疡和疱疹。症状严重患儿常出现高热不退,口腔溃疡严重,应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热、冷、酸、甜等食物,减少对口腔溃疡的刺激。保持患儿口腔卫生,进食完毕后立即用生理盐水进行漱口,防止细菌感染口腔。

1.2.2.4 健康教育 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患儿早日康复,家属是患儿除了医护人员之外与患儿接触最多的人,因此有必要对患儿家属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告知家长手足口病是婴幼儿时期常出现的感染性疾病,此病潜伏期短,传播快,应避开人群较多的公共场所,教育孩子养成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的良好生活习惯,定期暴晒被褥和消毒玩具。保障孩子营养均衡,禁止食用酸、辣等刺激性食物,调节好休息与玩耍的时间,避免因玩耍而劳累过度,导致抵抗力下降[3-5]。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1~3 d后疱疹明显减少,干燥且结痂无渗液,无发热,进食、玩耍正常;有效:治疗4~6 d后疱疹减少,大部分区域干燥且结痂,进食增加、无发热;无效:治疗6 d后病情无好转,加重转为重症,疱疹破溃感染。护理质量、满意度评价:采用自评问卷调查方式,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6-7]。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手足口病的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病毒传播方式多样化,最常见的有体液传播、皮肤接触、蚊虫传播等[8-9]。此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潜伏期较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病初期口痛、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舌、颊黏膜处较多,有的会波及牙龈、扁桃体,继而手、足、臀部开始出现丘疹,后转为疱疹,疱内液体较少,周围可有炎性红晕。重症患儿会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呕吐、嗜睡、精神差,甚至昏迷,这个症状2岁以内患儿常见。目前此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上多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10-11]。本研究综合护理干预重点在心理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方面,如心理护理,排解患儿不良心理和情绪,引导患儿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饮食、皮肤护理以干净、清洁为主。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的治愈率,避免病情往重症方面转化,减少并发症,缩短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促进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和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温小兰,邱跃华,李英姿,等.儿童手足口病的处理与预防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171,173.

[2] 吴剑云,罗育冰.手足口病265例诊治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2-23.

[3] 周秀芳,肖娟.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5):46,48.

[4] 袁琴芳,孙卢燕.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9):1116-1117.

[5] 熊淑娇.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J].江西中医药,2013,44(8):43-44.

[6] 黄笑笑,赵仕勇,王华萍等.手足口病患儿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2):88-90.

[7] 李敏,李红梅,蔡大会等.护理干预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1,30(18):57-58.

[8] 温金璇,张春梅.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4,(1):51-52.

[9] 徐旭军,周景琳.手足口病53例临床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4,16(10):68-68.

[10] 孙璐露.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3):3677-3678.

[11] 彭洁强,丘友谊.儿童手足口病的针对性临床护理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18):39-41.

(收稿日期:2014-05-09 本文编辑:郭静娟)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9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护理质量、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和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小儿手口足病;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a)-0112-03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将近2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CoxA16),是一种小儿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临床表现手、足、口腔疱疹等,少数病例会出现心肌炎、肺水肿等现象,严重者危及患儿生命[1-2]。本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9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其中男性42例,女性48例,年龄1~7岁,平均(3.32±1.28)岁。所有患儿均符合2010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2],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手、足、口部位疱疹。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及患病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消毒隔离、饮食营养、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等综合护理干预。

1.2.2.1 皮肤护理 皮肤是手足口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当疱疹破裂后患儿易抓破裂部位,从而增加传染的概率,所以患儿皮肤应保持干燥、清洁,尽量穿柔软宽松的衣服,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定期剪短患儿指、趾甲,避免抓破损皮疹,可穿长衣袖、长裤将手脚包住。护理人员要及时整理患儿床铺,更换潮湿被褥,保持干燥整洁。避免患儿使用刺激性较大的沐浴乳、肥皂等洗浴物品。物理降温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擦破皮疹。疱疹破溃者可应用红霉素眼药膏等抗生素软膏,防止发生炎症。对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做好及时清理大小便,勤换尿布,防止红臀。患儿病好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及时严格消毒床上用品。

1.2.2.2 心理护理 患儿会因口腔内溃疡疼痛而影响食欲,不思茶饭,容易产生饥饿感,进而有十分大的情绪波动,难以控制,多哭闹,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表现出惊恐、焦虑、紧张等心理。面对上述现象,护理人员要用和蔼、亲切的态度面对患儿,热情主动地与患儿沟通,消除患儿不良情绪,疏导患儿不安心理,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获得患儿信任,当患儿不配合时,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听音乐等方式来分散注意力,鼓励其多进食,配合各项治疗。

1.2.2.3 饮食及口腔护理 手足口病患儿大多是因邪毒侵入脾肺,以致四肢和口腔被感染,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溃疡和疱疹。症状严重患儿常出现高热不退,口腔溃疡严重,应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热、冷、酸、甜等食物,减少对口腔溃疡的刺激。保持患儿口腔卫生,进食完毕后立即用生理盐水进行漱口,防止细菌感染口腔。

1.2.2.4 健康教育 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患儿早日康复,家属是患儿除了医护人员之外与患儿接触最多的人,因此有必要对患儿家属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告知家长手足口病是婴幼儿时期常出现的感染性疾病,此病潜伏期短,传播快,应避开人群较多的公共场所,教育孩子养成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的良好生活习惯,定期暴晒被褥和消毒玩具。保障孩子营养均衡,禁止食用酸、辣等刺激性食物,调节好休息与玩耍的时间,避免因玩耍而劳累过度,导致抵抗力下降[3-5]。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1~3 d后疱疹明显减少,干燥且结痂无渗液,无发热,进食、玩耍正常;有效:治疗4~6 d后疱疹减少,大部分区域干燥且结痂,进食增加、无发热;无效:治疗6 d后病情无好转,加重转为重症,疱疹破溃感染。护理质量、满意度评价:采用自评问卷调查方式,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6-7]。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手足口病的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病毒传播方式多样化,最常见的有体液传播、皮肤接触、蚊虫传播等[8-9]。此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潜伏期较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病初期口痛、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舌、颊黏膜处较多,有的会波及牙龈、扁桃体,继而手、足、臀部开始出现丘疹,后转为疱疹,疱内液体较少,周围可有炎性红晕。重症患儿会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呕吐、嗜睡、精神差,甚至昏迷,这个症状2岁以内患儿常见。目前此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上多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10-11]。本研究综合护理干预重点在心理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方面,如心理护理,排解患儿不良心理和情绪,引导患儿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饮食、皮肤护理以干净、清洁为主。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的治愈率,避免病情往重症方面转化,减少并发症,缩短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促进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和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温小兰,邱跃华,李英姿,等.儿童手足口病的处理与预防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171,173.

[2] 吴剑云,罗育冰.手足口病265例诊治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2-23.

[3] 周秀芳,肖娟.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5):46,48.

[4] 袁琴芳,孙卢燕.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9):1116-1117.

[5] 熊淑娇.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J].江西中医药,2013,44(8):43-44.

[6] 黄笑笑,赵仕勇,王华萍等.手足口病患儿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2):88-90.

[7] 李敏,李红梅,蔡大会等.护理干预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1,30(18):57-58.

[8] 温金璇,张春梅.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4,(1):51-52.

[9] 徐旭军,周景琳.手足口病53例临床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4,16(10):68-68.

[10] 孙璐露.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3):3677-3678.

[11] 彭洁强,丘友谊.儿童手足口病的针对性临床护理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18):39-41.

(收稿日期:2014-05-09 本文编辑:郭静娟)

猜你喜欢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