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挺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机技术教学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本文就信息技术教学中寻找‘切点”问题进行了一点思考,从而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课的教材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切点;高中信息技术课;信息教育;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326-01
开学第一节,我问学生脑子里对信息技术课是怎样的一个印象,不止一位学生回答:如果上信息技术课不给上网不给他们QQ、聊天和玩游戏那就干脆不上的好!——理直气壮!这或许还说出了许多同学的心声。不可否认,一些信息技能可以在“玩”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但是我们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我们的学生找到学习这们信息技术课的“切点”了么?
一、新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注重信息点的切入,提倡人文素养培育
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相联系,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新教材处理时引用例子切点要生活化,在新型的信息技术教育课堂中,虽然将信息技术教育归为技术课程领域,然而我们不应该为讲技术而技术、为讲操作而操作,而应将技术的讲授置于一个充满人文色彩的大环境中去进行。
例如,在介绍信息技术未来技术时,提到“虚拟现实的实用化”我们就可以通过典型虚拟现实的例子——“太空仓”,来切入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的变化,使学生感受到新的思想、好的创意推动人们创造了信息技术的过去和现在,也必将不断地创造信息技术的美好未来,同样让学生理解现实世界中运用到虚拟现实技术与信息技术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在课堂上切入信息史与信息故事,能激发学生学信息技术的兴趣,促进学生人格成长,通过不同时空信息技术思想的对比,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达到提高信息素养的最终目的。
二、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切点是注重了解学生实际
现阶段,我们很多教师在教学上有误区,上课时强调技术的介绍,一味追着技术的发展,而我们自己所能学到的只是浩瀚信息海洋中的一滴水,所能教给学生的更可能只是这滴水的几分之一。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能和使命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们已经没有精力去关注纯信息技术的世界空洞与否,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我们是不是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
新课程不再立足于高一新生的“零起点”,高一新生可能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但目前,高一新生还不能完全达到这个要求。以今年的我校新生为例,仍有从乡、镇初中来的新生反映在初中阶段根本就没接受过系统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电脑。如果单纯按照教材统一授课,有很多学生会跟不上。
三、从“传统的单一模式”到“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切点是激发和创新
目前信息技术教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现成的或完成的,另一种是活动的或创新的。活动的教学则是发现教学过程的真实体现。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本质是活动的,信息技术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在教材处理中,充分展现信息技术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激发学生进行思考、交流和合作,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是新课程教学中经常用的教学形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通过操作、实验、参观等进行多元化、全方位、参与式的学习。这种形式有利于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优化学习效果的作用。
例如,在讲“网页制作”这一节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一一讲解Frontpage的各项功能,然后学生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巩固各项操作,但是学下来后只会做题目,却不会系统地制作网站。新课改后,我们把这部分的教学分为:“建站规划”,“初建网站”,“网站优化”,“动态网页”和“网站的发布与评价”5部分。学生学下来对建设网络家园有了一个系统的掌握,大部分学生能做出比较优秀的作品。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子上,我们信息技术学科借助本学科优势走在前列。我们抓住“任务驱动”的切点,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了任务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网上学习资料,有时也进行了分组学习的设计,并要求学生将每一个任务都反映到网上的实时系统中,接受其他同学学习和评价。应该说,这种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出来的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课堂(乃至延伸到课外)学习模式让学生们摆脱了传统课堂的被动状况,是受欢迎的、有效的。
但是,不管采取哪种理论来支持我们的教学,如果我们不注意多种形式相结合,单一的课堂模式最终仍然会使得教、学双方都感到厌倦。在厌倦的情绪中,那种运用设置任务(问题)构搭脚手架的方式,在网络的冲击下将以失败告终,因为网络的超链接容易将人一步步引至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而以学生现有的信息素养很难在网络无边际的游荡中回到原先的问题。因而我们教师需要面对课堂上的混乱状态,进行新的思考。
“切点”需要在一次次磨合中提炼出来。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现代与未来的教育,在文化传承的同时更注重培养人的创造性。因而,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研究新课标,掌握新课标,快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善于反思,不断总结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与教训,多观摩其他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优秀的教学案例,关注信息技术课程的动向,遇到好的教学设计或教学方案,应该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从而更早地适应新课程标准,沿着新课程标准确定的思路,来创新开展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陶增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浙教版)编写指导思想和教材特点.基础教育课程[J].2006,(11).
[2] 韦国锋.“以学定教”的十年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J].2007,(12).
[3] 张建平.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探讨.信息技术与应用[J].2004,(2).
[4] 张青.现行高中信息技术教材述评.课程·教材·教法[J].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