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杰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的难度较高,知识枯燥,乏味,如果能够科学的将现代媒体应用在该种物理教学中,就可以为高中物理教学注入新的内涵,那么应该如何利用现代媒体来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成效呢?一、利用现代媒体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概念;二、利用现代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三、利用现代媒体来整合物理习题的教学。
关键词:现代媒体;高中物理教学;优化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322-01
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多媒体硬件与软件技术的发展之下,现代媒体已经成为了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证实,要想充分的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传递进行密切的结合。高中物理教学的难度较高,知识枯燥,乏味,如果能够科学的将现代媒体应用在该种物理教学中,就可以为高中物理教学注入新的内涵,那么应该如何利用现代媒体来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成效呢?
一、利用现代媒体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概念
概念是学生逻辑思维最为基本的一种形式,物理学科属于典型的自然科学,物理概念也是科学概念,是反应物质属性的一种思维,物理概念不仅有一般概念共有的属性,还有着独特的特性,物理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大量物理实验与事实基础上的一门学科,能够深刻的反映出事物的本质。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深刻的理解相关概念,把握好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才能够真正的学好物理,因此,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建立起一种正确的概念,让学生明确概念的目的,对于较为抽象的概念,教师可以使用概括法来分析这些不同概念的共性,再深入的挖掘出其中蕴含的物理属性,待学生有所了解之后,再使用实例帮助学生掌握好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但是,物理学科的概念是抽象的,因此,教师在讲解概念时,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提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将现代媒体应用在其中便可以很好的实现这一目标。
例如,在讲解震动的相关概念时,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播放三个实验来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即水平摆动实验、竖直摆动实验与点的摆动实验,在学生了解实验的方式后,教师可以任意选择一个实验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做,在做的同时总结实验的原理与共性,提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概括出几个实验的共同特征,最后再巩固概念,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二、利用现代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物体的规律包括原理、定则、定律、定理等等内容,是物理过程、物理现象在一种环境下发生、发展以及变化的一种趋势与联系。物理概念是一种典型的思维形式,而物理规律则是一种客观规律。物理规律是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内容,物理形象思维的建立必须要建立在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上,要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这些规律,就需要开展大量的实验,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学生的实验时间是很少的,为此,就可以将现代化的媒体应用在其中,为学生提供出丰富的学习资源。
例如,在“波的干涉”这一课的教学中,虽然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但是实验的效果并不理想;再如,在电磁振荡实验中,学生往往只能够看到电流表的变化,无法观察到其他的现象。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在开展此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应用现代化的实验教学仪器、视频设备与数字化实验平台来进行演示,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投影机来观察实验过程,这样,就可以有效简化学生的学习。
三、利用现代媒体来整合物理习题的教学
在高中物理中,习题教学占据着半壁江山,特别是高三复习课中,题目难度大、内容多,学生学习起来十分的吃力,因此,教师就需要采取科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来梳理知识点,构建出一个完善的知识网络,再将这种知识网络应用在解题过程中,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感。但是,就现阶段高中物理的习题教学来看,很多教师还是采取传统填鸭式、机械式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这就往往导致课堂中出现了“教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听的昏昏欲睡”的现象,虽然教师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但是却难以获取到理想的教学成效。而充分的发挥出现代媒体的特色与优势,制作出一系列精美的课件就可以很好的克服这一弊病。
例如,在“电磁定律”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制作出包含相关规律、概念与定律的PPT课件,播放每个知识点的同时引入一道习题让学生来解答,这些习题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既要是学生容易忽视的问题,也需要遵循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在解题时,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的方式进行,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分析物理状态、物理情景以及物理情景,在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进行最后的总结,并利用多媒体动画来展示出物理状态、物理过程以及物理情景,这样,学生在学习起来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用,这不仅可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还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益。
大量的教学实践都证实,将现代媒体应用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将课堂效益充分的发挥到最大化。当然,教师在应用现代媒体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一个“度”,要意识到现代媒体知识一个辅助性的资源,不能够占用太多的教学时间,在教学时,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主动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才能够充分的实现物理教学的优势互补,将现代媒体的教育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陶玲曼.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必修课程教学整合的策略探究[J].宁夏大学,2013(04).
[2] 陈军.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用运“几何画板”辅助、优化物理教学过程[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