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管理效果评价的研究

2014-08-31 00:42袁静华陆建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8期
关键词:置管总分量表

袁静华, 李 勤, 陆建芳

(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病区, 江苏 常熟, 21550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指从周围静脉导入并将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一项由护士执行的置管技术[1], 多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或长期的静脉输液或化疗用药等[2]。此项置管技术可用于长期输入高渗性及刺激性药物,能保护外周血管不受损害,并有效性减轻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静脉炎及静脉硬化,减少刺激性药物渗出所致周围血管坏死的危险[3], 同时患者可以自由活动,因此该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4]。本研究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科学规范的健康教育路径和评价标准,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行PICC置管的患者200例,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接受PICC置管术的患者;具备语言交流能力者,排除拒绝参加、精神疾患和痴呆患者。为每位患者编号,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中,男47例、女53例,平均年龄(63.23±9.08)岁,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63例,大专及以上37例,医保92例,自费8例。对照组中,男49例、女51例,平均年龄(62.19±11.23)岁,高中及以下57例,大专及以上43例,医保91例,自费9例。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即患者置入导管后使用《PICC长期护理手册》中的相关内容在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导管观察、并发症预防、出院指导方面进行健康宣教。试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实施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① 查阅和分析文献资料,制订PICC健康教育路径框架,对PICC患者进行访谈,根据访谈结果归纳出患者对PICC置管的健康教育需求; ② 确定健康教育路径的内容,健康教育路径表以时间为顺序,分别在置管前1 d、置管当天、置管后1 d、置管后2 d、置管后3~5 d、置管后6~7 d、置管后8 d对患者进行PICC相关健康教育。路径内容包括教育时间、教育评估、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效果评估5个部分。

1.3 研究工具

①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 由spielberger等人编制的自评量表。预实验重测量表Cronbach′s α为0.95。S-AI与T-AI各问卷的最小分值均为20分,最大分值均为800分,每一问卷包含有20个测试项目[5]; ② 中文版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预实验重测量表Cronbach′s α为0.92。此量表包括43个条目,分为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4个维度。此量表采用5分制评分法: 0表示非常不像我, 1表示有一些不像我, 2表示没有意见, 3表示有一些像我,4表示非常像我。总分172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护理能力越强[6]。

2 结 果

统计学分析显示,干预前2组患者STAI量表指数和ESCA量表指数相关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干预组S-AI总分、T-AI总分、ESCA总分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通过护患之间的交流互动,融洽了护患关系,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从而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主动性和依从性。同时,健康教育路径又为临床护士在健康教育活动中提供了系统的指南,克服了健康教育的盲从性、随意性、零散性等缺点,也保证了健康教育按时间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效地进行,从而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质量。健康教育路径贯穿着“优质护理”的服务理念,要求护士主动向患者传授有关教育内容和解答问题,患者预先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护理过程,建立健康信念,改善不良生活行为,增强了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形成了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工作模式[7-8]。同时,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密切了护患关系,由于路径具有鲜明的阶段性与实施评价及阶梯式循序渐进的教育效果,避免了中断环节,为患者提供了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服务,取得了最佳的护理效果,最大限度满足了患者不同阶段对健康知识的需求,避免了急躁、厌烦或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改善了生活质量,增强了治疗疾病的信心和护患间的理解与信任,进一步树立了护理专业人员的良好形象,进而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研究的健康教育路径根据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于PICC置管前、中、后对干预组进行信息支持,帮助患者全面了解操作者、操作过程及维护事项,使患者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作为一个参与者完成PICC置管的全过程。此外,告知患者PICC置管操作者的相关经历,还可增强其接受和应对置管过程的信心,提高患者置管的依从性和配合度。

表1 干预前后2组S-AI、T-AI和ESCA结果比较

[1]邓群波. PICC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22): 136.

[2]Kathleen M D, Christine D C. Experience with PICC at 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J]. Ioumal of Infusion Nursing, 1997, 20(6): 141.

[3]陈玉秋, 黄利虹. 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7, 13(33): 3189.

[4]BAI Xing-hua, SU Lan-ruo. Status quo of application of PICC for tumor patients under going chemotherapy,massage and nursing care of them[J]. Chinese Nursing Reseach, 2008, 22(15): 1324.

[5]Dunn C, Sleep J, Collett D. Sensing an improvement: an experimental study to evaluate the use of aromatherapy, massage and periods of rest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J].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1995, 21(1): 34.

[6]李淑霞, 张振路. 哮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3): 37.

[7]WANG H-h, Laffrrey S C. Prelimlinary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instruments to measure self-ccare agency an social support of women in Taiwan[J]. Kaohsiungy Med Sci, 2000, 16: 459.

[8]李晓岩.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J]. 吉林医学, 2007, 28(2): 248.

猜你喜欢
置管总分量表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