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尚永
摘要:物理科学伴随着物理实验的发展而发展,在教育教学领域,物理实验教学发展到今天,对物理教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如何提高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效率是广大高中物理教师不断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35-01
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实验,能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充分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探索和验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高中物理科目教学而总结的几点肤浅看法:
一、高中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进一步推行,实验教学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在教学中,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
1、教师方面的问题
由于受传统“满堂灌”教学理念的影响,处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得到积极的更新和切实的实施,导致如今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任然还有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对实验步骤的讲述,动手操作较少;重视结论的总结,对于实验过程过于轻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只是重复机械化的训练,而不注重让学生进行实质体验。有的老师更是把实验教学一种程序,将实验目的、器材、步骤、注意事项和实验结果告诉学生,学生只要按照老师提供的资料进行机械化的实验,就能取得预期效果,使得实验教学只是流于形式,而无法取得实际的教学效果。大部分教师更是抱着学生能考好时的心态,很多教师都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实验概念、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等,有的甚至是让学生通过练习大量的题目来让学生学习实验,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极其的不利。
2、学生方面的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中“自由式”教学模式的推行,如今的高中实验教学出现了许多的混乱现象。在学生的自主实验中,没有得到学生应有的重视,大多数同学认为做实验费时,考试又不考动手操作,尤其是近些年,高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创新实验能力考查越来越多,对教材上基本实验的器材步骤,方法过程,数据处理, 误差分析等考察比例越来越小,对选学物理的同学也同样缺乏吸引力。此外,部分同学做实验时只是匆匆看客,都喜欢以“背”实验结论“代替”实验操作,许多学生拿到实验题目后,首先做的不是根据题目要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际操作,依据实验记录,推出实验结论,而是只凭脑子里死记硬背的知识,机械地默写实验结论。这些现象的出现,完全背离了课改的意图,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莫大的不利影响,导致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一直没有得到保障。
二、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途径
1、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潜在动力和前提。只要学生对实验产生兴趣,那么,学生在学习实验的过程中就会更加积极主动。高中物理课本上的一些概念以及实验推理,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抽象,而且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教师如果知识单纯地进行讲解,学生对于枯燥乏味的理论很难充分理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物理学习丧失兴趣,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教学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因此,在高中的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实验教学在物理课堂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和优势,实验以操作为主,具有趣味性,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实验中来,从而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对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是主动生成的过程,效率更高。当学生从传统的“听课”转入到“验课”的模式中来,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兴趣转化为一种内驱力去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在直观实验的演示下,学习内容变得形象化,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实验中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实验教学提供学生的兴趣保障。
2、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引导学生探究
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学习学习的过程中,只是起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学生获得知识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但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将是一句空话。因此,在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要大胆放手,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动手、动脑、动口相互交流合作,全身心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掌握知识技能,学习的情感和意志,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坚持真理的精神才能得到培养。
3、改部分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中物理教材为我们设置了许多的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设备能够满足需要的情况下,或经过努力能够创造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积极引导学生做演示实验,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自主动手创造更多的条件。例如: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所需实验仪器比较简单,学生容易准备,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通过观察、记录数据,分析总结出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这样学生既满足了好奇的愿望,激发了求知的兴趣,又在实验中学会了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技巧,并掌握了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多给学生提供亲自动手的机会,既能调动学生获得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能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通过设计、操作、观察、分析、归纳,自我解决头脑中的“为什么”总结出合乎事物发展的新规律,使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在动手寻找知识真谛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掌握知识的一种手段。物理实验的教学还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与探索。广大工作者将在不断的反思中,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总结,使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工作不断地深入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尚仁.主编.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 陈健,朱纯.主编.物理课程探究性实验.东南大学出版社.
[3] (美)布雷齐尔.(美)哈塔瓦.吴乃等.主编.综合理科探究性实验.80例.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