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萍
摘要:初中作文一直以来都是语文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让老师感到困扰,学生感到痛苦的一件事,所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少教多学”理念的提出为解决作文教学这个难题提出思路。作文教学中,要把握好老师“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很好的结合起来;教学要以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为主要目标,而不仅仅是局限于语文作文中;教学过程中减少授课时间,给学生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从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学定教,顺学而教”。
关键词:初中作文;少教多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99-01
初中作文一直以来都是语文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让老师感到困扰,学生感到痛苦的一件事,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少教多学”理念的提出为解决作文教学这个难题提出思路。作文教学中,要把握好老师“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很好的结合起来;教学要以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为主要目标,而不仅仅是局限于语文作文中;教学过程中减少授课时间,给学生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从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学定教,顺学而教”。
其实,我在初中语文教学及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虽然学生的作文内容单调,语言空洞乏味,没有真情实感。但是,在与他们交流中,发现他们都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事物有独特的见解,细腻的感情。他们对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有着同情心,对国家有着强烈爱国情怀,对时事有自己的看法。可见他们的作文并不是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只是缺乏正确的方法引导,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和充沛的情感。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和问题,并在“少教多学”思想的引导下,我设计了一堂有别于平时的作文课——《抒真情,写实感》
首先,上课之前做了充分准备,对学生作文没有真情实感这一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是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抓住生活中的动情点,学会运用一定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感情。备课时,对于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规律,采取兴趣导入——名篇分析——启发结论——自主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实践的方式。做到深入浅出,教师少讲、精讲,留给学生足够的课堂实践时间,并且让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学生之间能够发现自己或同学的缺点和优点。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能从这节课中学到对自己写作实用的方法,并且能从中激发中学生内心的激情,使他们学会有心的观察生活,展现中学生的朝气蓬勃。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性,所谓启发即是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情景等激发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所以教师的启发是至关重要的,那既然是启发就不能侃侃而谈,要注意一个度,既不能说太多、做太多束缚学生思维,又不能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这次作文课,我主要是把重点放在捕捉“动情点”让文章内容充实丰富上。那么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讲清楚什么是“动情点”,因此我采用两篇学生都很熟悉的短文《荷叶母亲 》《散步》给学生分析“动情点”的含义,并让学生自主发现“动情点”是以怎样的方式出现。在此基础上,为加强学生的理解,用四幅图片让学生进行思考,这四幅图包含有亲情、友情、成功、汶川地震,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所以学生基本都能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紧接着,指导学生寻找让文章动情的方法,让文章动情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变换角度、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类比联想等,但是针对本班学生的接受能力,着重选取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来给学生讲解。讲解分别选用环境描写与细节描写的两段文字进行分析,重点强调怎样进行环境描写与细节描写。最后,给学生四幅图片,图片内容有生活、爱情、勤奋、分享,学生进行实践——我手写我心,仔细观察图片,找好动情点,以“ 那一刻,我感动了”为题,写一个能打动大家的精彩片段。要求使用到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学生写好后,让分别写四幅图片的同学把作文念给其他同学听,然后先让念的同学自我评价,再在班上同学集体评价,老师做总结评价。经过这几个环节,同学们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为了加强学生的印象,课堂结尾给学生留了一篇作业,用发现的眼睛,捕捉生活中的亮点,以揭示赞美“人性之美”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这样,这堂课很好的完成了。
通过这堂课对“少教多学”的实践教学,作文教学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深入理解少教多学的思想核心,即把教学主体放在学生身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是主导,不可喧宾夺主。教师要尊重学生兴趣与认知规律,只有这样才会把教与学统一,有效的利用课堂的时,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大大的提高,在这次课堂上,学生打破了以往的默默无闻,很多平时不发言的学生也能积极的加入课堂的讨论中,并且很有自己见解。最重要的一点,平时作文课后的练习学生要么是逃避要么是抄袭,写出的文章没有感情,但这次课后班上有些学生竟主动的把写好的文章给我修改。
三、这堂课中最后的环节,学生作文的互相评价,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提高,课下几个同学还会相互批改作文,相互讨论得失。另外,这节课带给同学们的改变还在于,让学生有意识的观察生活,能把生活中的东西带入作文中去,使作文不在枯燥无味,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
四、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这节课改变了平时上课的模式,不再是教师一人在那里自导自演的满堂灌,课堂上教师讲解的时间大大减少,留有大部时间给学生自主练习。这样的模式给学生以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