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桂云 冯晓玲
高中课本《勾践灭吴》中讲到:越王勾践兵败栖于会稽之上,求助谋而退吴者,大夫文种进对:“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文种先是用喻含蓄地责备君王平日没有培养谋臣武将以备用,然后提醒:兵败于会稽山,才求谋臣相助,未免太迟了吧?勾践的答对真出色:如果听到大夫您的金玉良言,怎么能算晚呢!于是明君贤臣执手相谋。
勾践急切而处变不惊,虽临危难求贤,仍不以为晚,而且随即执手与谋。可见其求贤若渴,行动之速。但是,由此我们想到另一个问题。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乃至三十几岁的教师,在对待学习上,却也常常感叹:现在学习,有些晚了。而我们就要说了:倘真的感到光阴易逝,有求学之愿,那么,什么时候都不晚。而且,从现在做起,何谓晚也?
东汉时的马援,天性并不聪明,及长曾欲去边郡田牧。后来发奋学习,坚持不懈,终于在55岁时被封为伏波将军。在东汉建立的过程中,马援屡建奇功,成为“大器晚成”的名将。
汉末的崔琰,他从小喜习武艺,到了23岁才开始读《论语》《韩诗》,求师学习。后来,他的见识就不一般,跟随曹操,为之出谋划策。吕蒙既然当了将军,孙权劝学时恐怕也近中年了吧,但戎马倥偬间读书,终能令人刮目相看。“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终于文才大进,下笔如神。
如此等等,只要有志于学,只要肯下功夫,就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乃至于大器晚成。不学无术,腹中空空,庸碌无能,能做什么呢?学,就能增才长智。有了学识而博学多闻,有了技能而术业专攻,以书为宝而怀瑾握瑜,何所不用?国家承太平中兴之时,正是才俊得用之日,不学,何以报效国家?即使养家为谋生计也当发愤。年龄大了,是有遗憾,但是,“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从现在做起,从今日做起,做好每一天,不把光阴虚度,那么,将来回首往事时,就能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当然,如果是学生,我们自然不会愚蠢地说:别着急,以后再学也不晚。我们强调从现在做起。不能今日事推到明日,推到将来,固当及时努力——不论是哪个年龄段。想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为什么要蹉跎岁月、自毁韶光呢?
因此,今日事,今日做,从现在做起,不管少年还是中老年,怎么能说晚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即使我们老年教师,虽说老而近衰,工作、生活之余,学一点也是能够做到的。不必悬梁刺股、借光凿壁,只要有终身学习的职业习惯,就能够做到“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
(1.吉林省蛟河市青背九年制学校,
2.吉林省吉林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