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叙英,朱明亚
(1.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平湖 314200;2.嘉兴学院医学院护理系,浙江嘉兴 314001)
关怀或称关怀照护,含关心、照顾、帮助和爱护之意,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基,也是人类的天性。护理关怀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强调以人为本的精神,为了改善和促进人类健康而直接去协助、支持及促进个人或团体的一种护理行为[1]。目前卫生部提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呼唤人文关怀的临床回归,其服务的内涵就是以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实施整体化、人性化、专业化的连续、全程护理服务。为使护理人员更好地为住院患者进行关怀护理提供依据,使患者享受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笔者对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60例患者进行护理关怀行为评价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对象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2013年6月在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外科住院的患者60例,均病情稳定、无智力障碍、能接受访谈且同意合作。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调查问卷采用刘义兰等[2]修正的关怀行为评价(Caring Behavior Assessment,CBA)量表,问卷共53项护理行为,分为6个维度:人道主义、利他主义的价值观等(15项),帮助、信任关系的建立和保持(9项),鼓励患者情感的表达(4项),健康教育(6项),支持、保护、矫正性环境的提供(12项),满足基本需要的护理(7项)。该问卷采用5级评分法,要求调查对象对每项护理行为的关怀程度进行评分,非常具有关怀性计5分、较具有关怀性计4分、关怀性一般计3分、较少有关怀性计2分、很少具有关怀性计1分。维度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等统计描述方法。该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7,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为0.92,内容效度为0.82。
1.2.2 调查方法 由病房护士专人发放调查问卷,在患者住院的第3~5天进行调查。分发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由患者自行填写;不便填写的患者,由调查者逐项读给患者听,根据患者的选择进行填写。发放问卷60份,收回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100%。
1.2.3 统计学方法 所获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1 住院患者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男34例(占比56.67%)、女26例(占比43.33%);年龄21~86岁,平均(47.3±15.9)岁;未婚5例(占比8.33%),已婚51例(占比85.00%),离异或丧偶4例(占比6.67%);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5例(占比8.33%),高中7例(占比11.67%),初中11例(占比18.33),小学及以下37例(占比61.67%)。
2.2 住院患者对护理关怀行为的评价 住院患者对各维度护理关怀行为的评价见表1;根据每项护理关怀行为评分的高低,住院患者认为最具关怀性的10项护理行为和最缺乏关怀性的5项护理行为分别见表2、表3。
表1 住院患者对各维度护理关怀行为的评价(n=60) 分
表2 住院患者认为最具关怀性的 10 项护理行为(n=60) 分
表3 住院患者认为最缺乏关怀性的5项护理行为(n=60) 分
3.1 住院患者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的分析 表1显示,住院患者对各维度关怀性行为的评价中,认为最具有关怀性的护理行为是满足基本需要的护理,其次是人道主义、利他主义的价值观等,帮助、信任关系的建立和保持则被认为具有最小的关怀性。
3.1.1 住院患者认为最具有关怀性的护理行为特点分析 护理行为分为工具性护理行为(如发药、注射等)和表达性护理行为(如情感支持等)[2]。表1显示,住院患者认为满足基本需要的护理最具有关怀性,这属于工具性护理行为,与刘义兰等[2]的研究结果认为人道主义、利他主义的护理行为最具有关怀性不同,但与Baldursdottir等[3]的研究结果相同。主要原因可能是患者在心身处于特殊状态时,最需要的就是生理和安全需要,因此将护理人员具有技术含量的护理关怀行为视为重要内容。表2中患者认为最具有关怀性的10项护理行为中,有4项属于满足基本需要的护理,说明住院患者先考虑护士的临床技能。另外,本调查中人道主义、利他主义的护理行为位居第2,表2中有2项属于此类护理行为,如善良周到、尊重患者等,说明患者十分重视护士的服务态度。本调查结果提示,护士不仅要为患者提供熟练的技术护理,同时在进行护理时要注重服务的方式、态度,正确评估患者,充分体现对患者的尊重,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3.1.2 住院患者认为最缺乏关怀性的护理行为特点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住院患者认为帮助、信任关系的建立和保持这一维度的护理行为最缺乏关怀性,表3数据表明当患者转到其他病房后仍去看望、陪在床边关心患者、用触摸的方式(如握手)表达对患者的关心等护理行为的关怀性最小,这与Baldursdottir等[3]的研究结果类似。虽然现今临床一直在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但由于护理人员的严重缺编,护士一般只能完成治疗性的操作,缺乏与患者谈心及做一些表达性护理关怀行为,从而影响护理质量。
3.2 对策
3.2.1 加强护士的人文关怀教育 对医院而言,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发展和信誉,而人文关怀是从人的本质出发,尊重患者的生命、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从而使患者认识自己的价值[4]。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护理人员的人文基础比较薄弱,人文修养相对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护理质量的提高[5]。因此,必须加强护士的人文关怀教育,通过开展各种讲座、学术交流等方式将伦理学、社会医学、护理心理学、人际学等相关内容纳入到在职护士继续教育中,以丰富护士的知识内涵,帮助护士提高对人文科学的认知,了解实行护理关怀的内涵,建立人文关怀照护理念,使其充分体现在护理行为举止上,贯穿于临床护理工作之中,并真正成为护士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3.2.2 倡导人性化护理管理理念 临床护理工作专业性很强,服务人群特殊,工作紧张、繁琐、超负荷,因此对护士的心理和生理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专家指出,对护士的关怀将会最大程度地转化为护士对患者的关怀,关爱护士等于关爱患者,而且护理人文关怀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和不稳定性[6]。人文关怀的培养应当成为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要注重以情感为主线的柔性管理方法,同时还要加强对人文管理的制度建设,如制定护士分层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使护士明确自身职责和努力方向,将很大程度提高护士的积极性[7],激发其工作热情,能够由被动的依从和部分依从甚至不依从变为主动地为住院患者落实各项护理关怀行为,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护士的专业价值感。
3.2.3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护理人员是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主力军,护理质量的优劣程度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形象与发展。目前临床护士数量不足已成为各医院现实存在的问题,而护理人力资源不足,不仅降低护理工作质量,增加医疗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同时破坏了护士职业群体的稳定性[8]。尤其是目前所倡导的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实施,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全面、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因此应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护理人员并实行弹性排班制,真正满足患者的需求,达到人性化护理的目的。
3.2.4 创造舒适的住院环境 在保持病室整洁的前提下,尊重患者生活习惯,物品放置以个人方便取用为原则,让患者感到像在家里一样方便自如;同时为充分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和关怀,制作各种精美的温馨提示卡和关注牌挂在床头,提醒护士及周围人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孙钟,陈红.护理关怀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79-81.
[2] 刘义兰,王桂兰,任小英,等.住院病人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45-248.
[3] Baldursdottir G,Jonsdottir H.The importance of nurse caring behaviors as perceived by patients receiving care at an emergency department[J].Heart Lung,2001,31(1):67-75.
[4] 雷海英.浅谈护理人文关怀与和谐护患关系[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1):229-230.
[5] 梁立.提高护士人文修养 体现护理人文关怀[J].护理与康复,2006,5(1):3-5.
[6] 刘玉晶,姜安丽.国内外护理人员人文关怀测评工具的分析与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1):1045-1047.
[7] 刘云,潘凌蕴,孙琳艺,等.护理人员分级管理中护理组长设立与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824-826.
[8] 张鹏.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及其管理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2):237-238.