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海
摘要: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兴趣,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后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成为一种习惯。
关键词:自主;数学;兴趣;时间;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257-01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进行。将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叶老早就提出了教学的最高境界:“教是为了不教。”
主动学习也就是课标里谈到的自主学习。它是一种学习模式。自主,简单说就是学生有能力去学、愿意学、会学、有志气地去学。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一种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变化。从他律到自律,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如果学生能把主动学习数学养成一种习惯,那么我们老师就能够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也才能真正体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怎样才能做到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师要把人类的智力财富传授给学生,并能在他们的心灵中点燃求知的欲望和热爱知识的火种。”只有喜爱数学,才能学好数学。所以作为数学教师我们首先应该让学生爱上数学。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为学生创设出一种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这种情境当中,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斜边直角边”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对直角三角形同样适用,当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一组直角边分别相等的时候,能否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有同学通过思考就发现,可以运用勾股定理和三角形“边边边”判定定理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再如,在教学“菱形的面积”的算法的时候,除了将菱形看成平行四边形,用底乘以高算面积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求菱形的面积?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分组交流,形成结论。通过问题的设置及学生的积极思考,极大的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自主探究,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的时间
想想现在的学生,那也真是不容易的。早早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学习,早上、下午,晚上,还有傍晚的自习。每个老师都要求大家努力学习,每个科目都要学出成绩,每天都要按时完成各科作业。时间从哪儿来?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常常会去责备学生,埋怨他们为什么还不能进行自主学习。其实好多学生都是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的,他们只是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思考需要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也许才是我们目前需要做的。课前不仅是教师备课的时间,更是学生探索、研究、自学、得出结论的时间。我们老师常常喜欢在一堂课快要结束或已结束的时候甩下这样一句话:同学们课后把某某地方预习一下,我们明天要学习。可学生这样做了吗?大部分没有,他们不知道该干嘛,也不清楚这事情应该在什么时候完成,因为一天的时间基本上都被占满了。所以我们应该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的时间。把课前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后时间还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和谐统一。
例如,在教学“菱形的性质”的时候,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除了相互垂直外,与两组对角还有什么联系?提出问题后,学生结合三角形全等的知识,发现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平分两组对角。
三、合作交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独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及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当学生有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引导他们和其他同学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各自把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想法拿去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对于有问题的学生可在班上先寻求其他同学的帮助,上课时老师再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们共同探究,解决问题。通过合作交流,可让学生养成自主预习、自主思考、自主发问、自主寻求帮助的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时候,课前分组,让学生准备不同长度的小棒,从中任意取三根拼接三角形,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找出三根小棒的长度满足什么关系的时候,能够拼出三角形;什么时候,拼不出三角形,从而得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总之,我们应该不断地去探索适合学生的这样一种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成为一种习惯。只有这样才算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才算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中学教学参考[J]﹒广西: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