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靖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教学过程要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语文教学就渗透着审美教育,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
初中教材所选的课文蕴含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信息。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着学生。可以净化青少年的心灵,陶冶青少年的性情。尤其是课本中所选的现代散文。散文教学是实施语文美育的主阵地。在中学文学作品中,散文取材广泛自由,感情真挚,语言凝练生动,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具有更广阔的审美天地,也更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心理特征。因此,散文阅读就是审美阅读。在阅读中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得到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审美情趣,唤起学生对“美”的向往,这得靠教师有目的地培养。
一、情感诵读
语文诵读是学生感知教材、获得美感的基本途径,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作品中的情景跃然纸上。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文章的情意。这种情感力量有一种吸引力,使受教育者通过自己的情绪体验,产生审美评价,从而获得心灵的满足,情感的共鸣。例如,在《背影》一课的教学中,首先可以通过听名家诵读录音,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在听的过程中感受细腻绵长的父子情。再通过学生朗读,进一步走进课文,融入文章写作背景中去。感悟淡淡悲伤中蕴含的深沉父爱。做到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感悟散文的情境美。
二、感悟细节
散文写作注重情真意切,文章细节饱含真挚情思。如《背影》中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形象,想必使很多读者潸然泪下。我也不例外。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产生联想,品味此处细节,感受那笨重的身影,吃力的动作引发出的情感激荡。除此以外,文中对橘子的描写——朱红色。在整篇文章营造的灰白色调的忧伤中,无疑成为了亮点,因为那是遭遇灾祸的父亲传递给儿子的温暖。教学中强调这一细节,让学生感受那一抹朱红色所蕴含的情感美。在艰难的人生经历中给我们传递了一种积极的感情,通过细节缩短了与作者的心灵距离,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三、品味语言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人类表情达意的工具,其形象性、生动性、概括性令人惊叹。只有通过对文学语言的细致品味,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散文的语言更是美的体现。有的典丽精工,有的气势磅礴。《背影》一文的语言却极其朴素简单。读起来亲切自然。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体会词句运用的精妙。比如文中的反语运用,将作者自以为聪明的懊悔巧妙地表达出来。而文中四次落泪的描写,每次都会让我读到哽咽。因此,美的语言就是美的情感。品味语言就可以感受作者对父亲深深地怀念,感受作者传达的人间真情。美的语言就是文章的生命,通过赏析语言体会作者的生命律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文章,读懂作者,学生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四、学以致用
散文教学中,学生对文章情境美、情感美、语言美的体会是很重要的,同时还应该学会运用。也就是要学会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这才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学生从课文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有了美的体验,才有美的表达,美的情操。
上述几点,只是挂一漏万,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过程渗透美育的方法很多。作为教师我们要多方面发现作品的美育点,用多样的方式和真挚的感情指导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以美育人”。让一篇篇优美的散文陶冶学生的心灵,营造美的人生。
(西藏拉萨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