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小娅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一种有利因素,对学生有着神奇的驱动作用。有了兴趣的感情经验,更吸引学生去接触、去参与学习,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我学与我要学,效果截然不同,又加之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尤其是面临我校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为了“让学生站在课堂教学的中心”,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尤为重要。
关键词:激发;小学生;数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39-01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很多学生觉得数学太枯燥、太难懂,视数学学习为一种苦役,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愿意主动地学习知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变得尤为重要。作为一位在第一线执教的数学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才能,才能使学生“要学、会学、乐学”。怎么才能使数学成为学习的一种兴趣呢?本人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在教学方法上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改变传统,树立人本教育理念
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的主体。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教的活动完全掩盖了学生学的活动,课堂组织形式、教学流程完全由教师来设计。《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明显标志。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因此,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更是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工具,所有学生一起跟着教师的思路或者问题走,学生的生活视角、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完全是教师的,所有的答案也是预先设计好的,是标准的,甚至是唯一的。学生的学是被动的,是为教师的教而存在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心智发展过程,教学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个人对给定的内容都有不同的理解。所以,现代课堂教学必须是体验式的,学生自主式的。学生的体验是独有的,任何人无法替代的。
二、巧妙设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艺术性较强的一门活动,它不仅是一门技术,而且是一门艺术。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象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的直观性,体育具有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恰当的姿势和手势、巧妙地设计各种启发的问题,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重自己的数学语言,无论在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时,还是在传授新课时,或是巩固练习阶段时,都应注意巧妙地设计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我在讲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求相同加数的和的加法计算,或师生进行计算比赛,从而提出教师为什么一下子能计算出结果?或提出这样连枷多麻烦,还有没有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吗?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当学生认识到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后,老师又提出2×3读作什么?它表示什么?3×4读作什么?它表示什么?乘号前面的数是什么?后面的数是什么?结果叫什么?通过层层设问,就能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
三、适当的奖励,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奖励机制在学生学习中间起着非凡的作用,这种机制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尝试采用以几种奖励方法:
1、在导入新课之前出示教师自制的奖品,让学生明确奖状的意义,本课听课认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同学,有资格在本节课的奖状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并将奖状贴在班级的墙上。
2、教师在课前说明,在本节课结束前五分钟要求完成与本节课学习与有关的几道小题,答案准确的同学说明通过认真学习,很好的掌握了今天的课程,奖励不用写今天作业本上的作业。本课的作业就是考察学生对新课程的掌握程度,经过测试,掌握得好的学生只研究教师布置的思考探索题,不用做基础作业题,既节省了时间,有增强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自信心。这样一来,也很好的做到分层作业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四、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贵信任,信则事成。”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即发挥非智力因素,越来越维老师们重视。而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便是情感因素,情感的力量在教学中往往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人心是肉长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充分信任,果种方式的鼓励,都能给学生提供巨大的学习动力。若能真做到学生信服,即使在教学上有不满意的地方,也能得到学生的谅解。学生喜欢这位老师,连带也喜欢他的课及所上的科目,这发挥非智力的成功之处。
综合实践表明,教师高尚的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热爱学生的态度,渊博的知识,出众的口才,大方的形象,最能感染和鼓舞学生。因此,要成为教学上成功的教师,在课堂上是严师,在课堂外是朋友、兄弟姐妹,真正做到像对待弟弟妹妹那样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以情感的力量吸引他们,使他们喜欢自己,从而为自己的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