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玲
摘要:“自主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从中掌握探究性学习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在掌握所学新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探究能力是一个人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探究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尤其是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
关键词:化学教学;激发自主探究;促进自主探究;实践活动;注重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210-01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从问题或设计任务出发,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提供丰富的信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探究过程,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对事实和证据进行解释,进而获得结论,又通过表达与交流,检查或修正自己的解释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二是培养从事研究的必要的探究能力。即通过探究过程激发思维能力,培养探究能力。三是使知识能力同步到位。学生通过亲身探究和体验,使知识掌握很自然,理解更深刻,学习效率高。四是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在“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则起主导作用。它要求教师必须克服机械传授、硬性灌输等包办代替现象,努力做到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组织学生讨论,及时反馈探究学习的信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总结等,是一种更高水平的“多边活动”。
一、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自主探究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俄国教育家乌身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而,在化学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教材上有关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符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情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那么课堂教学可以说就成功了一半。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的本源在于问题情 境,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景为目的。问题情境是指人感觉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当已有的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问题情境对学生来说,是引发认识冲突的条件,是思维的导火线、学习的内驱力。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转为被激活的状态。而对教师来说,它则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手段。然而研究表明,不是任何问题都能引起问题解决的动机。只有对问题产生兴趣,或对问题解决的过程开辟新途径、采用新方法产生困惑时才会产生这种动机。这就是说问题情境的创设依赖于恰当的问题,而恰当的问题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在学生学习的“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之间发生激烈冲突,从而激化意识中的矛盾,唤醒学习知觉,激发探究兴趣,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促进自主探究的开展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活动的机会和空间,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去。
例如:在讲授铝的性质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以铝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铝,你能想出几种办法?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设计实验方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探究的热情高涨,为了将自己的方案设计好,其中搞不清的问题,有的问老师,有的同学间相互讨论,有的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通过网络寻找相关信息。同学们共设出了五种方案:
(1) 用铝屑和稀硫酸反应,再与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反应。(2)用铝屑和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滴入稀硫酸或通人二氧化碳。(3)用铝屑分别与稀硫酸和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将得到的两种溶液混合。(4)将铝屑燃烧后与稀硫酸反应,再与氨水反应。(5)先将铝屑燃烧,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最后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这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性地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了探究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全体学生都获得了成功探究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增强了自己的主体意识,提高了探究、创新能力。
三、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仅仅教给学生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除了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外,还必须广泛利用其它的课程资源如社会、媒体资源等,如在学完“水资源的保护”这一课题后,我让学生通过调查身边的水资源污染的情况、通过收集报纸、上网收集关于水资源保护的一些知识,并把活动过程及改进保护水资源的建议写成小论文,然后与同学交流。另外组织部分学生开展社会小实验和社会调查。如“自来水的硬度检测”,“污染空气”与“酸雨”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调动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注重学法指导,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终身学习
面对时代的要求与挑战,社会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因此新的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学生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策略。鼓励学生课堂内外自主探究.并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合作交流。
通过教学实践,改变了以往“验证式的实验”教学方法,作为教师,我接受了与学生一起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产生了以学生为主体,重学习过程的新的教学理念。即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静态的讲授过程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各种层次的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作为学生,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即变被动接受为积极探究,变呆板消极的学习行为为主动的动手、动口、动脑的灵活的学习过程;构建了学习主体,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信心、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主动意识明显增强,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